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常态心理异化还是变态心理归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47 浏览:9222
论文导读:
摘 要: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长期以来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对宋江的形象进行变态心理分析,认为《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塑造采取了常态心理的异化和变态心理的归化两种策略,宋江的形象塑造过程是他实现变态心理归化的过程。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宋江的变态心理的归化过程可以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形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 常态心理 变态心理 《水浒传》 宋江形象
《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是人们长期讨论的话题,三百多年来人们对宋江的形象褒贬不一,李卓吾把宋江誉为“忠义之烈”,而金圣叹则把他贬之为盗贼的渠魁,认为宋江是只会玩弄权术的小人。然而,哲学的思维总是倾向于在矛盾的两极对立中寻求一种平衡。“宋江不只是梁山事业的毁灭者,同时又是在建设梁山事业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领袖人物。”关于宋江的形象,人们也自然而然地给予了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宋江接受招安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不宜片面加以肯定或否定”。之所以宋江的形象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对宋江形象的正确的解读可以客观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水浒传》的思想倾向。本文尝试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对宋江的形象进行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分析。

一、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

常态是指通常的或本来的状态。人群中绝大多数人会出现的行为称为常态行为。对于个人而言,常态行为就是个人日常出现最多的行为。与此相反,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没有的行为或者属于极少数人才有的行为称为异常行为,在个人行为总量中居于极少出现的行为也可以称为异常行为。当然,行为异常并不等于变态,因为“变态”对应的是“超常”。一般而言,心理学中将人表现出的好的、极其优秀的心理现象称为“超常心理”,而将坏的、极具破坏性的行为表现称为“变态”。因此,变态可以理解为“非常态”,变态之人一定有变态行为,但不能反向推理,并非有变态行为的人就一定是变态之人。变态是相对于常态而言的,正常是相对于异常而言的。
变态心理也称异常心理或病理心理,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与其他人相区别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人们的心理特征产生变态或接近变态,从而表现出特有的认知方式、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的特殊模式等。人们的心理活动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但是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或人们在这种变化中心理活动的某些环节发生了适应不良或其他的病变,就可能导致人们的心理活动变成异常,也就发生变态心理现象。因此,变态心理往往产生于外界的压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具有某种社会属性。变态心理的社会属性又使得人们对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的判断以经验或者社会常规模式作为标准。这种判断明显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并因此使得变态心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隐秘性。
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叫变态心理学,它“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的异常表现及其理由”。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有异常行为或变态行为的人物形象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领悟作者的思想倾向或价值取向。鉴于此,本文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例,从常态心理的异化和变态心理的归化两个方面尝试对人们长期以来争论的宋江的形象做变态心理分析。

二、常态心理的异化

心理学上的变态几乎在每个人的身上、每种文化中都存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因此,宋江所表现出来的令读者认为是非常规性的行为现象可以理解为一种变态心理现象。
《水浒传》中宋江的所作所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旷日持久的讨论,理由之一就在于其行为的非常规性,或者说非常规心理指导下的行为的非常规性。《水浒传》中的宋江仗义疏财,是忠义双全的楷模,被誉为“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上梁山之后,宋江又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一心谋求招安,以图报效朝廷。从这一点上来看,宋江代表着“封建士大夫报效朝廷和建功立业的正统观念”。然而,宋江的所作所为显然又与忠义毫无瓜葛,替天行道也只是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的幌子。也有学者认为,宋江既不是“忠义之烈”的典型,也不是“勇悍”的强盗,而是一位有缺点的义军领袖和英雄。宋江一生身心分离,在精神的折磨中生活着。他忽而身在官府,心在草野;忽而身在草野,心在朝廷。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类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宋江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既要反抗朝政的腐败,又要维护帝王的统治”。虽然宋江是梁山之主,他自己也口口声声说他是为梁山众兄弟的利益着想,然而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宋江和梁山众兄弟在行为上是对立的,前者是变态行为,后者是常态行为。无论是以李逵、朱贵等人为代表的下层人民,还是以鲁智深、武松等人为代表的下层官吏,每一个梁山好汉背后都有一个悲壮的故事,轰轰烈烈,可歌可泣。他们的常态行为能够轻易地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种常态行为却不为变态的社会所接纳,于是被逼上梁山。他们都是不甘心于投降朝廷的。这时,变态的社会体系使常态的英雄好汉被异化为变态的草莽强盗。
宋江之所以可以暂时被变态的社会所接纳,是因为他一心努力地把自己归化为社会认可的常态。变态的常态就是常态的变态。宋江明知官场险恶,却仍然不惜铤而走险,并为此而事先签订了断绝父子关系的文书,以防后患。即便在被流放途中还对朝廷抱有幻想,宁死不上梁山做强盗。然而,为了逼迫秦明上梁山,宋江派人到青州城杀人放火,断送了秦明常态心理的异化还是变态心理的归化?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一家老小的性命,闪得秦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宋江这么做的目的只是“先绝了总管归路”,最后秦明也“只得纳了这口气”,被宋江逼上梁山。然而,在宋江自己仓促决定走上梁山的途中,“一封报丧的家书,便使他叫苦不迭,捶胸顿足,哭骂自己是不孝逆子”。宋江虽然后来踏上了梁山,卷入了起义的行列,但他是“背着沉重的阶级包袱和忠君思想投身斗争的……只能把起义视为权宜之计,而把争取招安,效命朝廷当成最后归宿”。这时,变态的社会体系使宋江忠君的常态心理异化为一心谋取投降朝论文导读:真正的首领晁盖。宋江的变态心理表现为他的人格的错位,他的意志、决策、行为等等都是对其道德品质的考量。所有这一切都是宋江的变态心理在作怪。虽然宋江以忠孝仁义自誉,但私放晁盖,大闹江州,上梁山当强盗等等明显已经违背了忠孝,而为了一己之利不惜牺牲梁山兄弟的性命,为了逼秦明上山而杀人放火,导致秦明全家被杀,为了骗朱
廷的变态心理。

三、变态心理的归化

如果说上梁山之前的宋江是常态心理的异化,那么上梁山之后的宋江则完全是变态心理的归化。刚上梁山,宋江就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树立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彰显了他在常态环境下的变态心理,势头明显压过了梁山真正的首领晁盖。宋江的变态心理表现为他的人格的错位,他的意志、决策、行为等等都是对其道德品质的考量。所有这一切都是宋江的变态心理在作怪。虽然宋江以忠孝仁义自誉,但私放晁盖,大闹江州,上梁山当强盗等等明显已经违背了忠孝,而为了一己之利不惜牺牲梁山兄弟的性命,为了逼秦明上山而杀人放火,导致秦明全家被杀,为了骗朱仝上山而让杀人不眨眼的李逵杀了沧州知府的小衙内等等则明显又背离了仁义。而与此同时,“众人都称赞宋公明仁德”。宋江表面上慷慨大度,然而一旦有谁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或者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便毫不留情,心狠手辣,对自己的仇人更是剖腹挖心,生啖其肉,“真有犬彘不食之恨”。这充分表明了宋江的变态心理和扭曲人性。
宋江自上梁山起就开始谋划招安,而招安最大的障碍就是梁山首领晁盖,所以晁盖必须死。于是,晁盖率兵攻打曾头市失利,宋江不但不救,反而在梁山私自谋划请卢俊义上山,共同聚义,以期完成他投降朝廷的大业。晁盖死后他不思报仇,反而等到春暖花开,正好厮杀时才兴兵讨伐曾头市,而出师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夺回被曾头市抢去的照夜玉狮子马,顺便为晁盖报仇,因为“若不去报此仇,惹人耻笑”。最终他个人的愿望得以实现,受到了朝廷的招安,转身就去攻打方腊。此时,方腊是常态,宋江仍然是变态,宋江谋求的是使自己的变态心理归化为变态的社会制度中的常态。打败了方腊,宋江便完成了其变态心理的归化过程,如愿以偿地再一次融入了变态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变态制度下的常态。理由是,宋江的这种归化的常态心理却不再被主流的变态制度所容纳,仍然被视为变态,而此时的变态心理是变态制度中的变态心理。因此,从这个作用上来讲,宋江必须死。常态的梁山好汉和常态的方腊实际上是在自相残杀,所以都必须死;而变态的宋江也只能死于变态的社会制度之手。
研究者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 对《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一种看法是把宋江当作英雄歌颂,另一种看法是把宋江当作叛徒批判。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是因为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本身是模糊的,任何对这一形象的解读都是主观的、片面的,因而是不完善的。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宋江的常态心理的异化过程和变态心理的归化过程可以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形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
参考文献:
[1] 陈辽.关于《水浒》评价中的几个理由——兼与王俊年等同志商榷[J].文学评论,1978(3):75-83.
[2] 陈周昌.宋江性格结构试探[A].水浒争鸣(第一辑)[C]. 1982:149-161.
[3] 何清顺.论文学作品中的叙事隐喻[J].电影文学,2009 (7):97-98.
[4] 何清顺,杨炳钧.古典文学名著影视制作中的改写思想[J]. 艺术百家,2013(3):239-241.
[5] 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法水浒传[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6] 孙一珍.《水浒传》主题辨[J].文艺研究,1979(3):118-128.
[7] 唐富龄.宋江形象的分裂性、统一性及其他[A].水浒争鸣(第一辑)[C].1982:65-82.
[8] 王玲.变态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 赵小雷.宋江忠义观新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
(1):93-97.
作 者:王 沛,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何清顺,西南大学常态心理的异化还是变态心理的归化?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外国语学院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句法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