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644 浏览:159161
论文导读: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策略 对2011年1月~12月经PPD、胸片、痰检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肺结核的14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7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肺结核患者;心理干预;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研究表明,患者的悲观情绪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使得结核病反复发作,形成难治性肺结核[1]。因此,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结核病的治疗、预防具有重要作用[2]。我中心对2011年1月~12月经PPD、胸片、痰检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肺结核的74例肺结核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我中心对2011年1月~12月经PPD、胸片、痰检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肺结核的14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患者74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16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7.7±5.8)岁;病程1~36个月,平均病程(13.2±2.8)月。对照组有患者73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19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4.8±6.5)岁;病程2~30个月,平均病程(12.7±3.6)月。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策略
1.2.1对照组策略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介绍饮食、休息及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按期复查。
1.2.2干预组策略 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心理干预。内容包括:①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情绪应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悲观情绪,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②情绪放松。目的在于减轻患者因疾病和治疗产生的抑郁情绪和痛苦体验。③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耐受性,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④团体心理干预。组织患者座谈,交流心情和对抗疾病的经验和体会;收集患者的疑难理由及时给予解答。⑤个别心理疏导。针对个别情绪障碍明显的患者,安排心理治疗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心理疏导策略。⑥对患者家属采用支持疗法和认知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家属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可以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身心环境和治疗环境。
1.2.3调查策略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及与患者面对面访谈法相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用药情况。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包括是否了解结核病的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药物的副作用以及不良行为和食物对肺结核愈后的影响等;治疗用药情况包括能否坚持治疗,出院后能否定期复诊等因素。
1.3临床效果评定 治愈:结核症状基本消失,胸部X线摄片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的第

5、第6月末痰涂片均为阴性;未愈:疗程中第5个月末痰涂片仍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本研究显示,干预组肺结核患者在遵医行为、定期按时复查、坚持服药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2.2.1两组患者疗程内的治疗效果比较 本研究表明,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2。
2.2.2两组患者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稳固性比较 本研究表明,干预组患者两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3。
3讨论
由于结核病病程长,且具有传染性,患者往往担心受到他人排斥,会产生自卑、焦虑、忧郁、恐惧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3]。心理干预是在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理由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向预期目标的变化[4],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普及肺结核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在常规化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肺结核患者在确诊后的系列心理干预,让患者对肺结核病有了科学的认识,消除负面情绪,重新树立起治疗的信心,加上家属的关心和帮助,为患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患者均能较好地遵医嘱服药和坚持用药,避开因疗程长而懈怠及患者悲观绝望而过早停药[5],治疗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肺结核患者的疗程内和疗程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目前结核病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医生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理由,给予患者专业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因没有及时得到专业的心理疏导,不能较好地消除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不高,不能坚持服药的患者较多,断断续续地服药易造成结核病反复发作,故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干预组。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患者中开展心理干预,让患者对结核病有个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消除负面情绪,树立治疗的信心,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春梅,谢帆青,梁娟,等.135例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8,6(28):2560-2561.
[2] 刘桂芝.阶梯式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56-57.
[3] 钟丽梅.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预后及情绪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96-1298.
论文导读: 王守京.心理干预对复治肺结核患者规则治疗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368,3370.付杰.肺结核健康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99-100.编辑/肖慧上一页12
 [4] 王守京.心理干预对复治肺结核患者规则治疗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368,3370.
[5]付杰.肺结核健康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99-100.
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