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援助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06 浏览:22218
论文导读: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援助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但关系到学生的人生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呈现的特点有心理适应能力较大、经济压力大、情绪困扰、学习和就业心理消极。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由的援助策略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关注多数学生的一般心理理由;在强化“奉献”的同时,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援助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但关系到学生的人生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在研究云南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基础上,探索出有别于传统策略的新途径,以期缓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状况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也是大学生由学校迈向社会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普遍不稳定,容易产生激烈的情绪变化,而且还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常常会产生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或不安的不良情绪。有些学生通过自身调节可以战胜这些不良情绪,而有一些会因无法排解而产生一定的心理理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心理适应能力较差

大学新生告别忙碌的高中,来到向往已久的塔,接触到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圈子,由于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转变,打破了大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模式,部分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会产出诸如茫然、不安、焦虑、失落、孤独等不良的情绪反应。

1.2 经济压力大

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因经济压力过大,产生自卑心理,长久下去就会形成心理理由,影响学业,导致社会交往出现障碍,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等心理特点。他们与同学交流时,害怕别人问及家庭,很少与人敞开心扉交流,经常一个人独处。

1.3 情感困扰

90后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状态优于70后、80后,但在交往和情感处理方面存在一些理由,没有70后、80后充实、理智。这具体表现为缺乏相互理解和相互忍让,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应变能力,处理不好友情和爱情的关系。在情感方面,90后的情感观有所不同,表现出不追求专

一、忠诚,只追求各取一时所需,不把结婚作为爱情的最后归宿。

1.4 学习和就业心理消极

大学生课余时间远远比高中多,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对减少,大学专业学习与高中基础课程学习形成鲜明的反差,学习方式上的转变让很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的生活,加之一部分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都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上产生较大的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目前,很多学生初次就业率低,而且寻找工作的成本逐年增加,这些都给面对就业的高校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2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理由

2.1 注重“心理障碍”学生的研究,忽视其他学生的引导

笔者发现,很多高校只重视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可能有一般心理理由的学生。一般心理理由主要是由特定的事件或情境引起的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和担忧等,如新生入学适应、考试焦虑、就业困惑、情感挫折等。这些都是大多数学生需要及时给予解除的心理困惑。但目前高校往往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有心理障碍的少数学生身上,而忽略了有一般心理理由的绝大多数学生。

2.2 只重视让学生“奉献”,而忽视学生的“需要”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长期将教育学生的重点放在如何用高尚的思想武装头脑,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倡奉献精神,却忽视了对学生各种需要的引导和调节。一般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各种需要是一个矛盾斗争体。教育者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因素,也要看到她的消极因素,对某些合理的需要给予满足,对不合理的需要给予引导和调节。如果一个人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又不能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节,就会导致其偏激的行为发生,因此,高校开展教育既要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又要注重对学生“需要”的适时引导和调节。

2.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理由

因为心理理由、心理障碍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看不见、摸不清,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强、知识专业化程度高的工作。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对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治疗的技术、技巧非常熟悉并精通。当前,一些高校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是少数专职或者的心理教育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在这些教师中,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仅仅是学过心理学,有的是德育工作者,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专业素养。
3 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由的援助策略

3.1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关注多数学生的一般心理理由

将传统心理健康的关注点转为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一般心理理由,因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健康对学校业绩的提升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及时解决大学生大量存在的一般性心理理由,以防演变为心理障碍;第二,真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由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来矫正。第三,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要让学生误认为一般性的心理理由就是心理障碍,对一般性的心理理由心存恐惧,不愿接受咨询,从而造成更大的精神负担。

3.2 在强化“奉献”的同时,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

在目前强调“奉献”教育的同时,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和时展的特点,需要研究高校学生中存在各种“需要”,对合理的“需要”要尽可能满足,即使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需要”,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对不合理的“需要”,可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加以引导和调节,避开由于不合理的“需要”引发心理障碍。确保获得学生的各种需要有多种策略。第

一、通过学生党员朋辈辅导新生的活论文导读:

动,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转变不合理的“需要”。由于具备特殊的身份,学生党员是学生的榜样,有利于及早发现新生的心理理由,并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第二,加强家校联系,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形成的,跟父母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密切的家校联系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和家长沟通的意识,通过多种平台(如电话、电子邮件、飞信、、博客、微博等)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当学生有心理理由或心理危机时及时联系家长,协商最恰当的解决方式。第三,通过角色书信疗法了解学生的“需要”。角色书信疗法是让来访者给一个自己感觉不快的人“写信”,信件写好以后,并不要求将其寄出,而是让来访者面对着这封信,站在对方的立场再给自己“写回信”。对于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将来、存在学习压力、对父母的期待有压力、活着有冲突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采取给自己写信、给父母写信的方式,让他们在愿意分享的时候,寻找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要扎实地做好新生的教育工作,让他们进校就明白为什么来读书,怎么样有效地读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就需要高校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针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理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基础知识。但是不管是课程、讲座,还是心理咨询都需要专业的老师。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倡议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研究制订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方案,建立培训基地,确定培训的内容和考核办法,承担培训任务,从而建立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龙崎.角色书信疗法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6.
◇责任编辑:张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