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49 浏览:33304
论文导读:绎法指导学习的同时,还应学习使用归纳法来弥补自己在概括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场依存型学习者看待事物倾向于从整体出发,比较容易依赖外在信息,但容易忽略对具体内容、细节的把握。分析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善于挖掘理由的本质,对需要分析的学习材料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过分注重具体细节,有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综合型
【摘 要】从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入手,重点分析了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年龄、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对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推动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个体差异 第二语言学习 影响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个人因素或自身特征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学习动机、语言学能和性格等因素。同时在外语学习当中,学生除了在语言学能、认知方式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之外,在动机、性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研究中,人们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教学法的研究上,认为只要找到了好的教学策略,一切理由能解决,但是它忽视了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因素。

一、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学习外语要比成年人更具优势,他们比成年人学得快,并且最终的外语水平更有可能接近他们的母语水平。Pentield和Roberts在1959年提出语言学习最佳年龄是10岁前。在这段时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但从青春发育期开始,可塑性会开始消失(Ellis,1985)。Neufeld(1978)的研究显示,在适当的条件下语音这一对成人来说较难克服的难关也能被成人克服。Birdsong(1992)实验结果发现,一些学习起步晚的成人,其语法判断能力却不亚于本地人的语言水平关键期并未在这些人身上发生作用。White和Genessee(1996)挑选44名英语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和45名英语水平接近本族语者的学习者受试者,测试他们对普遍语法的敏感性。实验结论指出,成人在关键期之后学习第二语言仍可达到本族语者的语言水平,普遍语法仍然发挥作用。由于研究学者使用的研究策略不同,角度各异,他们对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做出各自的结论。我们可从中得出一些比较具有共性的结论(Ellis,1994):①就习得速度而言,成人学习者在习得的初始阶段具有优势,尤其在语法方面。但他们最后可能会被儿童学习者超过,因为后者能接收到足够的语言输入。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出现在自然学习环境中。②儿童比成年人更有可能获得接近本族语水平的第二语言,特别在语音方面。③儿童学习者比成人学习者更有可能获得本族语者的语法能力。习得语法能力不如习得语音能力那样较大地受约于年龄。④不管二语习得者能否达到本族语者水平,在语音和语法方面,儿童比成人学习者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语言水平。

二、动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的影响

学习动机可以决定学习者为什么而学,付出多少努力,处于怎样的状态,所有这一切造成学习者方方面面的差异,最终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既要引发好奇心又要维持好奇心,它可以随学习者的某些兴趣和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等因素而波动。学习动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以上所谈的四种学习动机是相互补充而不是各自独立或互相排斥的。学习动机可来源于学习活动,也可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再者,学习动机在本质上是动态的,它并不是学习者拥有不拥有的理由,而是时刻变化着的,这主要取决于学习环境或学习任务。
学习动机是造成个体差异中灵活性最大、可塑性最强的因素之一。从外语学习的动机类型来看,在我国除了很小一部分学习者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或兴趣而具有归附型动机外,恐怕绝大多数学习者都持工具型动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以及在课堂教学、学习中由成功而转化的结果性动机、内部动机,逐步将学生的表层动力转换成深层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外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外语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这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三、认知风格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认知风格,或称之为认知型态,指个体面对情境时,自己经由深思、知觉、组织等内在心理历程,行为表现之习惯胜特征。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这两种认知方式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着各自的优势。场独立型学习者擅长于辨别相似的或易混淆的具体概念,但不擅长对事物整体性的把握,因此,这类学习者用演绎法指导学习的同时,还应学习使用归纳法来弥补自己在概括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场依存型学习者看待事物倾向于从整体出发,比较容易依赖外在信息,但容易忽略对具体内容、细节的把握。分析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善于挖掘理由的本质,对需要分析的学习材料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过分注重具体细节,有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综合型思维风格的学习者热衷于从整体把握学习材料,他们的综合能力较强,但思维的深刻性和准确性较低。因此,这两类学习者应当在学习中努力做到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根据需要有意识地采用先分析后综合或先综合后分析的策略,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
因此,这类学习者应在学习中在使用归纳法的同时,有意识地学习使用演绎法。思维形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认知风格,认知风格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学习者应转变旧的学习观念,逐步训练和培养自身的认知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匹配的学习策略,优化自身的认知风格,这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我管理和支配自己学习的能力,以使自己在学习中处于主动的位置,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能力和心理因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体差异诸因素在不同方面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效果。在充分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才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或是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能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戴运财. 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J].宁波大学学报,2005,(5):30-34.
[2]向前进.二语习得主流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迪[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19-21.
[3]王琦. 外语教学中个体差异的变量探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4]Ellis,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ge Acquisi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uyinxuelunwen/lw42116.html上一论文:阐述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