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象征性语言在水彩中表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21 浏览:155932
论文导读:
摘要:“象征性”的艺术语言,不仅在于艺术家对事物的简单描绘,更在于表现画面中隐晦的精神内涵。它通过借助某一具体的容易引起人联想的事物或事物特征抑或是某一种形式,拉近艺术家与观者的距离,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丰富画面的语言形式,使有限的画面传达无限的思想内涵。本文就此对“象征性”这一绘画语言进行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水彩的自身特点,总结象征性语言运用在水彩创作中的作用和必要性,为水彩表现语言拓宽思路。
关键词:象征性;水彩;主观;精神内涵
2095-4115(2014)08-26-1

一、象征的相关解释及其审美特征

从早期对神灵的“图腾”崇拜,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题材,再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以及19、20世纪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出现了一大批艺术家和理论家,他们热衷研究一种表现手法,并将其广泛地应用到文学、建筑、雕塑、影像、绘画等几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任何领域,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象征。
象征的涵义分为两类。象征的一般涵义是指其借助某一具体的容易引起人联想的事物或事物特征,去暗示、喻意艺术家抽象的思想、情感、观念,表达深刻的精神内涵,例如骷髅象征死亡,鸽子象征和平。另外,根据不同的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相同的事物也象征了不同的含义,如乌鸦不一定是凶兆,在个别的民族象征着吉祥与奉献。所以象征具有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一种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同一种象征含义又可以有不同的事物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象征逐渐演变成以某种形式或者是符号去表达抽象思想。例如莲花从污泥中盛开表现了纯洁的心灵精神,暗影可视为缺乏安全感的心灵。
中国著名学者梁宗岱认为:象征的美学特征即“藉有形寓无形,藉有限表无限,藉刹那抓住永恒,使我们只在梦中或出神底瞬间瞥见的遥遥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这句话十分贴切地概括了象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满足观者审美的需要,给人留以更广阔的联想空间,使画面更耐人寻味,意境更深远。
二﹑阐述象征性语言在水彩中的表现
水彩画具有朦胧、透明、空灵、洒脱等特点,或通过笔的走势、水的流淌、色彩的渲染来使画面产生一种不确定性。尤其是水与色在画面融合渗透后产生的奇特效果跟偶然性,可以说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再加上其独特的水味、斑斓的色彩、干湿结合的技法、丰富的肌理,都能够体现出象征性。
水,是水彩画的最基本的要素,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抒情性,可以营造出流光溢彩、氤氲朦胧、气势磅礴的气氛。如查理雷德的风景画,水色淋漓,象征着豪放洒脱,使人感到清新愉悦。干笔皴擦更能体现一种沧桑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如安德鲁·怀斯擅长干画法,画面多呈现凝重的视觉效果。
色彩语言的运用,大大地增加了画面的张力和感染力,也可以很好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杜马斯的《茱莉》是一幅逼近视角的肖像画,整幅画面只有显示出人物特征的眼睛和嘴唇,其他部分完全淹没在大片深沉而浓重的红色中,既象征了女性性别特征,也象征着、暴力、流血。
此外,笔的挥洒在画面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画面更生动、更富有变化。弯曲、扭动的笔触,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体现着内心的躁动不安。而席勒笔下的人物多用冷峻刚直的线条来表现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情绪。

三、中西方水彩象征性的差异

中西方水彩因地域、习俗、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的不同,其风格及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大不一样,象征性语言在画面上的运用也就不同。
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绘画意图多以真实的视觉意境呈现,比较尊重客观事物的描绘,表现客观对象自身及组合关系的美感,传达作者的创作意旨。例如美国水彩画家安德鲁·怀斯,其画面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其成就不仅仅在于其高超的写实技巧,更在于其画面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失衡的构图、压迫的狭窄空间、断裂的墙壁、歪斜的桶、死鸟、枯叶、废弃的马车、破旧的衣服……,而无论是人还是物,画面通常只存在一个主体,这种“一”的构图本身就象征着孤独、理性,让人感到不安,焦虑。而除了构图,色彩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暗褐色、土和黑色,象征着泥土、草地,能够唤起他对家乡事物的联想,表现出他对家乡景物的本质感受。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反映出一种人与文化客体的共通关系,自然生物与人的思想情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托物寄情,托物言志。坎勒的《在那里》,里面的风景就有很强的象征作用,荒芜、焦灼的丛林表面上可能象征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实际上升到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给人传达出惶恐、迷茫、不安的情绪。被符号化的精灵,本身就是环境恶化所产生的异化,尽管它们有一对翅膀,却无法飞翔,尽管它们讨厌眼前的世界,却找不到逃离的方向,由此象征着处在相同困境的现代人或者包括作者自身。
参考文献:
[1]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9.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
[3]孔繁涛.绘画中的象征性浅谈[D].美术学院,2008.
作者简介:
杨光琦,青岛大学。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uyongxlw/lw48092.html上一论文:简述影片《英语老师》中的副语言标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