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结核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调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78 浏览:107786
论文导读:
[摘要] 目的 调查结核病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探讨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式。 策略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患者147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患者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的9个因子进行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存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支持、环境、情绪及独立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定,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分析。 结果 结核病患者得分较高的前三项因子分别是恐惧、焦虑和抑郁;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作用(P<0.05);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关键词] 结核病;不良心理;恐惧;焦虑;抑郁
[] B [结核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调查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71-02
结核病病程长,患者需长期服药,且患者易出现肺心病、咯血等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另外痰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还具有感染性,增加了经济负担等,更增加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1]。本研究对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47例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且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患者147例,其中男86例,女61例。年龄16~71岁,平均(43.2±19.7)岁。肺结核患者76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肠结核5例,骨结9核,淋巴结核7例。

1.2 策略

对147例结核患者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且愿意接受相关的心理咨询,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2]对患者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的9个因子进行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存活质量简表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支持、环境、情绪及独立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定,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与分析。本调查发放调查表147份,收回完整资料147份。

1.3 评价指标

1.3.1 患者心理症状自评[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CL-90量表共分为9大项,90小项,9大项分别为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状态、恐惧、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这9个因子。总症状指数分数<0.5分,表明患者的自我感觉中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0.5≤总症状指数分数≤1.5,表明患者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不频繁;1.5≤总症状指数分数≤2.5,表明患者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2.5≤总症状指数分数≤3.5,表明患者感觉有症状,程度为中到严重;总症状指数分数≥3.5分,表明被试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90小项中“阳性”为被试在项目中感到“有症状”“阴性”为被试感觉“无症状”。
1.3.2 生活质量评估[3]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存活质量简表对肺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心
理、生理、社会支持、环境、情绪及独立程度等方面的评估。以百分制为标准,评估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策略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调查显示,SCL-90得分较高的前三项因子分别是恐惧、焦虑和抑郁,见表1。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作用(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支持、环境、情绪及独立程度等方面,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2。
3 讨论
我国是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农牧地区,卫生条件较差,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一旦出现结核病情,患者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4]。这方面的负性情绪可加重病情或使病情出现反复,患者心理、生理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5]。
本研究SCL-90得分较高的前三项因子分别是恐惧、焦虑和抑郁,分析可能由于患者对结核病知识以及自己的病情不够了解,长期的患病过程、病情的反复和长期的服药过程等给患者在生理和经济等方面造成压力,从而引起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向患者宣传结核病知识,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与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支持、环境、情绪及独立程度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说明对结核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实施及时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的不良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有研究显示[6-7],保持良好的病区环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和饮食指导,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供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8]。
综上所述,结核病患者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的不良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美玲.35例肺结核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分析及护理策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3):91.
[2] 朱军红,王瑛,钟宝亮.世界卫生组织存活质量量表简表中文版在维持治疗门诊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验证[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1):58-61.
[3] 张秀芬.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352.
[4] 蔡静,汪求真,韩秀霞,等.肺结核患者就诊临床表现及变化特点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制约杂志,2012,16(5):417-420.
[5] 侯慧丽.心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7):132.
[6] 张晓慧.护理干预对改善传染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64.
[7] 王炤.督导管理中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13-414.
[8] 沈惠兰,林少琼,罗玮.抗结核药物过敏反应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2,12(5):103-105.
(收稿日期:2013-07-25)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xxlxlw/lw8626.html上一论文:探索《心理与行为》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