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运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64 浏览:132399
论文导读:岁,是一名荣誉学生,和母亲同住。……对于这样的重大事故新闻,在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中,传媒对击案保持了跟踪报道,死亡人数从最初的不明到后来的近30人,再到最终发现的28人,细节事实得到充分呈现。对于整个事件的报道记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获取,记者获取的只能是部分信息,对于事故中死亡人数只能采写新闻当天的数目
摘要: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 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在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更是不可或缺,体现了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新闻报道;模糊语言;运用
引言
模糊语言主要由模糊词组引起,汉语中的模糊语言,表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之中,是一种语言现象。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一样,能顺利地传载信息,完成人们思想的交流。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自身及客观事物本身的需求

语言学家张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人的语言有一定的模糊性,人民的态度、信心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符号,而符号对作用的表达则不可避开带有抽象和多义的特点,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语言是有限的,对于无限变化的万物,语言会表现得不够精准与完善,没有足够的语言符号与之相适应,如“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舍掉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这就是语言自身固有的模糊属性,他不会因为语言环境的转变而转变。
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可变性,很多事物会随着外界的干扰而发生转变,事物本身的性质、状态和功能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我们很难清晰而确定地表明这些事物概念的外延,在使用语言描述客观事物时就不可能绝对的清晰、明确,运用模糊语言表述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二、受众的需求

第一,模糊语言更符合受众的理解。新闻写作中运用比喻、比拟、通感等模糊辞格,会提高新闻的通俗性、趣味性,易于读者理解。如【环球军事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2日报道,法国驻华大使白林日前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上个月对法国进行的访问——其间中法签订了一系列商业和双边协议——彰显出中国“是一只醒狮,但却是一只和平之狮”。将中国比喻成一只已经醒来的狮子,称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则新闻让读者从身边可感的事实入手,读来亲切易懂,生动活泼,符合受众的理解。
第二,模糊语言更符合受众的语言运用的习惯。一篇囊括了各种细节的报道,虽然看上去十分“精确”,实则拖沓冗长,这非但不会吸引读者,还会使其望而生畏。相反,精当简约一语道破天机的新闻会抓住读者的心理,吸引读者。如,我们介绍一位男士“这个人大约四十多岁,瘦高个”,“大约、瘦高个”都是模糊词语,但如果我们表述成“这个人身高一米七八,体重只有六十公斤”,相信很多人听后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会这样表达的,因为前句更符合我们语言运用的习惯。
第三, 受众兴趣趋于多元化。以往那种全国人民同看一张报纸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现在有报纸、手机、电脑、电视等新兴媒介,但无论媒介怎样变化,受众的阅读关注点没有变。受众接触媒体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是为了满足信息、娱乐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受众只对那些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信息感兴趣。受众会根据各自的利益与兴趣选择不同的媒介形式,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由于受众阅读时间的减少,反而更倾向于短小精悍的新闻,由此对模糊语言的存在会更加宽容。
第四,保护受众的心理。对于一些灾难性的或者犯罪性的新闻报道不利于过分描述与渲染,尤其是一些犯罪分子的作案情节和的侦破方式等,避开受众进行模仿。另外,新闻报道中应准确应用模糊语言,在案件没有判决前,不应称犯罪嫌疑人为犯罪人,这是对受众的一种心理保护,避开对受众造成心理伤害。

三、新闻本身的需求

第一,新闻的时效性需要模糊语言。新闻真实并非是静态的真实,而是一个动态的去伪存真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马克思提出了“有机的报刊运动”,揭示出新闻真实的呈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新闻工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而全面地报道正在发生的事件是困难的,可以后续报道补充和完善,因此,新闻有时是对未来事件发展的一种预测,对于一则新闻报道而言,使用多少模糊性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闻传递到读者手中有多块。
比如: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可小学发生击案。各媒体进行了持续报道:
2012年12月15日1时04分,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当地时间14日发生击案,目前造成多人受伤,当地称已被击毙。
2012年12月15日3时30分,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14日发生击案,造成重大伤亡。当地媒体报道说,包括在内的近3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为儿童。
2012年12月15日9时38分,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在当地时间14日发生击案,造成包括在内28人死亡。亚当·兰扎年仅20岁,是一名荣誉学生,和母亲同住。
……
对于这样的重大事故新闻,在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中,传媒对击案保持了跟踪报道,死亡人数从最初的不明到后来的近30人,再到最终发现的28人,细节事实得到充分呈现。对于整个事件的报道记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获取,记者获取的只能是部分信息,对于事故中死亡人数只能采写新闻当天的数目,不可能预测出准确的数目来。
与最后一则报道笔,第一则报道事实很模糊,但不能因为最后一则新闻披露了更详尽的事实,就苛责前面新闻是不真实的,显然每则报道都是符合新闻真实要求的。在这则持续的动态的新闻报道中,模糊词语多次出现,如“多、持续、近”等,如果新闻报道一定要等到一个非常精准的统计数据出来再报道,恐怕这则新闻的价值就大大降低,满足不了新闻的时效性,同时也失去了新闻文体的简洁性。
第二,新闻的高度概括性需要模糊语言。例如:中新网2010年1月31日电,根据今年一号文件精神,国家将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并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在本条新闻中,对于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只用了一个模糊词语“大幅度”,而不是一个确切词语的表达,但却准确传达出新闻的内容。以最少的字数反映最大的新闻量是新闻写作者的追求之

一、所以,新闻高度的概括性同样需要模糊语言。

三、新闻价值有大有小。在一则新闻中论文导读:

,并不是每一项新闻内容的价值都是同等的,总有一个重要、次重要的排列。如,两起式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具体相隔多少秒爆炸并不是读者最关心的理由,而谁来引爆这起事件则是读者最为关注的,因此对次重要的新闻事实运用模糊语言一带而过,重要新闻点就会凸显。再如,一些会议新闻中会看到这样的表述:一位丹麦高级官员近日透露,目前全球至少有65个国家的领导人同意参加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则新闻里模糊的量词的出现并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因为记者不可能为写一则新闻去清点代表的人数,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会议并不是读者最关心的理由,所以记者不一定要给出精确的信息。因此,对于次重要的新闻事实采用模糊语言来表达是可行的,这就体现出了新闻价值的大与小。
第四,新闻对象的保密性需要模糊语言。首先分清什么样的报道是侵犯隐私的。记者不能揭露与社会生活无关的社会私事,如他人姓名、住址、活动等,但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伤害,那么他的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可以成为报道对象。这里有个反例,世界新闻史上有名的《世界新闻报》就是因侵犯公众隐私权而停刊的。可见,对新闻对象的保密须要运用模糊语言。如,一位姓李的会计、某公司王职员、某高中二年级张学生等称呼,对人、未到法定年龄的受害人等的称呼,在新闻中对他们的身份都要用模糊语言代替;其次,新闻报道要受到新闻纪律、新闻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比较敏感的数据、观点、结论,尤其一些新闻事件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机密,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开地运用模糊语言,这也是媒体避开一些法律纠纷的具体办法。
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结语
模糊不等同于含混,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运用得恰当、合理、准确,就会增强语言的柔性和张力,为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活性和用武之地。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