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状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154 浏览:69866
论文导读:用于实际教学工作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的提出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是研究人的光明面,同样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发展人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学习掌握积极心理学12下一页
摘要:日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他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仍然无法突破瓶颈找到出路,结合实际工作,本文将从积极心理视角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由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倡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为我国培养大批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承担着重要的责任。21世纪的人才不仅仅是实用的人才,更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受到来自社会更大的压力,就业道路有着更大的挑战。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有积极作用,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积极心理学理论

1.1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他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修复生命中的理由,而且也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状态下的人不一定是富有的,但一定是幸福、快乐、积极向上的。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体验上,认为应利用人的幸福感、快乐感、满意感等各类积极地心理体验构建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等。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就目前的研究看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主观水平上的积极研究又包括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积极地人格特质在于激发和强化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养成习惯进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研究重视社会背景对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科学人文主义的思想,弥补了传统心理学存在的缺陷,传统心理学以“有理由”的人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转变人的消极面达到个体心理的完善,而积极心理学填补了对正常人健康的普通人的研究空白。在对传统心理学的继承和批判基础上,积极心理学不断探索完善。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前状况与理由

首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心理健康教学与实际情况不吻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院校的实际相脱轨,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以本科院校为蓝本不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改革。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普通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分数线越来越低,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评价普遍不高。人们的片面评价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自卑心理,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理由。由此可见高职类院校和本科类院校学生在心理理由上仍有着很大差别,高职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照搬本科类院校进行,应找到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模式。
其次,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缺乏,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些民办的高职院校为利益盲目扩大规模而不顾教学质量,恶名远扬,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经常有打架斗殴的发生,甚至会出现伤人等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而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并不到位,对学生进行体罚时有发生。有些学校虽然设置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却没有发挥作用只是摆设。相比之下高职院校更需要有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心理教育,但是学校一方面没有把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和其他专业课同等对待,另一方面学校缺少心理健康课的专职教师。
最后,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的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重心有所偏离。
虽然有的院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重视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发挥教育的实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是作为公共课,几个班在一个大教室进行,学生逃课的严重,成为一门教师为完成任务,学生为修学分的令人反感的课程。同时,教师和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都存在误解,教师常常会在课堂上说:“哪位同学最近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可以找老师谈谈。”学生们的回应通常只是嘘声一片。因为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心理健康的真正作用所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出现了心理理由才进行,也不是只针对那些有心理理由的学生进行。学生们嗤之以鼻不只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理由,在内心里他们也排斥跟高高在上的教师进行所谓的沟通。事实上在很多学生的心里,他们仍然根深蒂固的认为心理理由是一种类精神病,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争取对的理解。

3.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倡议

3.1利用积极心理学创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根据积极心理学,积极的情绪和体验能够延伸人瞬间的知与行的能力,增强个人资源。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体验,大力开展一些校园、课外活动。如开展“分享快乐”的主题活动,各种文艺演出,社会志愿活动,围绕着积极心理,让学生们彼此互相分享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瞬间,感受分享自己的快乐同时感受别人的快乐,在与人交往中感受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快乐,帮助引导学生享受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乐观的心态。
除了组织课外活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也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发挥教育工作的作用。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对于情况特殊的、情感丰富敏感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做到防患于未然。不仅仅注重心理脆弱的学生,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样也是教育的重点,发扬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3.2学习积极心理学新的理论知识,指导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

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的心理学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的提出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是研究人的光明面,同样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发展人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学习掌握积极心理学论文导读:
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在开展心理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如对刚入学的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辅导他们能够正确的回顾过去,面对自己考试中的失利,面对今天。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应积极鼓励他们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让生活更加有作用。幸福而满足的回顾过去,快乐而充盈的面对现在,现实而乐观的憧憬未来,这正是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的主观体验。高职院校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专业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响应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断加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找到新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同时应不断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由,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新华.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9,(16):43-44
[2]崔岩.试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