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群体心理机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47 浏览:119521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从互联网的几个最显著的特点开始分析,讨论了在当今互联网影响下,对应的群体受众的心理机制以及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如何进行针对性引导社会舆论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环境;受众群体;心理机制;舆论
1007-0125(2014)09-0298-01
本文从网络环境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开始分析,提出了对应的、可利用的群体受众心理特点。

一、网络环境特点分析

(一)网络信息传递速度最快、范围最广。在网络发展非常发达的今天,我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迅速转变,信息的传播乘爆炸式增长,很多年之前,信息的传递方式还是以电话、信件为主。但是在今天,人们利用互联网优势,即使是收到自然灾害,人们仍然可以利用微博、即时通讯软件将受灾信息迅速传播出去,网络的便捷和快速已经取代了电视、广播以及电话等老式信息传播工具。
(二)网络环境中群众拥有自主话语权。人们在很多年之前,因为信息传播不方便,如果有人非常想将自己的信息传播出去,那么就需要话费不少的金钱来为自己打广告,比如发布到报纸或者杂志等纸媒上,或者话费大量资金到电视或者广播之上,但是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商业人士,他们发布这些消息都是为了将自己的产品发布出去,或者为自己的产品找销路,或者增加自己公司的知名度,一般人不可能随便将自己平时所见所闻随意发布到那些收费的平台上去。
如今在互联网的帮助之下,人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者利用别人的网站,将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即时发布出来,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浏览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关键字来搜索的,如果在发布信息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文章内容,那么信息被关注的可能性就越高。
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的话语权得到了解放,人们终于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心中所想随时发表出来,对于某些事件进行评论,谈论一下自己的想法,这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三)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令消息更加逼真。在消息发布形式上,互联网可以提供人们几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片、声音或者视频等等,因为如果只是一种形式的信息,网络上的人们在进行接受的时候往往会觉得非常枯燥,而如果将文字或者图片进行混排之后再进行发布,那么说服力更强,视觉效果更好,诸如这种综合形式的信息,要比单纯文字性说明或者单纯的图片展示要好很多。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逐渐成熟,如今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提供图文混排形式,还可以加入相应的声音来烘托气氛,如果发布信息的人能够将信息进行视频拍摄或者编辑,那么利用互联网平台同样可以将其发布出去,当然这种信息所需要的网络空间要大一些,但是在信息效果上要远远超过前面的组合方式。因为这样的信息更加逼真,更加有说服力。

二、网络环境下受众群体的心理机制

(一)互联网依赖心理。根据互联网的特点之一,人们在经常上网一段时间之后,便会逐渐认识到互联网的威力和作用范围,在互联网能够提供信息快速、范围传播的服务后,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逐渐在互联网使用层次上开始偏离,并根据年龄、职业、心理等方面产生分类。比如在青年时期,人们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娱乐;在中年时期,人们经常利用互联网作为推动自己事业前进的工具;在职业方面,办公室人们经常使用局域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模式等。
(二)追求平等心理。在追求平等方面,人们经常将互联网当作社会舆论平台来看待,因为在互联网上,人们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所以如果能够制造社会舆论,便可对政府进行施压,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是需要进行社会监督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互联网舆情。
在目前全国惩治的高压态势之下,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很多都是因为在互联网上被,之后便被查,几乎屡试不爽,可见互联网在维护群众权益方面效果很好。
(三)猎奇心理。因为在互联网中,人们可以搜索到很多种形式的信息,在数量以及外观、排列形式以及内容上都千奇百怪,人们为了满足好奇心理,经常搜索那些内容上令人振奋或者震惊、形式上变化多端的信息,这类信息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人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在这种心理驱动之下,加上网络中信息庞杂、可搜索性非常强,所以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猎奇就成为了可能,这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对全世界有更深的了解。
三、结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进步,同时也转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很多方面,人们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无论是娱乐还是生活,甚至是工作,互联网都已经成为了必需品,而人们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种类、范围以及数量都不同的心理机制,而这种心理机制又能够反作用于互联网,令信息的分类更加明显,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群体的心理机制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人们对信息的利用率更高。
参考文献:
[1]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杜俊飞.网络传播学概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许静.舆论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家嘉(1986-),女,辽宁抚顺人,渤海大学研究生。渤海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方向:传播学。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xxlxlw/lw39730.html上一论文:谈述由“艺术节”引发的心理现象及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