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一些实践和体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76 浏览:10396
论文导读:
摘 要: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理论在教学上的具体应用,是目标教学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它的目的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阐述了在教学中进行的分层教学实践,并谈了一些分层教学体会,认为在数学的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初中生在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方面差别比较大。我个人在初中数学的多年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进行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一些我的实践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学生分层

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再根据这两方面的不同制作学生能力阶梯“金字塔”:四层:数学基础知识水平高,思维能力也高;三层:数学基础知识水平中等,思维能力中等;二层:数学基础知识水平中等偏下,思维能力一般,或者是思维能力较好,但基础知识水平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层: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差,思维能力较差或是中等偏下。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有针对性即可,无需跟学生讲明,徒增顶层学生的优越感和底层学生的自卑感。

二、教学目标和策略分层

学生分层完毕之后,就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四层的学生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他们基础扎实,是尖子的部位。对于这一类的学生要提高要求,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该添加一些数学课外阅读或是相关的资料,鼓励他们自学、扩展视野。对于三层学生,要注重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多问、多想、多学,从而向顶层过度。二层学生要注重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多辅导、多鼓励、多赞扬,在收获中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向三层转化。底层的学生,因为基础和思维能力比较差,学习效果和成绩提升不明显,需要更多的辅导,更多的提问,来提高他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们的作业质量和课堂精神状态;存在自卑甚至与自暴自弃的学习状态,需要更多的耐心,转变他们的学习心态,努力向二层进攻。

三、教学分层

如,初二几何教学中的《梯形中位线定理》,分层教学如下:
师:同学们,在讲课之前,咱们先回顾一下之前学到的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哪位学生能说一下呢?(引导和鼓励一二层的学生作答)
师:那么大家觉得梯形的中位线会有类似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里这样的性质吗?
生: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梯形两底之和的一半。
师:(我将学生得出的结论写在了黑板上)那么,现在就这个结论,大家帮老师画出图,写出已知和求证怎么样?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一二层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理由和疑惑,由三层的学生回答,再由教师引导,对已知求证进行纠正和完善。
板书:
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EF
师:那么现在大家就各显神通,证明一下这道题。(证明中,要求四层的学生用多于一种的策略来证明,让三层的学生写出一种策略,也可尝试想想其他的策略,让一二层的学生尽量写出一种证法,或者是证明过程的一部分)
师:(在学生的深思过程中,先稍微引导一下,让思维较为迷茫,找不到突破口的学生,确定深思的方向和策略)大家考虑一下,能不能应用咱们学过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辅助证明呢?(若还有很多学生无法写出证明,就再作引导)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把梯形的中位线转化成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呢?
板书:如图
师:我们可以做一条这样的辅助线,如果我过A,F做了一条射线,它与BC的延长线交与,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CGF。(这时,三层的学生都能证明出来,但是一二层的学生仍有大部分不能证明)
这次,就要对一二层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我问:看图,点F是DC的中点,大家能不能证明EF是△ABG的中位线?
学生答:只要证明F点是AG的中点就行。
我再问:那要轩昂证明AF=FG,要先证明什么呢?
学生答:证明△ADF≌△GCF。
我再问:那你们觉得证明它们两个全等,条件充足了吗?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启发一二层的学生,直到他们完成证明。然后让一位三层的学生上黑板作答,让三四层的学生找错误进行纠正,让一二层的学生观察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提问,由其他学生作答。最后,为了让一二层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我再一次的讲解证明的思路和过程。课后,检查三四层的学生对于命题的其他证明策略,加以评价和纠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策略主要照顾学生大众,却没有针对个别,没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就能弥补了这一缺陷,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成伟.关于初中教学分层教学的深思[J],数学教学学报,2009(4).
[2]杨鹤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2).
[3]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靳玉乐.因材施教的深入深思[J].东方艺术,2004(09).
[5]李丽洁.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第一中学)
编辑 鲁翠红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yjxlw/lw14741.html上一论文:试论思政课实践教学“乡土化”路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