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63 浏览:143863
论文导读:练2.2.1长短音节奏训练。。并可编制一些训练曲,利用拍手、拍腿、摇头、跺脚等身体动作相辅助。如:aaaa---aaaa---、a---oooeei---uuu、a---bababao---boboi---bibibiu---bububu等的训练。2.2.2音节训练:如bibibibabababibibababibiba、lilililalalalililalalilila、mimimimamamamimimamamimima、pepepepapapa
摘 要:在聋儿教育中,语言康复教育是一个中心理由,如何发展聋儿的语言几乎成了一百年聋教育史争论的焦点。在我国, 聋童的早期教育是一项抢救性工作,但是由于对聋童早期语训的认识存在不足,聋童的早期教育在许多地方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前康复在不少特殊教育学校还是个空白。本文立足实践,探讨聋儿早期语言康复途径与策略研究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聋儿 语言康复 训练 实践
1003-9082(2014)04-0181-02
儿童语言发展的实践表明,儿童的口头语言几乎是在0~5岁发展起来的,从1岁半左右开口说话到2岁以后,特别是3岁到入学前,儿童在掌握语音、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尤其迅速。因此对聋童的语言训练应抓住聋童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越早开始越有利,错过了关键期再训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在我国, 聋童的早期教育是一项抢救性工作,但是由于对聋童早期语训的认识存在不足,聋童的早期教育在许多地方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前康复在不少特殊教育学校还是个空白。大量的聋童在焦急的等待或四处求医问药中,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不得不沦为哑巴。特殊教育学校对学龄前聋童集中办班,开展学前教育,强化语言训练,不仅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聋童实现全面康复,回归主流社会的需要。
对聋儿实行早期教育,强化其听力语言训练,不仅能及时补偿其缺陷,防止残疾程度的加深,推动其康复,还能减少家庭的烦恼、压力和负担,节省家长的时间,减轻对社会的依赖。从长远的观点看,不仅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自身康复和社会存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新形势下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综观20世纪及以前的世界范围的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经历的手语法阶段、口语法阶段还是现在多种教学法并存阶段,都给聋儿早期康复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启迪是:“聋童教育未来的进步,并不在乎研究教学策略,而是在乎研究、了解聋童本身——詹姆士·卡·罗夫(1991)。

一、制约聋儿早期语言发展的理由

表现为:发音不清、音色不好听、音节受限制、语调不准或缺乏语调、词汇量小于同龄听觉健全幼儿、不能分辨同音异义词、不合语法。

二、聋儿早期语言康复途径与策略

1.听力训练是基础

听觉训练是指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和且听设备的作用,通过专门、系统的训练,提高聋儿的听觉能力。通过听觉训练关不能使原本听力损失为100dB的聋儿降低到80dB,但却能使他对声音的反应能力得到改善。
听觉训练的内容有四个方面:

1.1听觉注意

听觉注意是儿童步入有声世界的第一步。听觉注意是最基本的听觉水平,这一阶段应运用各种声音刺激,借助视觉、触觉等辅助手段,使儿童知道声音的存在,培养其听音的兴趣。

1.2听觉识辨

当儿童能敏感地对声音做出反应以后,接着就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听觉识辨训练。它要求儿童不但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而且还要对周围的各种声音加以辨识,包括对声音的响度、音调、方位的辨识。使儿童能区分声音是否相同,即“一样”与“不一样”,并能指认、模仿听到的声音。

1.3记忆声音

记忆声音和辨别声音,关系非常密切。对前后两种声音要能正确地区别,就必须对前一个声音的特性在大脑中记忆贮存起来再进行对照,才能做得正确。

1.4理解声音

理解声音是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所谓理解声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觉概念的形成,即聋儿能够通过听觉理解语言的含义,是一种较高的听觉水平。只有理解声音,才会在大脑里呈现声音的表象。只有听懂语言,才会理解语义,准确地回答理由。

2.强化发音训练是关键

聋儿有意识地发出的第一个音节是聋儿开始学习发音说话的新起点,对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作用重大。聋儿在配戴助听器前很少接受到声音的刺激,所以引导他们发出第一个章节的刺激因素往往是他们初始学习发音说话阶段最关注的事物。

2.1呼吸训练

2.1.1吹气球。练习吹握,将气球吹到老师或家长要求的大小,或练习将握有规律地吹大、缩小,帮助聋儿掌握运用呼吸的策略。
2.1.2练习运用气流制约丝带飘动。将丝带置于跟前,运用呼吸出的气流制约丝带的飘动幅度。还可辅助训练发“b”和“p”,“d”和“t“。

2.2节奏训练

2.2.1长短音节奏训练。。并可编制一些训练曲,利用拍手、拍腿、摇头、跺脚等身体动作相辅助。如:aaaa---aaaa---、 a ---oooeei---uuu 、a---bababao---boboi---bibibiu---bububu等的训练。
2.2.2音节训练:如bibibibabababibibababibiba、lilililalalalilil
alalilila、mimimimamamamimimamamimima、pepepepapapapepepa
papepepa等。
2.2.3发音器官训练。发音器官,是指喉、口、舌、牙、鼻等在发音构音中发生作用的器官。帮助聋儿灵活地运用这些器官,是正确地发出声音的前提条件。在训练中,可将各器官的运动编成一套简单的运动操,每天坚持做,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效。

2.3言语训练见成效

儿童因听力障碍,使他掌握有声语言变得异常困难。由于没有有声语言,他们无法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知识,也很难与健康人进行交流,这对儿童智力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障碍。所以,语言学习和训练是儿童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课。言语训练实际上就是对儿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法规则的学习。语言训练分为理解言语和表达言语两部分进行。

2.3.1理解言语

要让儿童能表达某一言语,首先要使他对这一言语有正确的理解,可行的策略是儿童反复获得各种各样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其他刺激的同时,将语言的作用结合起来,推动聋儿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2.3.2表达言语

在训练儿童掌握一定字和词汇量的基础上,着重康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学说话,爱说话的能力,让他们从简单的接受阶段,向模仿阶段,提示阶段,最终到流畅阶段发展,真正康复成能听会说,聋而不哑。
理解言语和表达言语贯穿言语训练的始终,两者相辅相成。言语训论文导读:
练应先易后难,例如,在词汇训练时,宜选择儿童容易理解的词汇:如孩子喜欢的人和物、日常生活用品、经常看见的、常玩的玩具、口形清楚的、发音难度较低的等等。
言语训练时应注意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长在语训中起着主导作用。给聋儿营造一种被接受和被爱的气气氛,是教育的前提条件,聋儿如能得到亲人的爱抚,关怀心情就会舒畅,情绪就会稳定,就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儿童当时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并能使儿童学会语言的转移和生成。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作用,这对儿童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只能把儿童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才有可能理解,通过创造特定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聋儿能更好的学会并掌握语言,进而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为了聋儿的明天》主编高成华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