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中职生自卑心理成因及矫正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66 浏览:119603
论文导读:
自卑心理指的是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缺陷及其他理由(如智力、记忆力、判断力、成绩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中职生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甚至对他们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后果,同时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对中职生自卑心理成因及矫正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

1.孤僻怯懦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愿与他人过多交流,遇事不愿寻求帮助,做事缺乏自信心,处处贬低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总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总是过于压抑自己,自我封闭。

2.逃避现实

他们由于缺乏转变现实的胆量和气魄,因而不愿努力学习,不愿苦练技能,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意设想以后的毕业和就业,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回避和否认现实。

3.易与人发生冲突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较为敏感和脆弱,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常常为了一句话、一点小事就和同学老师闹别扭。

4.随大流,无创新

自卑感较重的人由于缺乏自信心和勇气,做事时缩手缩脚,总觉得这样才能避开失败,才会有安全感。而这样的学生往往会丧失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5.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动力不足

长期自卑和压抑导致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鉴别能力较差,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法纪概念模糊,甚至违纪违法。缺乏求知,学习策略不科学,目标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课堂不学习、课后抄作业、考试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中职生自卑心理的成因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有自卑心理的中职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特殊家庭,如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缺失父爱或母爱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1.家庭理由

①家庭贫困而引起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大多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存在基本生活困难。进入中职学校后的生活压力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在经济压力下,加之不当消费与攀比心理的影响和自身认识不足,这些学生易产生焦虑、紧张、脆弱、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等心理理由,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②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自卑心理
一是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对孩子缺少耐心、缺少爱和鼓励、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都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一些中职学生家长长期对孩子一味地指责、打骂、惩罚,缺乏有效引导。二是部分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误解。有相当多的家长认为读中职学校是没本事的表现,孩子上中职学校就低人一等。还有少数家长无暇管教孩子,认为中职学校可代其监护孩子,进入中职学校就是混一张文凭,对孩子不寄任何希望。家长不正确的认识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长期被自卑感笼罩的中职生不仅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生理上也会发生变化,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心理上的变化,进而加重自卑心理的形成。

2.学校教育及社会风气的影响

中职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时期大多是后进生。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对后进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样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从而使其形成自卑心理。

3.学生自身的因素

中职生的理由行为绝大多数都是由学习成绩差、厌学所引起的。他们在来职业学校之前已经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

三、中职生自卑心理的矫正

中职存活在的心理自卑理由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妨碍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进行有效的自卑心理矫正,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成败。长期的挫败感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低能儿”,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失,自卑心理越来越重。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尝试提出一些矫正策略。

1.开设“幸福课程”,教会学生做人

笔者经过对数十家对口企业调查发现,教会学生做人、帮学生找到自信比学习技能更重要。因此,笔者开设“幸福课程”,采用情景导入、师生对话、小组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听众”变为“参与者”,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帮助自卑的学生找到自信,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我校很多优秀毕业生回忆道:“老师信任、鼓励的目光是自己获得成功的钥匙。”

2.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鼓励

自卑感严重的学生对自己常持悲观的态度,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上进的动力。对这样的学生若过多地批评和指责只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促使他们自暴自弃。如果能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往往能使他们认识到“我能行”,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使他们沉睡的自信心得到复苏。学生的自卑心理容易泛化,处处显得消极被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活动中,他们大多是只当观众,很少参与其中。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体会到参与的乐趣,鼓励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有时教师的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丝信任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让一个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挺起胸膛来。因而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充分考虑他们本身的特点,委以适当的工作和责任并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还要充分信任他们,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推动他们自立自强。

3.注意循序渐进,正确运用评价机制

对有自卑感的学生,教师要号准他们的脉搏,因人而异地制订适当的目标并提出合理的要求,使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然后教师再逐步提高要求,激励学生小步前进,最终取得可喜的大进步,从而消除自卑心理恢复自信。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避开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横向比较,而要引导他们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纵向比较,让他们看到成绩、看到进步,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和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其树立自信并不断前进。

4.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忘掉过去、展望未来

自卑往往是由过去的挫折和失败经历导致的。自卑的学生往往会生活在失败的阴影里。教师要帮助他们忘掉自己过去失败的经历,重新认识自己。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个人都有论文导读:、德育教师、学管人员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的科学实施,采取长期的、系统的、形式多样的、内外结合的综合措施,及时、高效地帮助中职生克服自卑心理,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责编李亚婷)上一页12
适合自己的机会,不能因为过去的一点点失败而错过今后发展的道路、否定今后发展的机会,要努力从过去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展望美好的未来。
总之,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理由,也是中职教育工作者长期面对的难题,是能否解决中职学生厌学、行为不良理由的关键,也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的成败。所以,最关键、最迫切的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德育教师、学管人员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的科学实施,采取长期的、系统的、形式多样的、内外结合的综合措施,及时、高效地帮助中职生克服自卑心理,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