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618 浏览:35477
论文导读:远大理想,但是,不少大学生,一边谈论自己的理想远大、目标宏伟时,却将手中的垃圾随意的丢在地上,为少走几步路而翻越栏杆,看见身边的人有困难却未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等待。一个人想要成功,富有爱心很重要,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往往要比那些落井下石的人成功的几率大很多。

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的作用和作用

【摘 要】高校教育在传授业务知识的同时,德育教育不可忽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文化教育,亦包括素养教育,素养教育中爱心就占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如何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以德育人;爱心文化

一、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

(一)紧迫性。

(1)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目前状况令人担忧。
爱心意识的缺乏。我们经常在大学校园内外看到大学生做出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如经常发生的有图书馆占座,对公共设备的不爱惜,践踏草坪等。校外“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的实践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经常发生的行为比如有在公交车上不给有需要的人群让座,以及新闻上频频报道的老人跌倒,却无人帮扶等。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本应该是素质比较高的群体,但从我国现阶段大体素质的目前状况表现来看,不容乐观,时常做出有悖社会公德的行为。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高校来说,不得不在爱心教育方面,引人思考。
(2)高校自身和谐校园构建,需要强化爱心教育。
戴国立老师的《爱心教育与校园和谐》中也指出我国高校在智育与德育的理由上,明显重智轻德,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上也过于笼统,加上高校贫困生的存在和独生子女人群的出现,对高校的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名教育家梁披云先生也曾说过“不仅要教他们知识,还应把他们塑造成真正的人”,“我们要有理想,有纪律,还要有爱”。某些教师对爱心培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所以爱心教育更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而高校也有义务有责任强化爱心教育,切实为构建和谐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必要性。

(1)是国家和社会的所需人才也体现出了现阶段对于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国家社会所需人才培养做出了指示,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爱心文化尤其应成为高校和谐校园道德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2)是素养教育对学生自身的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部分成功人士的成功来自于他们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细致的个人习惯。许多的大学生都有远大理想,但是,不少大学生,一边谈论自己的理想远大、目标宏伟时,却将手中的垃圾随意的丢在地上,为少走几步路而翻越栏杆,看见身边的人有困难却未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等待。一个人想要成功,富有爱心很重要,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往往要比那些落井下石的人成功的几率大很多。

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的作用和作用

(一)“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的含义。

爱心意识的培养涵盖在一个人的德育休养之内,那么高校从德育着手,去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营造校园爱心文化氛围就显得多么重要。
“以德育人”指教育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而爱心,它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出高尚的道德人文休养精神,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举止上。“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指的是育人者将爱心意识融入德育教育中,从德育角度培养学生以尊重、关心每一位有需要帮助的人为基本出发点,积极弘扬爱国奉献、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民族优秀传统和道德情操。

(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作用、作用。

通过“以德育人”的方式去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1)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建设。(2)有利于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爱心培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水平。(3)有益于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力与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高校爱心文化建设,其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把“以德育人”作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增强学生个体的道德自觉性。
(一)“以德育人”要求在进行校园爱心文化建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爱心本身具有极大的教育性与感染张力,奉献爱心必须源自学生内部。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地设计爱心活动,也能促使他们成为教育者。所以,就爱心文化建设而言,应当树立“人人都是教育主体、人人都是受教育对象”的理念,要感召学生自觉实践爱心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自觉地去奉献他人与服务社会。

(二)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爱心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爱心文化的建设既能形成精神财富,也能有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也同样有利于促成校园爱心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在爱的氛围中督促着自己去变成一个同样具有强烈爱心的人。有调查表明,增加爱心活动的文化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郁的爱心文化氛围,会让身居其中的成员自觉受到熏陶,在无形中产生爱的行为。
这些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多样的,比如校园内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爱心活动、爱心基金、主题教育班会、爱心讲座、爱心个案等等。从具体的活动形式、物质形态中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心意识,从而也营造学校爱心氛围。
(三)以“以德育人”从精神层面去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爱心文化建设也必须要有平台和载体这个物质层面去保障。
一个良好的平台或载体,对于高校爱心文化建设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学校除了聘请相关爱心专家或者有名的爱心志愿者到学校进行言传身教外,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或从学校层面,去建立一个相对管理规范、运作透明的爱心文化组织。比如高校爱心社,它应当成为高校学生社团中相对比论文导读:
较固定的常设社团,以利于爱心文化的建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里各种爱心活动以及社会的公益组织中去,从而让他们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爱心教育。
比如组织敬老院之行,为贫困山区、受自然灾害地区,捐资捐物,组织全校师生为校园内特殊困难、突发重大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等等。
总之,“以德育人”校园爱心文化建设,有利于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它是贯穿大学生思想、行为乃至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举措。各高校要站在德育高度,抓好校园爱心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出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爱心教育与校园和谐》(J).中国青年研究,2008,(3)
[2]《大学生爱心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
[3]《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
[4]《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1999(3).
[5]《大学生网民不道德行为,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6]《构建和谐高校的“抓手”》.光明日报
[7]《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德育研究中心.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