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唐宋时期成都大慈寺社会意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846 浏览:108011
论文导读:
摘要: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东风大道大慈寺街27号,始建于魏晋时期,唐宋时期,大慈寺是成都最大的佛教寺院。这一时期,它除了单纯地作为供成都士庶参拜、信仰的佛教之地外,更多的是在发挥其社会救助、游乐、市场等的社会作用。由此观之,唐宋时期的大慈寺俨然已与成都士庶的生活密切相连,渗透到成都士庶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大慈寺;成都士庶;社会作用
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东风大道大慈寺街27号,始建于魏晋时期,唐宋时期,大慈寺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同时也是成都最大的寺院。一般来说,寺院应是一个远离红尘世俗纷扰的清静之地,然而大慈寺却是一个例外,唐宋时期,大慈寺除了单纯地作为供成都士庶参拜、信仰的佛教之地外,更多的是在发挥其社会救助、游乐、市场等的社会作用。唐宋时期的大慈寺俨然已与成都士庶的生活密切相连,渗透到成都士庶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面,将具体探究唐宋时期大慈寺所发挥的社会作用:

一、社会救助作用

佛教寺院历来都是世人参拜、信仰的神圣之地,以其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其自身准则,而这一准则也自然而然地使其承担着向社会弱势群体救助的任务,从而使其也就具有了社会救助的作用。寺院社会救助的方式策略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当属施粥救济,这也是其行善的方式之一。大慈寺作为当时成都最大的寺院,自然也发挥着其社会救助的重大作用。在宋代志磐的《佛祖统纪》一书中就有提到僧人施粥救济一事:唐玄宗驾临成都时,看见一个名叫英干的僧人在集市上大行施粥,帮助贫苦人民,以求大唐国运昌盛,玄宗很是感动。大慈寺作为唐宋时期成都最大的佛教寺院,对成都影响甚大,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再加之天灾人祸频繁时期,其社会救助的作用尤其突出。

二、游乐作用

除社会救助的作用外,唐宋时期的大慈寺还发挥了供成都士庶娱乐游玩的作用。唐宋时期,成都士庶一般来到大慈寺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以下几项:听经观佛、游玩寺院并观赏寺院壁画、参加庙会或佛事活动、观灯赏月、买卖物品等等。
元人费著在《岁华纪丽谱》一书中以元日为始,详细记载了一年之中在大慈寺及其周边所要举办的各类活动:比如上元节时的观灯、放灯活动;此外还有一些集市活动,如蚕市、药市、花市、七宝市等;另外还有各种早宴、晚宴活动也是在大慈寺举办。从书中描述可知,唐宋时期的大慈寺异常繁忙热闹,一年之中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举办各种活动之中度过的,当然其所举办活动的内容亦十分丰富多彩。
古时交通不发达,世人闲暇时间也很是有限,恰逢寺院举办的各类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休闲交流的平台。因而,时人游玩大慈寺,一方面是为了联络彼此之间因许久不见而日益疏远的感情,交流社会信息;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唐宋时期,社会稳定、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三、市场作用

佛教寺院是僧人修道的清静之地,也是俗人心中的神圣之地,远离红尘杂念,禁止一切经济活动,更是不允许商人摊贩买卖其中。然而,唐宋时期的大慈寺一直都是成都最大的市场之一。一年之中在大慈寺及其周边都有各种市场。“成都古蚕丛之国,甚民重蚕事,故一岁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号蚕市;五月鬻香药,号药市;冬月,鬻器用者,号七宝市,俱在大慈寺前。” 由此可见大慈寺当时集市之繁华,商业之发达。与此同时,在大慈寺附近还形成了热闹的夜市。有关大慈寺前夜市的情形,唐宋时期的诗歌词赋中描绘得尤其详细。
唐宋时期,在大慈寺所办的众多集市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蚕市。蚕市是唐宋时期在四川地区比较著名的集市之一,其交易内容主要是以买卖蚕具、农具为主,而交易场所一般都是在大慈寺及其附近地区,因为自中唐以来,成都城市的重心已逐渐东移至以大慈寺为中心的地区,而大慈寺也逐渐成为成都的经济中心。交易时间通常选在每年正月开始,一般在三月左右结束,因为此时正是一年起始,百姓有较多空闲时间,故此时正是集市买卖的最佳时期。宋人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一书中有详细的记载:“蜀有蚕市,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因是货蚕农之具,及花木果药作物。”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蚕市上交易的商品货物除蚕农之具外,还有花木果药之类的作物,可见蚕市交易货物并不仅限于蚕农之具,其交易的种类很广,而且整个市场亦是繁荣。此外,一些诗歌中也记有大慈寺前蚕市的情况,譬如北宋田况就曾写了两首诗歌来记述大慈寺前的蚕市,深刻地描绘了大慈寺前蚕市热闹的情景,从诗中可知当时成都商业的发达,而大慈寺已与士庶的生活密切相连。
市场作用是唐宋时期大慈寺所发挥的一项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大慈寺成为了唐宋时期成都最大的市场之一,同时也是成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因而,各类人群聚集于此不足为奇,他们的到来,使大慈寺成为了一个信息汇聚的大基地,为当时人们知识文化和信息的交流、传播提供了便利。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唐宋时期,成都经济的繁荣,“扬一益二”的说法也是实至名归。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大慈寺除了单纯地作为供成都士庶参拜、信仰的佛教之地外,更多的是在发挥其社会救助、游乐、市场等的社会作用。大慈寺俨然已与成都士庶的生活密切相连,渗透到成都士庶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 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
[3]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重庆出版社,1984年。
[4] 黄休复:《茅亭客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5] 王卫明:《大圣慈寺画史丛考一唐、五代、宋时期西蜀佛教美术发展探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6] 段玉明:《寺庙与城市关系论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2)。
[7] 段玉明:《唐宋大慈寺与成都社会》,佛教研究,2009年(2)。
[8] 冯修齐:《成都大慈寺年表》,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三辑.
作者简介:何丹(1991-),女,汉族,四川简阳,硕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yshxlw/lw42588.html上一论文:简析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