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12 浏览:21570
论文导读:备在平时不需要大量装备部队,但战时可能需要突然增加用量。比如,在研制、生产平板拖车时,如果仅从民用角度考虑,拖用物资通常使用30吨拖车即可,但从军事用途考虑,战时需要50吨以上大型平板拖车运送坦克等重装备,而部队在平时又不必大量装备这种大型拖车。这就需要国家和军队拨专款资助企业,令其发展50吨以上大型平板拖车供民
【摘要】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对装备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是解决理由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军民通用装备 社会化保障 作用
军民通用装备(以下简称通用装备)是指那些既可供地方建设所用,又可供军队使用的器材、装具等的统称。目前,它主要包括运输设备,诸如运输车、平板拖车、船舶、飞机等;工程机械设备,诸如挖掘机、重型推土机等;通讯设备,诸如卫星遥感设备、光纤通信设备、电子对抗设备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医疗设备、气象设备等。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就是要在通用装备的设计、生产、保障、维护等各个环节上实现寓军于民,军地一体,,平战结合。

一、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重要作用

1、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是快速生成保障力、提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突发性、高技术、高消耗、高强度等特点,这就使得装备保障面对着保障内容多、范围广、数量大、时效性强、使用强度高、战损率高、技术难度高、战中补充困难等理由。考虑到经济和效益的理由,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平时保持庞大的高技术作战装备及保障力量,而一旦战争爆发,又需要大量的装备及保障力量迅速投入战场,这就出现了平时有限储备与战时大量、迅速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丰富的社会资源——大量的军民通用装备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军民通用装备,一可减少装备储存,有利于加速周转,避开积压浪费,提高保障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二可利用通用装备实现就近就便、快速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高效的优质保障;三可使通用装备平时就近就便、专业化保障与战时的应急支援、综合保障结合起来,有利于快速生成保障力和提升战斗力。
2、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装备保障的重要措施。军队装备在建设过程中曾存在两个矛盾:一是信息化条件下,装备研制、生产经费需求不断增长与军队装备经费相对不足的矛盾;二是信息化战争对装备科技含量的要求与军队封闭式的“全而不精”的装备保障相矛盾。解决这两个矛盾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路子,实现军地协调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装备保障经费的利用效益,以有限的经费换取更大的保障力。和平时期,军队装备保障面向社会,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保障费用,而且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国防生产能力,提高军队装备社会化保障水平,为战时民力动员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军地竞争,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有利于提高保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增强战斗力。
3、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是世界各国装备保障的一个发展方向。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装备保障存在的矛盾客观上决定了要想有效利用经费,缩小保障摊子,增强快反能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地方力量。现代战争实践也已证明,单凭军队保障装备很难赢得战争,装备保障必须要依靠社会科技力量和资源,走精兵之路。通用装备的制造技术、基本结构、使用性能、维修需求等具有相同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军队通用装备的保障、维护、专业培训等方面,适宜于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实施社会化保障。因此,通用装备既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民用生产工具、设备,又可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为军事目的服务。所以,世界各国都把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就连美英等西方国家也毫不例外。以美军为例,在海湾战争中,美军80%的后勤技术保障人员是征召的地方技术人员;34家地方航空公司提供了各种飞机115架,运送货物和人员占美军全部空运货物的22%和空运人员的69%。

二、构建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模式

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是一项跨越军队与地方两大领域,涉及面宽,政策性强,组织实施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有利于履行军事职能,有利于提高保障能力,兼顾军地双方经济效益的原则,确立规范适用的保障模式。
1、委托式保障。部队对所需通用装备(或维护人才)提出要求,将装备的研制、生产(或人才的培养)委托给社会同类机构承担,军队只负责使用并支付相应劳务费用。这种保障模式主要适用于:和平时期为维护部队的正常运转所需通用装备的保障。例如,平时对部队所需的运输车辆、工程机械的采购和维护。采用这种保障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民企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入到部队中来;另一方面部队将这些通用装备的研制、生产交给地方企业,大大减轻了自身负担,部队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放到专用装备的研制生产上。至于装备的维护也是如此,美军也认为,军队中许多行业具有军地通用性,“没有必要花大笔钱招募、训练士兵做老百姓也能做的工作”。
2、储备式保障。通用装备并不意味着军民的需求就完全相同,储备式保障就是由国家和军队投入一定经费,把军队需要的技术性能要求加入到民用产品中去,储备大量能满足军事需要的通用装备,以便战时迅速征用,快速装备部队。这种保障模式主要适用于:对军民要求有所不同的通用装备。这种装备在平时不需要大量装备部队,但战时可能需要突然增加用量。比如,在研制、生产平板拖车时,如果仅从民用角度考虑,拖用物资通常使用30吨拖车即可,但从军事用途考虑,战时需要50吨以上大型平板拖车运送坦克等重装备,而部队在平时又不必大量装备这种大型拖车。这就需要国家和军队拨专款资助企业,令其发展50吨以上大型平板拖车供民间使用。一旦战时需要,可以迅速从民间征用。这种保障模式,看似给国家和军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投入,实事上却是一种“以芝麻换西瓜”的做法,它能确保战时迅速满足部队需要,快速生成战斗力。在英阿马岛战争中,当接到动员命令后,正载着940名学生航行在地中海的1.7万吨级的“乌干达号”立即开到就近的意大利港口,让学生上岸,随即驶向直布罗陀,3天后就改装为医疗设施齐全、设有1000张床位的医院船。如果没有这种技术性能的储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由客轮向医院船的转换几乎是不可能的。
3、协约式保障。部队依据需求,通过动员部门与地方拥有通用装备(或各种专业维护人才)的使用单位或个体签订协论文导读:动员部门主要负责对地方通用装备的研制能力、生产能力、储存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按部队提出的需求合理计划保障。有了法规制度和组织机构后,依据平时保障运转情况及战时需求不断完善通用装备保障的实施程序,使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步入固定“轨道”,把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计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落到实处
约,平时适量参与训练,战时迅速收编部队的保障模式。这种保障模式主要适用于:地方平时大量拥有某种通用装备,部队战时大量需要这种通用装备并可直接征用的保障。协约保障要遵循就近就便、集中高效的原则,签订协约的对象最好是部队附近的、装备相对集中的单位。比如运输装备保障,签订协约的对象最好选在运输公司、客运公司、附近的汽车制造厂等。协约保障在确保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减少军费的投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另一方面又可实现装备的快速保障,迅速生成战斗力。以英军为例,英国规定国营企业的交通工具可全部征用,与私营运输业签订有《战时征用合同》,与船上海员也签有合同期内必须履行“前住任何地区服务”的契约,在重大演习或战争爆发时,军队可以迅速征集这些通用装备,实施快速保障。4、应急式保障。在部队应急需要情况下,依据法律法规,临时对地方企业下达研制、生产任务或利用地方装备的保障模式。它是对协约式保障模式的补充,主要适用于:在没有协约保障的情况下,部队又应急需要某种装备的情形。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给作战行动提供准确的气象保障,除动用“诺阿”国防气象侦察卫星外还动用了部分民用气象侦察卫星来搜集海湾地区战场气象情况。为弥补军用侦察卫星不足,美军紧急租用了两颗“伊科诺斯”商业遥感卫星,加强对伊拉克战场的侦察。应急式保障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充分调动民用科技、装备为军队提供保障,迅速提升部队战斗力。

三、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应把握的几个理由

1、健全法规制度,实施依法保障。法规制度是顺利实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施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重要条件。为了提高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可靠性,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制度,依法进行保障。美军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来保证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法》、《国防生产法》、《军事储备法》、《商船法》等等,并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不断进行修订或增补。我国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已制定了多部法规制度,但还很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国防动员法》都未出台。200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军区联合印发《河北省军民通用装备动员暂行办法》,虽然它只是一个地方性法规,但却为保证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提供了法制依据。国家今后应在加快《国防动员法》立法进程的同时,研究制定与《国防动员法》相配套的通用装备保障法规,如:《军民通用装备物资征用条例》、《军民通用设施征用条例》、《军民通用科技人员参战支前条例》等。通过法规制度明确责权范围,为实施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提供法律依据。
2、完善机构程序,实施规范保障。以部队装备部门和各级国防动员部门为主体,建立起组织完善、指挥灵便、分级负责、关系顺畅、运转高效的保障机构是实施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重要条件。部队装备部门主要负责提出所需通用装备的数量、质量、性能等要求;国防动员部门主要负责对地方通用装备的研制能力、生产能力、储存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按部队提出的需求合理计划保障。有了法规制度和组织机构后,依据平时保障运转情况及战时需求不断完善通用装备保障的实施程序,使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步入固定“轨道”,把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计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落到实处,进行规范化保障,确保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运转正常、效果良好。
3、搞好调查研究,实施前瞻保障。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突发性强,对装备保障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只有平时提前准备,实施前瞻性保障,战时才能快速完成对通用装备的征用工作,赢得战场主动。实施前瞻性保障,必须要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一是做好军事装备需求的调查研究。依据部队的作战任务和装备编制,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预测部队所需通用装备的种类和数量。只有经过科学预测,准确掌握装备的动员需求,并结合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制定出既满足战时或其他紧急状态下装备需要,又符合装备动员潜力客观实际的军事装备动员计划;二是做好通用装备潜力调查研究。国防动员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对本区域内的装备潜力进行调查,尤其要对可征用装备的种类、型号、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将调查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归档,并建立起数据库。同时,还要针对装备潜力动态性强的特点,注重搞好,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装备潜力数据的准确性。
4、加强科学训练,实施快速保障。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战时需要实施快速保障。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有科学的保障计划。保障计划是实施快速保障的重要依据。制定保障计划一方面要力求准确,确保计划的内容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留有一定弹性,以提高计划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二是要针对计划进行训练和演练。装备保障计划制定之后,对于其可行性必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检验。一旦发现理由和不足,及时改善和完善保障计划。部队要结合作战任务,适时组织训练和演练,是检验保障计划科学性的一个主要手段。通过训练和演练,还可使各级各类人员熟悉自己的职责、工作程序和策略,确保战时实施快速保障。
【参考文献】
[1] 余高达、赵潞生:军事装备学[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2] 吴新平:日军装备保障民间力量的运用[J].通用装备保障,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