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102 浏览:133205
论文导读:
摘 要: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孤独感与自尊两个维度的心理适应具有显著差异。流动儿童的自尊低于城市儿童,孤独感高于城市儿童,即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总体低于城市儿童。(2)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两个维度的同伴关系具有显著差异。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低于城市儿童。(3)友谊质量对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城市儿童却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适应;同伴关系
2095-1183(2013)12-0023-05
① 本文系武汉大学自主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湖北专项”基金“武汉市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目前状况调查与策略研究”(编号:274825)的阶段性成果。

一、理由提出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流动儿童的核心是“流动”。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变动,他们从农村到城市或者在城市之间不停的变换居所。流动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环境不利的群体。而有关流动儿童心理方面的研究也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理由高于同龄的城市儿童。
心理适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国内有关心理适应的定义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作为主体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樊富珉,1996;于丽萍,1997;贾晓波,2001)以及作为行为的内外化理由(赵冬梅,周宗奎,2003)。目前,已经有非常多关于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流动儿童自尊、受歧视、抑郁、焦虑、孤独、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整体来看,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较差(韩煊、吴汉荣,2010;胡韬、郭成,2013),大部分的流动儿童存在轻度或者以上的心理适应理由(肖蕊,2012)。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发现,自尊、孤独感是流动儿童更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理由,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孤独感、自尊两项指标考察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
群体社会化理论指出在儿童人际关系网络中,同伴关系居重要位置,是决定性因素。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适应有重要的影响(Erdley et al.,2001; Kuperidt et al., 1990; Parker et al., 1987; Bukowski et al.,1989; 赵冬梅,2007;周宗奎,2003;赵景欣等 , 2013)。
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适应性的质量,是流动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朱文闻(2011)研究了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其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朱丹(2013)采用社会测量法,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已有的研究对象大多针对普通中小学生,对于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在对其总体的关系,影响因素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本研究拟考察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适应特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二、研究策略

(一)研究对象

选取武汉市两所高比例流动儿童(占80%)学校,一所低比例流动儿童(占10%)学校的四到六年级的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为被试。根据分层整群抽样法,在3所小学取样施测,每个学校在3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的儿童填写问卷调查,共806人,得到有效问卷623份,回收率7

7.30%。其中,男生313人,女生310人,流动儿童405人,城市儿童214人。

(二)测量工具

1.同伴提名(Warman & Cohen,2000)。儿童选出自己在班内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得到积极提名比例和消极提名比例。两个比例之差表示社会喜好(sp)作为被试的同伴接纳性指标。该记分策略具有较高的效度。
3.《友谊质量问卷》(Parker& Asher, 1993)。量表包括陪伴与娱乐、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与背叛和冲突解决策略六个友谊维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02。
4.《自尊量表(SES)》(Rosenberg, 1965)。根据中国被试的研究结果(徐维东, 吴明证等, 2005),该量表的第8个项目(“我希望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与其他项目的相关非常低,因此在施测时删去。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652。
5.《孤独感问卷》(邹泓,1998)。在本研究中,四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6,0.80,0.79,0.72。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的分析策略主要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三、结果

(一)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特点

本研究中,所有儿童自尊的得分范围为1-4,平均数与标准差为

2.94(0.59);孤独感的得分范围为1-4,平均数与标准差为63(0.66)。

以儿童的性别、年级、类型和家庭收入程度,文化程度,生活流转性为自变量,分别以儿童的孤独感和自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仅关注儿童类型和其它自变量的交互作用)。结果(表1)显示,学校类型(p=.003<.01,p=.007<.01)和儿童类型(p=.021<.05,p=.03<.05)在自尊和孤独感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年级、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生活流转性在自尊和孤独感上不具有显著差异。各人口学变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二)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以儿童的性别、年级、类型和家庭收入程度,文化程度,生活流转性为自变量,分别以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由表1显示,学校类型(p=.002<.01)和儿童类型(p=.045<.05)在友谊质量上的主效应显著,由表2可知,生活流转性(p=.022<.05),家庭文化程度(p=.003<.01)在友谊质量上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平均数多重比较发现,低家庭文化程度,高生活流转性的儿童在友谊质量上的得分最低,高家庭文化程度,低生活流转性的儿童在友谊质量上的得分最高。儿童的性别、年级、家庭收入程度在友谊质量上不显著,各人口学变量在同伴接纳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上均不显著,各人口学变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5]肖蕊.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社会工作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6]Nangle DW,Erdley CA,Mason CA,et al.Popularity,f论文导读: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8(7).刘杨,方晓义,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蔡蓉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
riendship quantity,and friendship quality:interactive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J].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03(4):546-555.
[7]Erdley,C.A.,Nangle,D.W.,and Gold,J.A.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of Friendship Among Children:A Psychometric Comparison of Sociometric-Based Definitional Methodologies[J].Social Development,1998(7):62-71.
[8]Bukowski,W.M.,Hoza,B.,and Boivin,M.Measuring Friendship Quality During Pre-and Early Adolescence: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riend-ship Qualities Scal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4(11):471-484.
[9]朱文闻.流动儿童同伴关系、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1.
[10]朱丹,王国峰,刘军 等.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8).
[11]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7).
[12]刘杨,方晓义,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蔡蓉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3]池丽萍,辛自强.小学儿童理由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3(5).
[14]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等.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6).
[15]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
湖北武汉 430072)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