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语法隐喻名词化对语言复杂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30 浏览:106220
论文导读:Ellis研究发现,预演,前任务计划,任务中计划这三种计划对语言的流利性都有很好的影响,但是研究结果对于复杂性和正确性来说更加复杂。Mehnert的研究表明,流利性随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复杂性在准备时间10分钟以下变化不明显,当准备时间超过10分钟时,复杂性显著提高。Mehnert的解释是,由于记忆空间有限,语言学习者对资源
摘要: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和认知效果反映了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人类语言的进化,同时,语法隐喻使词汇密度、语义值增大,从而增加了语篇的复杂性。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名词化的角度,通过名词化的界定和类型、然后再举例说明、分析科学语篇中的名词化隐喻现象来阐述语言的复杂性。
关键词:语法隐喻 名词化 语言复杂性
一.引言
有关语言复杂性的理由至今仍困惑着我们,也正是若干复杂而鲜明的特征决定了人类语言的唯一性。名词化隐喻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它不仅使一个动态过程变成了静态的情势,又进一步隐藏施动者和模糊因果关系。名词化本身无所谓褒贬,它可以使文本紧凑,常用于学术性写作和科学论文中。它还可以被用来掩盖叙述人的价值取向,或取得某种特定效果。Kies认为,名词化能显得正式,而且它的句子可以包含更多的信息。但名词化现象经常省略动作的执行者,往往表意不清,难以使读者读懂,而读者只好从语境中推论。[1]
尽管系统功能语言学这门学科已走向成熟,但关于语言复杂性这个方面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关于复杂性这一类文章还是挺少的。以往有一些与语言复杂性相关的研究,本文先回顾这些研究,然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分析。并通过名词化语法隐喻在科学语篇中的运用,来解释和分析语言的复杂性。

1.1以往研究的回顾

Ellis[2]研究发现,预演,前任务计划,任务中计划这三种计划对语言的流利性都有很好的影响,但是研究结果对于复杂性和正确性来说更加复杂。Mehnert[2]的研究表明,流利性随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复杂性在准备时间10分钟以下变化不明显,当准备时间超过10分钟时,复杂性显著提高。Mehnert的解释是,由于记忆空间有限,语言学习者对资源进行配有一个大致的优先顺序。这些说明了不熟悉的语言材料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占用较多的工作记忆时间。如果准备时间相对较少语言学习者语言正确性较高,但较少使用复杂的语言。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语言学习者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提高语言的复杂性。

1.2本文研究的重点

语法隐喻是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化的方式将一个领域的作用表达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上,于是就赋予了词汇或结构新的作用。这种非传统的隐喻观不仅使得我们得以从新的角度看待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隐喻现象,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能够透过语言对它所反映的现实世界有了新的观察角度;同时,它也为人类重新范畴化世界经验,进而深化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语法隐喻并不是简单的重新措辞。在隐喻表达式中,语法系统实际上重新识解了我们的经验,因而也增加了语言的复杂性。[3]本文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分析科学语篇中语言的复杂性。

二、语言复杂性的界定

语言复杂性是继Skehan1989年第一次提出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这三个特点为主要熟练水平特点后在上世纪90年代首次加上来的。Ellis[4]把复杂性定义为,有能力用更多高级的语言,而这种语言也许是不能被我们很有效地掌握。也就是用句子里面从属关系的数量来衡量语言的复杂性。从句子的结构来看,句子越长,句子里的嵌入成分越多,语言就表现出越复杂。Alex Housen和Folkert Kuiken[5]指出复杂性是这三个特点中最复杂,最模糊不清和最难懂的一个。对于复杂性,其复杂性的发展模式可以从单词,名词词组和句子来研究。单词复杂性可由每个单词所包括的词素的数量来衡量;而对于名词词组复杂性,可由每个词组中所包括的单词数量来衡量;句子复杂性则由语篇中的简单句、复合句、复杂句和复合复杂句的数量来衡量。词汇密度的大量使用会使单词复杂性增加,由于名词的堆积,不容易找到它的修饰词和中心词。而语言的结构越长,句子越长,其语篇就越复杂。
语法复杂性的衡量不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个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在二语习得,语用学等其它学科领域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尽管不同的领域对其衡量的具体定义和应用都会不同,但是使用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相同的。人类所能实现的最复杂的机械运动莫过于讲话,在产生话语的声音中,声带的各部分将实现误差在毫米之内的运动并且在百分之一秒内达到同步。[6]

三、语法隐喻对语言复杂性的阐述

语法隐喻是科技语篇中的重要语法现象,它体现了科技英语文体的主要特征。一般来说,语篇的技术性越强,名词化出现的频率越高。韩礼德将名词化过程比喻为“打包”,原先的简单小句被打包成名词性词组,或者两三个小句被打包成一个小句,原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表达的概念作用通过一个小句完整表达出来。语篇的句子数量减少,每句的信息量相对增大,在信息量相同的情况下,名词化的表达往往比一致式更简洁。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的体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致式即无标记形式;和非一致式形式即有标记形式。
在一致式中,语义和语法范畴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关系,从语言的概念作用上讲,就是通过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作用,用连词体现逻辑作用等方式,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作用和话语作用所表达的深层作用彼此相同。[7]
一句话中如果名词大量使用名词致使名次堆积在一起,会不容易找到这句话的中心词,从而使句子显得更复杂。从结构来讲,如果两个简单句组成一个复合条件句,其嵌入成分的使得这一句话更难理解。
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从语言潜势中选择某种语言形式的过程。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发话人会选择某种形式而不是另一种形式。因此,就一致式结构和隐喻式结构来说,选择隐喻式表达就是一种作用的选择。语言使用实际上是根据社会语境从事某种语言功能。作为作用表达系统,语法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语境以及交际目的或功能所决定的。
隐喻表达式不仅起到生动的描述作用,同时也提供了评价的信息,因为会对语境建构了特定的意象。发话人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描述经验作用就不可避开地会涉及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因此在选词方面,对于不擅长用高级语言的人来说,也会显得很复杂。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uyongxlw/lw47820.html上一论文:浅论变——教师课堂语言魅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