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疗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83 浏览:60949
论文导读:
【摘要】 目的 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策略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通过不同药物给予临床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个月、1年、2年的痰菌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转阴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要进行临床治疗,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不良反应小,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65-02
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结核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因为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对患者的淋巴结、肠、肾、肝、关节、骨骼等多脏器系统产生损害,患者肺脏器官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位置,在各器官结核病中占据80%-90%的概率[1]。最近几年,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以逐渐增加的方式呈现,主要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对超过两种的一线抗TP药物或者利福平以及异烟肼产生抵抗的情况。本文就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通过不同药物进行治疗,获得效果较为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0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3.2±2.1)岁;患者的病程在1个月-2年之间,平均病程(1.0±0.5)年。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与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标准互相符合。将严重合并症、心肝肾功能不建全、哺乳期、妊娠期等患者全面排除。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 策略 对照组患者采用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联合进行治疗,药物剂量:8g对氨基水杨酸,1次/天,给予口服;0.5g卡那霉素,给予肌肉注射,1次/天;0.5g丙硫异烟胺,1次/天,给予口服;0.75g吡嗪酰胺,1次/天,给予口服;0.2g左氧氟沙星,2次/天。观察组患者采用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莫西沙星联合进行治疗。药物剂量:8g对氨基水杨酸,1次/天,给予口服;0.5g卡那霉素,给予肌肉注射,1次/天;0.5g丙硫异烟胺,1次/天,给予口服;0.75g吡嗪酰胺,1次/天,给予口服;0.4g莫西沙星,1次/天。
1.3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①显效效果: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观察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得知,患者肺部病灶全部吸收,痰菌以阴性呈现;②有效效果: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症状等改善情况较为明显,通过辅助检查发现有部分病灶已经吸收,痰菌以阴性呈现;③无效效果:患者临床体征、临床症状等改善情况并不明显,通过辅助检查发现病灶没有得到吸收,痰菌以阳性呈现。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数据通过SPSS15.0统计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工作,通过x2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作用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率为92.6%;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0.4%;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4个月、1年、2年的痰菌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转阴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胃肠道症状等,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缓解,没有影响患者的治疗。
3 讨 论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低治愈率、较高费用、较长治疗时间等基本特征,对家庭、社会以及患者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推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是目前制约结核病的必定趋势。首先应该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药敏试验、用药史等情况,将药物合理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物对DNA回旋酶启到抑制的作用,其抗结核分支杆菌活动相对来说较高,在广泛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临床中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属于较为常用的药物,其抗MTB活性相对来说较强,司帕沙星药物在临床中应用产生的光敏反应较为严重,加替沙星药物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血糖异常等症状,对临床应用产生影响[2]。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莫西沙星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物中有着较低的耐药率、较高的抗菌活性,在和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相互结合进行治疗时,没有出现交叉耐药性的情况。莫西沙星药物在细胞内进入后浓度较高,对于快速增值以及不活跃的菌株有一定的影响,不但能够对复发情况进行预防,同时还能够对播放感染有所制约。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代表莫西沙星药物用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获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
研究表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小,患者有着良好的依从性,具有安全性高、有效性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常慧澜.不同治疗方案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11,9(14):634-635.
[2] 舒向荣,吴剑涓.耐多药结核病和严重耐多药结核病治疗进展[J].天津药学,2011,8(01):922-923.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wgllw/lw37261.html上一论文:浅议芳香开窍类药物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