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经贸英语中隐喻翻译剖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40 浏览:15427
论文导读:wmarket.我们的产品已打入了一个新的市场。二、经贸英语中隐喻的翻译策略经贸文体不同于文学作品,这类文章严谨周密,行文简练。文中隐喻的使用是为了能够更生动、形象、浅显地传达经济信息。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信息的清晰性、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语言与文化两个符号系统的相互作用。翻译时不但要
摘 要: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容器隐喻在经贸领域里被广泛应用。对隐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理论,翻译经贸文本。针对经贸文本的文体特征,根据译文读者对其文化内涵的熟悉程度,译者可分别采取直译、意译、换译及直译加注等翻译策略。
关键词:隐喻;经贸;翻译
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机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但隐喻一直被看作仅仅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20世纪30 年代,理查斯的《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才第一次将隐喻视为语义现象,放到了句子层次考察。1980 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研究专著《我们赖以存活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词语之间的互相替换的研究思路,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也是我们赖以进行思想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而在论述专门知识的文本中,似乎就不容许隐喻这种夸饰语言的出现。这种看法,究其根源,是因为把隐喻仅仅视为一种修辞策略。既然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在经济贸易这一相对抽象、专业的领域中,人们就应该会利用相对熟悉、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去理解抽象的经贸现象和理论。事实上,和科技文献一样,经贸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本文旨在论述经贸隐喻的认知功能、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一、经贸英语中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被称作目标域(target domain) ,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 source domain) 。隐喻作用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例如,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一书中,就用“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 来比喻经济学中市场的支配作用,后来又引申为经济现象背后操纵经济变化的规律。这里的手是源领域,支配作用或规律就是目标域。两者间的相似性在于其操纵的功能。
经贸英语中所存在的大量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容器隐喻。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 空间隐喻。所谓空间隐喻,即用诸如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根据good is up ; bad is down 这一隐喻概念,经济中的发展或不景气常用“上”“下”来表示。例如 US wood exports hit new highs. 美国木材出口创新纪录。(二) 结构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把用一个已被高度结构化、清晰描绘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的隐喻称作结构隐喻。例如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金钱是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概念,其中蕴含了a limited resource (一种有限的资源), 而a limited resource 又蕴含了a valuable commodity (一种有价值的商品) 。用金钱去比喻时间就形象地说明了时间的有限性和珍贵性。再比如在经济学中,我们还常说“Talents is a resource”(人才就是资源)。(三) 实体隐喻。与结构隐喻的以概念喻指概念不同,实体隐喻是把行为、思想和感情等抽象的事物看作实体或物质的隐喻。这类隐喻有助于我们对抽象的经济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例如,经贸英语中经常把不断变化的某种事物比作流水,如liquid asset and frozen asset (流动资本和冻结资本),floating exchange rate(浮动汇率)。(四) 容器隐喻和实体隐喻同属于本体隐喻的是容器隐喻,即赋予某种事物以边界,视其为容器,因此可以量化。利用容器隐喻来描述经济现象的隐喻有很多, 如概念隐喻“市场是容器” (market is a container) ;Our products he broken into a new market. 我们的产品已打入了一个新的市场。

二、经贸英语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经贸文体不同于文学作品,这类文章严谨周密,行文简练。文中隐喻的使用是为了能够更生动、形象、浅显地传达经济信息。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信息的清晰性、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语言与文化两个符号系统的相互作用。翻译时不但要注意词或句子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发掘这些词或句子在一定社会语境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具体到隐喻,我们就要根据译文读者对其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分别予以处理。经贸英语中隐喻翻译的处理策略可以归纳如下:(一) 直译法。经贸英语中隐喻的最佳翻译策略当属直译法。所有的隐喻即“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战国. 惠施) 。因此,如果按字面翻译,又能准确传达信息,当然是最好的策略。而且,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大量新词、术语及隐喻语的引入,人们对一些直译隐喻已耳熟能详,这就使直译成为了可能。例如: During the bull market in property , with price rising fast , auctions became increasingly popular. 在房地产市场牛市期间,飞快上涨,拍卖日益流行。在英语中, “bull”喻指力量、信心、攻击性, “bull market”指行情上涨的良好市况。现在我们已经普遍接受牛市、熊市的说法。(二) 意译法。如前所述,经贸文体翻译的第一要则是清晰、准确。由于社会、文化、历史和认知环境等的不同,在译文读者无法理解隐喻涵义时,就只能译出其喻义。例如: What foreign businesen find encouraging is that ideology is no longer in the driver’s seat. 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理由不再左右一切了。 “in the论文导读:“teethingpains”指的是那些不太严重,却又让人头痛的理由,是改革初期所必定经历的。而按中文的习惯,我们往往用“阵痛”来形容,故可译为阵痛。(四)直译加注释法。对于那些译文读者较陌生,而又属经贸领域专业术语类的隐喻,通常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例如:Thissystembecameknownasthesnakesincethesecurrencie
driver’s seat”, 若按字面意思直译为“坐在司机的位置”,必定贻笑大方。因为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制约方向,故可意译为“左右一切”。 (三) 换喻法。当英文隐喻所内涵的意思与中文的另一隐喻相对应时,转换隐喻译法则是最好的折中办法,因为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不减原文语言的生动性。例如: True enough , but teething pains are natural. (New York Times , Mar. 21 ,19经贸英语中隐喻的翻译剖析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94) 非常正确,但阵痛是自然的。 “teething pains”指的是那些不太严重,却又让人头痛的理由,是改革初期所必定经历的。而按中文的习惯,我们往往用“阵痛”来形容,故可译为阵痛。 (四) 直译加注释法。对于那些译文读者较陌生,而又属经贸领域专业术语类的隐喻,通常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例如: This system became known as the snake since these currencies move up and down together against currencies outside the snake. 由于这些货币对成员国以外的货币实行汇率联合浮动,就被称为蛇行货币体系,即把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浮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像蛇在管道内蜿蜒蠕动一样。“蛇形浮动”对于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人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对普通的读者而言可能就难以理解了。所以遇到经贸英语中隐喻的翻译,除了要正确理解其内涵以外,还需考虑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在综合把握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译法。
三、结论
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大量地存在于经济贸易语言中是应该的,也是必定的。无论是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还是容器隐喻都是通过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领域去把握一个相对抽象、陌生的领域。经贸英语中相关隐喻的研究对我们把握经济学理论以及正确翻译经济学文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Peter Newmark 认为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是陈述事实与理论,最重要的是信息。因此译者必须以信息传递的正确性与清晰性为第一要旨,全面理解隐喻的文化内涵,并根据译文读者对该领域中隐喻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灵活采用直译、意译、换译及直译加注释等多种策略。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pproach to Translation[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冯祥春. 大学经贸英语[M] .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
[4]孙庆舒. 英语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与文化的关系[J ] . 山东外语教学,2009 .
作者简介:张晶(1990-10)女,汉族,山西忻州河曲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