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应急心理救援队伍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9 浏览:8107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素质要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急心理救援人员相应的培训策略,为部队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心理救援;队伍建设;危机干预
注重应急心理救援队伍的建设,既是有效提高应急心理救援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建设的重要举措。应急心理救援要求心理危机干预者除具备基本的素质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心理救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方式高效地发挥作用。

一、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的素质要求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工作,与一般的心理咨询相比,心理危机干预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更严、更规范。

(一)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应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

心理危机干预需要综合应用教育、评估、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关键事件应激晤谈等多种策略,这就要求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灾难的社会心理反应、应激后心理障碍的识别与诊断标准等,同时还应系统地接受常用干预技术的技能培训,才能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心理危机干预者的专业技巧主要包括:专心致志,准确倾听并作出合适的反应;在治疗中,思维、情感和行为保持一致,稳定和支持的技巧;分析、综合和诊断的能力;基本的评估和转诊技巧;探索多种途径解决理由的能力。

(二)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应具备正常的人格特征

针对应急救援官兵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心理危机干预者更多的是受官兵负面的情绪体验和复杂生活事件困扰的影响,这就对心理危机干预者的人格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沉着冷静。面对那些完全失去理智制约的求助者,心理危机干预者首先应能沉着冷静,努力制约自己的情绪,在复杂的情况下,能理性分析工作重点,科学制订行动计划。二是快速的心理反应。心理危机干预与一般治疗性干预不同的是,时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者必须对危机中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的理由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处理,以适应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实要求。三是自我反省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者要了解自己的创伤,以及这些创伤对自己潜在的影响。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不曾受到过心理创伤的。如果心理危机干预者由于自己的情绪波动,而将心理干预当成自己宣泄情绪的平台,由于求助者表示出的“抗拒”而忽视求助者的情感表达等等,都是不应该的。四是精力充沛。由于危机事件事发突然,特别是在灾难涉及人数多的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非常大,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者要有充沛精力,较好的体力和耐力,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五是换位深思能力。由于受不同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应急救援官兵和受害者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者不仅要考虑地理的差异(民族、语言、宗族、种族、国际),而且必须考虑人口学的差异(社会经济、教育、政治、家庭)。同时,要能够从求助者的角度理解其所处的现实环境,并帮助应急救援官兵尽快与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联系。六是应变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可能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或者是情况特别紧急。因此,要求干预人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利用现有条件解决各种复杂多变的理由。

二、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的培训

应急心理救援人员的培训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临时的过程,而是包括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连续的阶段。

(一)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灾前的培训

根据心理救援人员状况和任务类型等特点确定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应急救援心理干预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措施技术,如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流程、评估策略和技术路线等,要特别注意应急救援心理工作与平时心理卫生服务的不同特点。
1、任务的特点和当地的救援情况:包括对各类灾难,如地震、海啸、空难、水灾、火灾等的特点介绍,救援的反应及恢复层面,包括关键角色、责任及资源;了解政府及志愿机构的服务方案以及当地资源、救灾和服务状况;2、重大灾难中人的行为表现:包括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了解影响个人对重大灾难发生反映的影响因素,灾难的各个阶段、高危人群、灾难后所感到的压力及灾后恢复的过程;3、灾难中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处置策略:如对应急救援官兵、儿童、老人、女性、残疾人及不同文化人群的处置,掌握对丧亲、肢残、财产损失等不同类型者的就救援心理干预;4、应急救援心理干预的重要概念和原则:包括应急救援心理干预与平常心理服务的差异;应急救援心理工作的范围等;5、应急救援心理干预的各种技术:如危机接入、短期治疗、创伤后压力处理策略、儿童烦人介入处置、团体咨询、支持团体、心理评估以及压力管理技巧等;6、提供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策略:重点在寻找帮助对象、主动接触、心理卫生教育、大众教育、团体咨询、社区组织与媒体的运用;7、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帮助技术:主要对应急救援官兵、救援队伍、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等人员的帮助,包括解决他们自身的理由及帮助他们影响求助者,确保所有现场救援人员都能够在救援的过程中对求助者尽可能地提供心理救援,提高应急救援的整体效果;8、处理自己压力的技术:心理救援人员如同其他应急救援人员一样面对灾难带来的压力,也会在精力、体力和热情等方面存在“耗竭”现象。因此,在心理救援的同时,要保证足够的休整和间歇,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和团队协作。同时,还应强调心理救援人员自身的压力管理、疏导与宣泄技术和督导等。

(二)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灾中的培训

大多数灾难的发生比较突然,难以有效的预警。因此,在灾难发生时,对心理救援人员在任务中的培训是补救措施之一。
1、减少次生伤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一般灾难发生后,会伴随各类次生灾害,如地震后的余震、海啸或洪水后的疫情等,应针对不同的灾情进行紧急培训和宣传,如地震后如何躲避余震,受灾群众集中安置时如避开传染病发生等;2、抢救不同类型灾难的伤员时的基本医学常识:灾难发生时往往伴有大量的人员伤亡,掌握基本的医学常识,能够有效降低因伤死亡的概率论文导读:
,减少因抢救或搬运不当等理由造成的损失;3、人在突发事件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及简单应对:灾难的发生往往超乎人们的意料,巨大的精神伤害和财产损失会使人出现情绪过度释放、过度紧张、抑郁、悲恸等,这些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在培训和宣传中阐述清楚,避开引起误解。另外,针对这些现象,还应适时进行相关的应对策略的培训和宣传,如合理情绪宣泄、放松训练等一些贴近实际的策略。

(三)应急救援心理危机干预者灾后的培训

灾后培训主要针对的是心理救援专业人员(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卫生辅导人员等)和准备从事心理救援的志愿者,其目的是根据受灾人群在灾难中的情感反应阶段,更好地帮助他们。内容包括:潜在受灾者及其分级和分类标准、受灾后人们心理反应的表现、变化阶段以及应对应激的具体技术。
作者简介
宋玉霞(1965--),女,山东人,警种学院军事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宋明丽(1975--),女,黑龙江人,警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于航(1974--),女,黑龙江人,警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尚青(1967--),女,贵州,警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
课题项目名称:部队后勤部科研项目 "应急救援官兵心理应激与防护模式研究" ,编号:WHKY-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