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原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95 浏览:10237
论文导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定义已发展为囊括躯体及心理两个方面的无缺损状态,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具有深刻的作用。因此,本文从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入手,从身体衰老、社会角色转变、生活变故及个人性格,这几方面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倡议。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理由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疾病或损伤的缺如状态”。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更多的关注身心的健康。而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进步副产品,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定性,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4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31%,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欧洲。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对他们的健康的关注变得尤为重要,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变得极为重要。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社会角色及生活状态的转变,必定会对心理产生影响,而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主体意识的边缘化,其心理特点也会发生变化。

1、情绪起伏

部分老年人常常情绪波动很大,变得多疑善感,有的会对周围的事物变化较为敏感,认为环境总对他不利,时刻充满攻击性;有的变得沉默寡言,对于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则固执己见,在生活或照料中稍有不如意就会生气,非常易怒。

2、智力退化

老年人的智力退化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部分的出现障碍,难以接受新鲜事物。部分老年人会不停的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忘记已做过的事,严重者还会出现时间及空间概念的错位,有的生活习惯会发生转变,有的则会发生性格的转变等。

3、悲观厌世

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及老年病,由于缺乏对于疾病的理性认识,当某种疾病发病时,会出现恐惧、焦虑的悲观心理,由于过度紧张引起心理上的消极状态,有时反而会使病情恶化,不利于身心健康。此外,当老年人退休后,突然失去了生活目标,会感到无所适从,加之与以往工作群体的脱离,造成了心理上的孤独感,感到自我价值的贬低,甚至否定自我价值,出现厌世的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4、拒绝无用

这一心理特征多出现在对于社会或家庭有着重大贡献的老人身上,他们习惯了处于决策地位,对于年老带来的种种转变,拒绝接受,依旧希望在生活或工作中发挥作用。部分则会表现出自尊心过强,希望人们都对他怀有敬意,会因为一些细微的照顾不周而生气,他们的脾气会变得暴躁,希望以此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二、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北京安定医院曾对北京10万人进行调查,60岁以上的8740老人中有458人患有各种精神疾患,占老年人总数的5.17%,上海对164名退休老年人的调查结果表明:时有抑郁感的老人约占40%。由此可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关注的需要极为迫切,而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身体衰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开始出现退化,器官功能的衰退及内分泌激素的减少,都会给老年人带来躯体上的不适感,使得许多老年人总是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忧,这样反而加重了其心理负担,造成长期的精神紧张和不安,研究表明,强烈和持久的不良情绪因素,会影响机体多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过长,这些生理功能障的进一步加重和发展,就可能出现病理性变化,成为身心疾病。除此之外,心理、情绪因素对肿瘤、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某医院调查了152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发现全部老人至少都有一种疾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这类疾病占老人所患疾病的2/3左右。而老人的疾病缠身又会加重其心理负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大量的资料证明,至少75%的躯体疾病(或疾病状态)对人的心理有直接的影响,能引起情感障碍症状,产生负性情绪,严重的甚至自暴自弃,失去存活意愿选择采取行为。

2、社会角色转变

我国的离退休制度使到了离退休年龄的干部、职工,都从各自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享受着“清闲”的日子。而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其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过去担任多个角色到退休后单一的一到两个角色。退休及年龄的增长则迫使老年人退出部分角色的扮演,使他们感到被边缘化,这都会给老人在心理上带来强烈的冲击。此外,老年人生活节奏的松散;人际交往圈的缩小;家庭经济收入的降低等。这些转变,使老年人,特别是刚退休的老年人会有很大的失落感,他们平时从社会中获得的一切满足感、自信感,都将减少或不复存在,这些都会带来生活上的不适应,加重老年人的失落,容易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不平衡,不若不能及时应对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障碍。

3、个人性格

人的性格决定了其处事方式及行为模式,特别是在应付突发事件或重大变故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行为方式及其个性特征、爱好、兴趣方面都发生很大的转变。但不同的老年人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等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满意度的不同体验。不同性格特征的老年人在面对同样的精神刺激或生活变故时,因适应能力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应激措施和行为反应,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过程或心理障碍。性格外向、社交能力强的老人肯定比性格内向、社交能力弱的老人更能适应退休后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在面对严重精神刺激时,内向、孤僻性格的老年人,他们总感到生活的周围似乎存在着某种威胁和危险无法解除,处事显得小心谨慎。而那些有进取心、性格坚强、善于发泄自己情绪的老年人,则能够沉着应付,善于宣泄内心的情感,从而保持心情的舒畅而减少了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正视自我,保持身心健康

1、适应新角色论文导读:


正确对待退休,将其看做是对自己奉献的肯定,而不是社会对自己的遗弃。重新建立生活习惯及生活目标,逐步适应退休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做到与时俱进,不要与社会脱节。放宽心,接受现在的自己,这是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2、培养良好心态

生活中时常会出现各种的矛盾、挫折和烦恼,对此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正确处理,时常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尽量减少消极情绪,为自己创造一个愉快的心境。常言道“知足者常乐”,与其与事事怄气,不如去心胸宽广的接受,锱铢必较不如得过且过,安心的享受老年生活带来的清净与安逸,修生养性,安享天伦之乐。

3、积极发挥余热

积极参加各项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继续参与一些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力所能及的工作。享受愉快而紧张的生活节奏而忘记衰老,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充实自己,继续发挥余热,而不是仅仅看到“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越活越年轻,重走青春路。
参考文献:
[1]威廉考克汉姆.医学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
[2]曲丽娟,齐波,胡月飞.老年人心理健康理由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13).
[3]雷茂林,杨华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分析及策略探讨[J].卫生软科学,200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