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果蔬冷链物流经济契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82 浏览:19378
论文导读:冷链物流是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和“时空领域”的均衡供应,向质量要效益的重要举措。产后农业在我国农业中是薄弱环节,也是最有发展潜势的产业。据悉,国外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专家认为我国果品、蔬菜等农产品在种植面积上增长的潜势已相对有限,必须从平面调整解决“量
摘要:
我国每年农产品因产后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损失仅果蔬就有3700多万吨,价值750多亿元,已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冷链物流已成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冷链物流在我国发展的经济契机也随之而来。
关键词:
冷链;果蔬冷链;冷链物流
1672-3198(2014)01-0068-02
水果和蔬菜在常温条件通质量变化快,如果流通过程受阻,流通不畅,流通时间延长,就会加速腐烂变质。其品质下降主要取决于所保持的温度和贮藏流通的时间。我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仅果蔬就有3700多万吨,价值750多亿元,已成为阻碍行业大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及相应的冷链运输系统技术”。所以冷链物流已成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保障。
冷链物流是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和“时空领域”的均衡供应,向质量要效益的重要举措。产后农业在我国农业中是薄弱环节,也是最有发展潜势的产业。据悉,国外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专家认为我国果品、蔬菜等农产品在种植面积上增长的潜势已相对有限,必须从平面调整解决“量”的理由向立体调整解决“质”的方向转化。由于区域优势的理由,品种、产品质量理由以及消费水平的限制,其出路在于加速走向市场,实现产后深加工和储运保鲜产业同步发展。
1 冷链与中国经济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造成中国经济发生如此巨变的理由有许多,如改革开放、农村联产责任制的实行、国有企业的放开等等,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劳动力的大大解放。过去的30年中,中国有4亿多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居住和穿着方面,很重要的区别是他们的饮食结构的不同。如果我们把鱼、肉、鸡、蛋、蔬菜和水果归类于易腐食品,那么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城市人口的易腐食品摄入量73%,而农村人口的摄入量则为46%。因此,4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创造了非常巨大易腐食品消费市场。所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人对易腐食品、对蔬菜、水果及牛奶等易腐食品消费的数字大幅上升。若将1990年时牛奶的消费量作为基数,到2007年增长的十几倍,其他诸如水产品、水果类、肉类、蔬菜类食品的消费量则都以成倍数量增加(图1)。
造成如此显现的理由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消费习惯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搬到城市中使得易腐食品消费量急剧提高造成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的土地资源是十分匮乏的。此外,中国的水资源也是同样的匮乏。1990年时,在中国所有耕地中,有4%的土地用于耕种蔬菜,有8%的土地用于耕种水果;而到了2007年时,我们需要更多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和水果,用于耕种蔬菜及水果的耕地之和升至18%。同时根据麦肯锡咨询机构的报告,经预测在未来的20多年中,还会有3亿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考虑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饮食结构的区别,以此推算,中国到2025年需要更多的土地以耕种蔬菜和水果(见图2)。根据诸多统计数据,中国生产的水果蔬菜从农田收割后到最终消费者的餐桌上的过程中有30%的是被损耗的,而蔬果损耗比例在发达国家不超过5%。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投入,建立起完整的冷链,可将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比例由30%降至5%,由此中国一年可节约耕地一亿亩,约全国耕地的5%,所以冷链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任务,更是一个政治任务。
冷链始于农田,终于零售终端,两者对于冷链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引进了很多好的概念,好的业态形式,其中的一种业态形式就是零售业。愈来愈多的商品、不同种类的食品都是通过超市进行销售的,每年超市的销售额增长率超过40%,并经过权威机构的研究,今后十几年中这个比例仍将大幅增长。因此,更多的蔬菜、水果、鸡蛋、肉等易腐食品将会通过超市进行销售。更重要的是超市的管理要比普通自由市场规范的多,所以这对冷链的发展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历来首要解决的理由是温饱理由。但从现在来看,食品的种类愈来愈丰富,可由于长期消费习惯的理由,中国人一直不太注重食品的质量。通过一些数字可以解释这些理由理由。第一,在中国,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第二,中国的食品冷链硬件设施不足,流通过程中损耗高。例如,在欧美日发达国家中,易腐食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超过80%,在美国,蔬菜和水果需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超过95%。在中国,目前各方数据并不一致,但是易腐食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肯定不超过25%。在冷链中的设备很多,其中重要的设备是冷藏车,在中国的各种冷藏车加在一起的数量不超过4万辆,而在美国,仅大型冷藏拖车超过25万辆,在日本有12万辆左右各种类型的冷藏车。所以只从冷藏车的数字来看,中国未来的十年中,冷链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冷链的建设可以解决中国的许多的理由,包括土地理由、水资源理由等等,并且有着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提升服务、拉动消费等优势。所以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冷链在我国加快发展的契机也随之而来。
2 果蔬冷链的经济契机
果蔬冷链物流是指果蔬产品收购后,在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
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种植草莓的农场主和超市一起做了个实验。主要目标是确定冷链中采收后不利操作对草莓质量的影响,以及估计冷链断链对零售端造成的经济影响。实验将从农田采摘的草莓分为5组,并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第一组收果蔬冷链物流的经济契机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割后马上进行预冷,预冷温度为2℃;第二组是收割后将草莓放置4个小时后再预冷,预冷温度为2℃;第三组收割后马上论文导读:
进行预冷,预冷温度为10℃;第四组是收割后将草莓放置4个小时后再预冷,预冷温度为10℃;最后一组没有进行预冷,没有进行冷藏运输。这五组样品进行处理后送至超市,超市在根据其对货物的要求标准对货品进行验收后,当场就拒收了没有进行预冷没有通过冷藏的第五组样品,即这组货品就作损失处理。其他四批货品则能在超市中进行销售。通过对四批货品的收入、销售成本和销售毛利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一批货品是最终赚钱的,就是收割后立即进行预冷且预冷2℃的草莓这批样品组。再把所有的五批货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加在一起得到的销售收入为20多万美金,剔除五批货的销售成本(毛利率)后发现,实验中的五批样品的销售收入还是亏损的。所以是否运用冷链对生鲜水果品质的影响有非常大的区别,是否进行预冷的水果的品质变化的区别也是很大的,真正赚钱的是收割后立即进行预冷且预冷2℃的草莓这批样品组。是否所有水果都必须经过预冷,是否都必须在2℃下进行预冷,这个答案也是否定的。这需要对不同水果蔬菜进行各方面深入的研究,以更好的确定不同的水果,蔬菜如何更好的进行预冷,使其经最合适的预冷温度处理后,能够更好进行运输保管与销售。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生产的葡萄品质较好,为了了解葡萄冷链内基础投入,以及估计冷链带来的投资收益。联合当地葡萄种植者、印度主要农产品公司与物流和配送合伙人一起,做了几组葡萄的对比试验。第一组是收割后没有预冷直接进行常温的处理,然后常温运输到超市进行销售;第二组是收割后进行预冷,再经冷藏运输到超市进行销售,以研究冷链对葡萄品质的影响。两组数据显示,通过合适的冷链运输,葡萄的失水率、腐烂的损失会大大的减少。通过计算,冷链投入与产出比例为36%,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
研究和实践表明,适宜的低温条件能够解决或降低腐烂,减少损失,保障产品质量。因此,发展冷链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的最好途径。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将预冷作为果蔬采后处理的首要环节,在日本有90%以上的蔬菜是在预冷后才贮藏、运输;美国的预冷保鲜率80%-100%。统计表明,不经预冷处理的果蔬损失率为25%-30%,经过预冷处理的果蔬损失率降至5%-10%。据了解,发达国家经过气调保鲜贮藏的果品平均上浮30%-40%,欧美果蔬产品的气调贮藏已占总产量的60%。果蔬的采后损失率国外发达国家5%,我国为20—40%。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很大。
参考文献
[1]黄成洲,谢如鹤.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策略[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4).
[2]武云亮.我国蔬菜物流链的目前状况及其优化措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4).
[3]王强,段玉权,詹斌.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做法与主要经验[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02).
[4]李永开,王淑云.寿光蔬菜的冷链物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