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择偶心理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29 浏览:153312
论文导读:
【摘 要】自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关于择偶的心理学研究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的研究,则从80年代才逐步开展起来,本文拟从择偶的心理学定义、理论模式和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择偶心理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择偶心理;理论模式;影响因素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关于择偶的心理学研究在西方呈现逐步发展的趋势,而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则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展开。在婚姻过程中,择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它是缔结婚姻、组建家庭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另一方面它对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此外,择偶是一种必要及其重要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它不仅是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的产物,而且它又会较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干扰。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思想的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现代人的择偶心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于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历经时代的变迁,不禁显现出了许多新的择偶标准、择偶行为和择偶观。国内外学者针对择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择偶的心理学定义、择偶的理论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择偶心理进行的研究。

二、择偶的心理学定义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心理学家们逐渐从探索个人出发开始关注择偶现象并对其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择偶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大多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Darwin(187l)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性别选择”是物种成员之间为了获取资源而赢得最终的繁殖成功,在男性与女性的行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适应性理由”,在各自不同的理由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的择偶偏好或择偶行为。Freud(1922)认为应重视先天的性意识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个体在择偶过程中其身心需要远大于社会需求。Edward(1969)认为择偶是一种交换行为,双方将交换各自的资源,以寻求最大的物质和精神回报。Trivers(1972)认为择偶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来源于一个人的情感、思想和文化。Winch(1985)将择偶定义为,是人类的心理需求、内在动机等各种需求的相互作用。Buss(1985)认为择偶是双方从生理特征、心理特点、认知方面构建起的类似的情感反应。Eshleman(1994)将择偶定义为,是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选择,如能力、品行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大多从不同方面对择偶进行了探讨,关注的择偶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探讨择偶的起源,有的侧重于研究择偶的目的、有的则侧重于描述一般择偶现象。

三、择偶的理论模式

(一)Freud的父母偶像理论

此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于1968年提出,他认为,由于人类有较强的伊谛普斯情结,长大后会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父亲、母亲相类似的人恋爱和结婚。他们在早期童年时代,因得到父母格外的照顾和疼爱,在潜意识下会依照父母的形象来寻找恋人,或因童年时期未能获得内心渴望的亲情与爱护,从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给予自己类似父母之爱的对象。该理论强调人的性本能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在择偶过程中其身心需要远大于社会需求。
弗洛伊德的理论大多从性的角度展开,这便引起了大多数学者的反对。对于此理论,反对者认为,父母偶像理论仅仅是理论家抽象思维的产物,它在现实中缺乏充分的证据(管雷,2004)。

(二)同类匹配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选择年龄、种族、籍贯、教育、信仰、价值观、角色认同相似的对象。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纽文康伯(T.M.Newcomb)关于人际关系不仅由彼此之间的交往决定,而且涉及对第三者或事物的态度的观点,情人或夫妻之间在各方面愈同质,则矛盾愈少。一般来说,老乡之间由于有共同的地域文化和相近的社会化过程而同质性较高,而同学之间由于受教育内容和水平的相近性而具有较多的同质性,同事之间由于有共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经历而具有较多的同质价值感,师生之间、师徒之间亦因为总是谈论着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和承袭着一种行业的话语习惯而具有“名师高谭飞徒”的美谈。在中国自古就胡“门当户对”之说或民俗文化,此理论将男女双方的同质性或相似性甚至延伸到双方的扩大家庭范围,即双方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阶层等条件相当(邱鸿钟,2008)。

(三)Winch的需求互补理论

此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Robert Winch于1976年提出,是与相似性相对立的一种理论。Winch(1985)认为,虽然择偶时考虑如年龄、种族、身高、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或先后的婚姻地位等诸多因素,但是当择偶表现为心理需求和个人动机时,它采取的是互补模式而非同一模式。Winch认为人们在择偶时主要考虑的是各种需求的相辅相成,如有支配欲的找较听话的;喜欢说话的找安静的;想受人侍候的的男性往往选择会侍候人的女性为偶等。但这个异类相吸的论断并未得到研究的广泛支持,从而显得证据有些不充分。(田芊,2012)。

(四)资源交换理论

该理论由Edward提出,他认为这些人择偶时倾向于选择自己长期匮乏,又很渴望得到的某种社会资源,如经济条件、社会关系,或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实惠利益或精神慰藉的人做伴侣(邱鸿钟,2008)。“资源交换理论”认为,在择偶中,如果某人的某一资源不足,而对方能够提供另一资源作为补偿,人们会因对方所能提供的资源而被其所吸引,如在包办婚姻中,劳动力、彩礼和新娘的是最常见的交换。容颜姣好也可以被用来交换诸如社会经济地位、爱和关心以及自我牺牲等其他资源;在国外,黑人男子则可以将他们的社会地位与具有种族优势的白人女子进行交换(徐安琪,2000)。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xxlxlw/lw45892.html上一论文:试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