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孔子社会规范思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936 浏览:106396
论文导读:逐渐膨胀,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剥削,以及对战争的主张迫使人们取下了那层温情脉脉的“礼”与“德”的面纱。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却得到了广泛的自由,可以畅所欲言,为使社会恢复安定走向繁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

一、孔子社会规范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这个动荡的变革时代,目睹了“世风

【摘 要】孔子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转型时期,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在土崩瓦解。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提出了相应的社会规范思想。
【关键词】孔子;社会规范
文章编号:1673-0380(2014)02 -0168-01
春秋时代众多的氏族国家不断被吞并和消灭,许许多多氏族、贵族保不住传统的世袭地位,或变得不断贫穷潦倒,身份地位在不断下降。部分氏族、贵族则抛弃陈规,以土地私有和经营商业为基础,成为新兴阶级并迅速富裕壮大;经济上的强大实力使得他们在政治上要求夺权,在军事上要求兼并和侵吞,终于造成原来沿袭氏族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随着统治和规范的制度不断瓦解,人们的私心杂念和争强好胜的逐渐膨胀,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剥削,以及对战争的主张迫使人们取下了那层温情脉脉的“礼”与“德”的面纱。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却得到了广泛的自由,可以畅所欲言,为使社会恢复安定走向繁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

一、孔子社会规范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动荡的变革时代,目睹了“世风不古,人心日下”的社会风气,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维护‘礼’的统治秩序,反对‘政’、‘刑’;在经济上,主张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免破坏原有的氏族制度和统治体系也就是他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反对因追求财富和个人利益而损害君臣父子的既定秩序和氏族贵族的人格尊严,强调社会和谐,反对战争和社会冲突,因此孔子带领弟子东奔西走,周游列国,想要恢复周礼,重视“礼治”与秩序,主张“克己复礼”,以仁爱充满人心,用来建构社会政治关系,使人们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夏、商、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在宣扬神权社会的同时,还极为推崇和重视人的个人修养和人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行为规范。关于个人修养则强调一个“德”字,而要重视和推广“德”,则必须用“礼”来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孔子所说的“礼”,不仅是一种政治原则,一种包含典章、制度、规矩等的礼仪,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规范。孔夫子目睹了当时社会各种制度的崩坏,认为“天下无道”,通过回顾夏、商、西周的历史发展,而常怀想“天下有道”之时。而要想恢复和维护“周礼”,就必须为各阶层的人“正名分”,也就是各在其位,各尽其责,明确各自的社会分工,和明确社会规定的各自所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名分已定,人虽鄙而不争,一个人凭借其出生时所获得的身份、地位及其名望来决定他一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不用去再起争执的。周代确定了以身份为继替标准的原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了宗法制,而礼乐制度的制定则是在宗法制度之中调解各种内部关系,维护封建贵族特权的行为规范。换句话说,也就是西周统治阶级的礼乐制度和社会规范思想是在宗法制的思想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仁”是孔子社会规范思想的核心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和“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孔子所要求的“克己”是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一种把“礼”的制度和规范等通过个人修养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的过程。“仁”则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在抽象的“仁”的概念下,孔子还提出低一层次的道德规范“忠恕”,还可详细解释为“恭、宽、信、敏、惠”。孔子通过“仁”把行动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精神进行提升和完善。
孔子要求恢复周礼,是为了寻求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而周礼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所以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周礼的相关规范制度把每一个个体的人都纳入并统摄于这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内,使他们受其引领、指导、熏陶,并最终形成一种有上有下、尊卑森严、各有其位、各司其责的社会秩序,以便达成一种和谐有序的有机社会。孔子把制度化的事物经过“克己复礼”而成为人们自觉自愿去追寻和坚持的思想精神,这和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文化自觉”有些微相似之处,他们都主张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使规范与个人修养及内在的心理需求融为一体。
“仁者爱人”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时应该彼此相爱。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同情,谁能够做到这些,就是做到了“仁”。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重人道的政治哲学的核心,孔子并不是要用政治的各种制度或规范来约束社会关系,而是要用来建构政治关系,即在于人的政治教化方面,从而使“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实质达到和谐的统一。
“克己复礼”与“爱人”都是属于道德的领域范畴,只不过“克己复礼”强调的是修身,是人的内在方面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而“爱人”则是外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道德原则和法则。修身与“爱人”的关系是:修身是“爱人”的基础和前提,是必要条件,只有修身才能“爱人”,而“爱人”则是修身的必定结果。这种修身、“爱人”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自觉性就是人的本质,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

三、孔子社会规范思想的当代价值

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混乱局势,孔子提出“礼治”、“正名”和“仁”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用以治理乱世,缓解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危机。“克己复礼”和“仁者爱人”“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让人于无形中逐步接受自己的身份,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且将自己的行为与自身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或规范有效地统一结合起来。”孔子的这一系列社会规范思想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或未来,其对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和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孔子有关“仁”的思想既有保守的一面,也有积极合理的一面,保守主要表现在他并没有完全突破周礼的旧有形式,认为只有“克己复礼”这种符合周礼所肯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够叫做“仁”。并且他还特别强调要贯彻实行宗法制,积极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原则,认为孝悌是“仁”之本。“爱人”则是它积极的一面,“爱人”表象了对于一般人民的重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论文导读:
亲”及人,由“爱有差等”而“泛爱众”。由“亲亲”而“仁民”,孔子以血缘关系的宗法制为基础,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建立一种既有严格等级秩序又具有某种博爱的人道主义关系。“博爱”或“泛爱众”作为弟子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作为最高理想,这一系列思想都顺应了当时奴隶解放的潮流和时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在当代社会,各种危机(信任危机、食品危机、信仰缺失的危机、科技危机、环保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逐渐丧失存在的作用,被自己所开发创造出来的事物所异化。人们的内在心理欲求和外在存活环境及社会都急需有所诉求和转变,在这个时候,难道孔子的社会规范思想就不能有助于人们“找寻到自己的根”?使人与人之间有所羁绊,让人寻到存活的真正作用?使人们重拾信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变得更加和谐吗?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建华.论孔子对政治本真的诉求[J].道德与文明,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