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并轨理由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630 浏览:120867
论文导读:是计算单位的完整财务状况,为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而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事业单位的基建经费和一般经费要采用分账管理的方式,所以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都有各自单独建账和核算体系。这样的账目管理方式,使得单位的各项经费被割裂开来,不仅不能直接清晰地反映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而且不利于经费的统一管理,更不用说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中存在的理由和缺陷已经显露出来。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了将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进行并轨,探讨了这种措施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期望完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
[关键词]:基建会计 经费会计 并轨 理由
: A
在我国,长期以来,基建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一直处于分离状态,一些自筹基建资金部分不在基建会计账户中体现,造成基建会计无法准确全面反映固定资产的具体形式。另外,这种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相分离的经济关系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转变,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驱动力,我们必须逐步实现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并轨核算。

一、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并轨核算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防范债务风险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基建计划的一些周边项目如更新改造项目、附属项目、第二项目等等,其资金来源也在发生着转变,这些项目的资金从原来单一的财政拨款形式逐渐转化为多方面的资金筹集方式,比较常见的有赞助资金、上级拨款、管理经费和借入款项等等。对于这些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目前事业单位还没有统一正规的核算标准与要求,这便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账户与基建账户的分离,事业单位账户对于支出的费用会直接列出,不能准确而完整的反应新增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相关的基建项目在形成其固定资产之后,便顺理成章的脱离了会计监督的范围,这便是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理由。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中,基建资金与事业单位的资金实行两头挂账,这便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就会利用这个漏洞对资金进行套取、转移或者挪用,相关部门很难发现。或者发现之时已经形成事实,对资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对项目的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并轨核算是防止资金和资产流失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措施。

二、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的缺陷

1、会计制度标准不一

长期以来,中国的事业单位中存在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两种制度。基建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而经费会计核算却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准。另外,为了更好地核算除财政的拨入经费之外,单位资金的流转状况,两种制度都设置了相关的“结转自筹基建”项目。两个不同的核算标准标准,既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也增加了财务核算出现差错的概率。

2、分账管理,不利于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众所周知,会计的作用就是计算单位的完整财务状况,为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而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事业单位的基建经费和一般经费要采用分账管理的方式,所以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都有各自单独建账和核算体系。这样的账目管理方式,使得单位的各项经费被割裂开来,不仅不能直接清晰地反映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而且不利于经费的统一管理,更不用说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3、分账核算导致单位资金流向不明

目前,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采用的是分账核算的体系。通常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财政的专项拨款,另一个是单位自己筹集的资金。其中财政专项拨款由基建会计单独进行核算,而单位自筹资金核算,要由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两者同时参与。这样就可能造成核算差错,使一些资金的流向不明;同时也出现了同一项目重复核算的现象,浪费了会计资源,给单位资产和负债的分析带来麻烦。

4、基建会计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建会计制度在实际运转中效果不佳。比如当基建工程竣工时,经常会出现基建财务报表无法及时上报单位财务部门,拖延了单位的正常核算。另外还出现了投资支出挂账的行为,导致账目与实际支出偏差较大,报账混乱。
面对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中的种种理由,我们需要采用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方式,来统一事业单位会计标准,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

三、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的并轨

1、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可行性

(1)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预算单位。同时在其二十二条和四十四条中,分别规定了会计报表的内容和作用。具体来说,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应该要包含单位资产负债表、基建投资表、收支状况表及其说明书、报表图注等内容,同时要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收支结果。这样的要求就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制度基础。
(2)目前,政府在支出经济中增加了“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同时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也逐渐实行统一管理的方式,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政策基础。
(3)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在一定能够程度上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策略。
(4)当前,会计电算化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它能够整合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信息,将其汇入一套会计账簿中,方便企业的财务核算,也能够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提供技术基础。

2、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具体操作

了解了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可行性后,就要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这种方式,进行财务核算的操作。
(1)在基建会计中,有一项“基本建设拨款”科目,而在经费会计中也有一项“拨入专款”科目,这两个项目核算的对象都是“拨款”,所以可以将“基本建设拨款”纳入到“拨入专款”中,进行核算,这样既能够提高核算效率,也避开了重复核算现象的出现。
(2)在经费会计的“事业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中,可以增加基建会计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之后对资金性质、预算的来源等进行核算,之后依据竣工结算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减轻账目混乱的状况。
(3)基建会计中所包含的预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保证金、借款等科目,可以并入事业单位会计中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中、“其他预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中,待确认后,将工程款转入“基本建设支出”论文导读:
科目中即可。
(4)可以在经济会计“事业结余”科目中增加“基建结余”。在每年的年末,就可以将“拨入专款”的贷方余额,转到“基建结余”的借方;把“基本假设支出”的借方余额,转到“基建结余”的贷方,这样就能够实现竣工基建项目中资金余额的完整核算。
(5)在经费会计“拨入经费”中增加“拨入基建经费”。在年末时,将已完工的余额转到“基建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并轨理由的深思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结余”的借方。另外还可以将“结转自筹基建”修改为“基建支出”,用于核算完工基建项目的全部支出。
3当前经济结构的要求
2013年,我国经济进入了重要的转型阶段,进行经济改革势在必行,率先在上海建立上海自贸区为经济改革拉开大幕。而且,在当下这个效率优先,效益优先的经济背景之下,只要是适应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腾飞的举措,都应该不折不扣的下大力气进行改革。当前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相分离的经济形势是不合时宜的生产关系,由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可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时,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所以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并轨核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阶段。
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能够显著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效率,避开两种制度分立时的种种理由,对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和资金的正常运转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魏会丽.关于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理由的若干深思与研究[J].商业文化.2012;9
[2]朱瑛,吴珊珊.浅析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思路[J].现代商业.2011;35
[3]刘晓霞.浅谈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