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分税制改革给中国地方财政带来理由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806 浏览:145597
论文导读:)2、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目前状况、理由、改革倡议》(政府间财政关系研讨会交流材料)由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额,随着地方预算支出的逐年增长,转移支付也随之不断提高,就变化的趋势来说二者是一致的。可是两者的增长速度存在差距,地方预算支出的年增长率明显高于转移支付的年增长率,每年转移支
项目基金: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税制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运用图形数据,对比1994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差异,分析财政转移支付情况从而找出财权和事权分离的理由。
【关键词】
分税制;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土地财政
分税制是根据和地方职责的不同划分税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双方的税收权限、机构、体系并协调收入和支出关系的制度。分税制改革给我国地方财政带来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方政府的支出和责任过大,事权层层下移
我国分税制改革实行渐进式。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进一步扩大事权,支出的总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承担着很多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使得省以下的基层税源征管工作十分繁杂,税收征管人员工作任务过重。如下是94年以来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变化趋势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究其理由是由于政府在事权划分上存在错位,事权下方过低,地方政府在分税制改革中承受了过量的工作任务,支出责任过大形成的。如何确定地方政府的工作职责成为此次税改中面对的难题。
2 财权上移,基层政府财权和事权脱离
分税制改革缓解了财政的压力,使得财力充裕,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宏观调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地方财政却陷入困境。在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占大头,地方所占比重较小,微薄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持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财权与事权在此处出现分离,制度需要完善。以下是94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变化趋势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经历了一个大幅度的下降过程,这是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必定现象。分税制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变长期以来财政所占比重太低的情况,重塑政府在国家宏观制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随着税制改革的一步步实施,在省级以下财政关系不太明确的情况下,和各省级政府开始致力于集中财政资金,上级政府的财源日益充裕,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就所剩无几。
在各级地方财政收支中,省以下的县乡财政收支最为拮据。以下是1994年到2002年这九年之间县乡财政的缺口情况表:
资料来源: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在上图中,粗缺口=支出-收入,净缺口=粗缺口+净补助。县乡财政收支粗缺口随着年份的推移逐年增加,这是由分税制改革带来的收入集中效应造成的。同时对比粗缺口和净缺口,又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净补助的作用。政府已然意识到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平衡从而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补助以帮助其解决财政拮据的困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级的补助程度还不够,仍然需要不断加强。
3 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尤其是“土地财政”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点
由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政府资金除了预算内资金之外还包括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预算内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其资金的分配、使用以及到达账户的全过程得到严格的监督。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基本由地方政府掌控,分税制改革后由于地方政府财力的拮据,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对地方政府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其征收规模逐渐扩大。在众多的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中,以土地买卖作为收入来源的土地财政占据着很大的份额,被地方政府热烈追捧。尤其是伴随着近些年房价暴涨,房地产市场节节攀升,地方政府从土地开发和出让中获得暴利。下面以一组数据表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黄国龙.蔡佳红《“土地财政”的分税制根源及其策略 》[J] (《宏观经济研究》2013 (6))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12年这9年期间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中获得的收入呈现飞速上升趋势,尽管2012年较上一年有所下降,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高得令人惊讶,其比例都超过了30%,最高甚至接近于70%。除了通过出让土地获得的收入之外,伴随而来的税收收入同样十分可观,其中就包括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和房产税等等与土地相关的各种财政收入。
4 转移支付规模巨大,但实施不到位
分税制改革后事权的下放和财权的上移使得地方政府十分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然而由于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转移支付的实施并不到位。实施均等化效果的不明显导致了地区间的财力差异逐渐拉大,难以帮助地方政府摆脱困境。下图是1994年以来财政收入向地方政府返还数量表:
资料来源:1、转引自孙开《财政体制改革理由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8))2、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目前状况、理由、改革倡议[C]》(政府间财政关系研讨会交流材料)
由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额,随着地方预算支出的逐年增长,转移支付也随之不断提高,就变化的趋势来说二者是一致的。可是两者的增长速度存在差距,地方预算支出的年增长率明显高于转移支付的年增长率,每年转移支付支出占地方预算支出的比重也较低。虽然为了保持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平衡和地方的权益,国家实行了转移支付制度,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其具体实施的效果却有待改善。转移支付的数额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满足地方预算支出,地方财政在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遭到了损失,巨大的财政缺口仍然等待着政府去弥补。
为了消除分税制存在的理由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继续深化税制改革,推动地方财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龙.蔡佳红《“土地财政”的分税制根源及其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3 (6))
[2]谷成,曲红宝《论分税制改革》[J](《税务研究》2013(7))
[3]周博文,王晓春《地方与财政博弈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8))
[4]麦正华《关于地方税制改革的深思》[J](《税务研究》2013(9))
[5]马海涛,李升《对分税制改革的再认识》[J](《税务研究》2014年(1))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fcglw/lw48387.html上一论文:试议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