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如何培养中职生文学素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344 浏览:57656
论文导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诵读强调的是反复多遍,达到熟练,在多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要求和引导学生多背诵,如一些优美的段落和诗歌要求学生背诵,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增加语言储存总量,丰富口语表达材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摘 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对学生文学修养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中职生文学作品文学素养培养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但现在的中职生不爱读课文,不爱看优秀的文学作品,成天沉迷于充斥着凶杀、、妖狐、恐怖等内容的读物和影视剧中,以至于分不清美丑是非,更谈不上培养高雅的情趣。口语表达水平也普遍低下,回答理由要么词不达意,语病较多;要么吞吞吐吐,只言片语。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语文新课标认为,语文的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时也应发挥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作用,更应重视对学生文学修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中,对学生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还要有精神的培养、 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以及信仰与道德的扶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材文学典范的作用

中职语文新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都是较典型的名家名篇,包括散文、小说、诗词等,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优秀的,能使人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感染、审美情趣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应通过教学,教会学生鉴赏这些文学作品,让他们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我教杜甫的诗歌《登岳阳楼》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对洞庭湖波澜壮阔、吞吐日月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的描写,体会作者忧时伤乱的情感,学生无不被诗歌优美景物的描写所吸引,更被其表达的高尚情操而深深地感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在审美享受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如果语文教师习惯于从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出发,把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文章的整体性受到破坏,文章的意境必定荡然无存,更谈不上文章的熏陶感染作用。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如果只分析文章中荷塘美景的描写,大段地分析文章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意境就被破坏了。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绝不仅是为了了解荷塘有多美,而是要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准确地描绘荷塘月色,如何将感情巧妙地融于景色之中。通过学习,我们仿佛也走在那幽静的荷塘边,和作者一起感受那淡淡的哀愁。

二、重视诵读在文学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诵读, 就是熟读成诵, 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 最终烂熟于心,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诵读强调的是反复多遍, 达到熟练, 在多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要求和引导学生多背诵,如一些优美的段落和诗歌要求学生背诵,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增加语言储存总量,丰富口语表达材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最简便、最容易、最直接的就是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说明“读”能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朗读是眼、耳、口、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通过反复朗读,刺激大脑细胞的活跃,自然使认读感知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大大增强,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融会贯通。也应背诵课外一些优秀作品,如《诗经》、唐诗宋词、《论语》等。通过背诵,能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气质和修养。同时,这些积累还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材料。古语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阅读、背诵对提高写作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熟读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功能,目看、口诵、耳听、脑记,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濡染,从而达到对前人的文章“如出我口”“如出我心”的境地。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悄悄地发生着,这都得益于多读多背。

三、坚持长期为学生朗读优秀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仅凭课文难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要求。因此,学生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寻求更广以及更深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对象。我每次上语文课时,大约用10分钟为学生朗读课本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采用边读边议或师生轮读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最鲜活的文学作品。坚持长期为学生朗读优秀文学作品,有着多方面的作用:1. 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因为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的阳光、正义的锋芒、哲理的火花、壮怀激烈的英雄主义气息等能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也高尚起来。2. 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让他们自觉抵御不良读物的影响。目前街头泛滥的种种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读物,已逐渐引起许多家长和教育者的忧虑。但是,如果只是一味不准学生看课外书显然是不行的,我认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教育者主动引导学生接触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当学生迷上了真善美的高雅文学时,那些庸俗低级的读物便自然引不起他们任何兴趣了。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为学生读文学作品,在培养学生思想情操的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

教师应积极利用自身的文化影响力,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古今中外有深远影响的经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简·爱》《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老人与海》等,让学生们了解名著中迂回曲折的情节、娓娓动人的细节、性格鲜明的人物。作品中千秋各异的人物形象,能给学生带来精神的享受和人格修养的陶冶。

五、写好读书心得

在实际中会发现一些学生虽然能积累语言,但没有加以消化、吸收,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收效不大。为了让文学作论文导读:
品课外阅读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应要求学生在摘抄内容的同时写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感想,写出读书心得,以写推动阅读、扩展阅读、深化阅读。可以就某一名著的某个章节或片段, 写读后感; 可以让学生仿写名著中的优美句式; 可以让学生模仿名著中精彩的场面描写; 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名著中的经典句子; 可以让学生缩写或扩写某个名著中的某一个章节......看到精彩处可以做笔记 ,看到动情处便可以抒发感想, 写点随笔, 这样坚持下来, 学生们不但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阅读积累,在积累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力.在阅读教学中浸润人文精神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4).
[2]黄春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J].考试周刊,2013(46).
[3]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 [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6.
[4]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雪松.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