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顿河畔文学巨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493 浏览:129528
论文导读:夫就喜爱文学作品,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有很丰富的藏书,俄罗斯和西欧一些经典作品他大都读过。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次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1924年他们回到顿河地区定居并专注创作。19
今年是米哈伊尔·肖洛霍夫(Sholokhov,MikhaiIAleksandrovich)逝世30周年。他的墓碑与众不同,那是一块天然的巨石,低矮浑厚,墓石上仅有“肖洛霍夫”名字,无称谓,无生卒年月。我国研究肖洛霍夫专家孙美玲富有哲理地评说:“碑上这个名字足以说明一切了。它像碑石后面的顿河,由历史的深处而来,流在永恒的大地上,流在永恒的人心上,流向永恒的历史的远方!”
在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史上,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是一位具有独特地位和伟大贡献的作家。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历程,更因为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把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推向了世界。
肖洛霍夫曾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一部《静静的顿河》震撼了世界文坛,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直接或顿河畔的文学巨石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第二年鲁迅先生便请人翻译,并亲自校订,还撰写了后记。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就很快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被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肖洛霍夫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过中国战士。他还表示想访问中国,但未能实现愿望。
1905年5月24日,肖洛霍夫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附近的克鲁日林村,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还在上学的时候,肖洛霍夫就喜爱文学作品,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有很丰富的藏书,俄罗斯和西欧一些经典作品他大都读过。
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次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1924年他们回到顿河地区定居并专注创作。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一发表就受到国内外读者读者的瞩目,使肖洛霍夫声名鹊起。
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哥萨克(勤劳、勇敢、自由的人)的命运相连。费十余年时间创作出的4部8卷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一部顿河地区哥萨克生活的壮丽画卷。《静静的顿河》篇幅宏大,人物众多,无论从反映生活的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称得上一部史诗性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很有个性,鲜明生动,令人掩卷难忘。中心人物是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整部小说的情节、结构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葛利高里是个哥萨克劳动者,勤劳、纯朴、善良、真诚、热情、勇敢是他显著的性格特征。肖洛霍夫谈到自己的艺术追求时说:“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现出来。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这种魅力。”
小说对顿河草原的壮丽景色的描绘、对哥萨克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运用非常出色。顿河两岸哥萨克的风俗习惯、世态人情、婚丧嫁娶,都写得栩栩如生、多姿多彩。这些都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艺术功力。
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是《静静的顿河》的续作。
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通过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所表现的坚韧品格,深刻地反映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给千百万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苏联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博大的胸怀和不可摧折的意志。小说采用的是故事套故事、主人公的自述与作者的旁白相互交融的形式,使感彩和抒情氛围得以强化。小说发表后很受欢迎并成功地搬上了银幕。
肖洛霍夫六十诞辰时,苏联曾举行盛大的庆祝会,政府、部队、群众团体授予他各种勋章、奖牌。我国“”时期,林彪、等咒骂肖洛霍夫是“修正主义文学的鼻祖”,《静静的顿河》是“修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对此,有外国记者问及时,肖洛霍夫出人意料且含意深远地回答说:中国人民将来会作出自己的结论。
1965年肖洛霍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评语称赞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的品德”。
肖洛霍夫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顽强地与疾病进行了斗争。1984年2月21日深夜,这位世界上杰出的当代作家在他的出生地克鲁日林村辞世。
以天然的巨石作墓碑,表明他朴实无华的一生以及与大地的血肉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2005年命名为“肖洛霍夫年”。那一年是他的百年诞辰。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uyanxuelw/lw37070.html上一论文:分析从广播文艺节目的特性谈广播文学专题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