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我国传统文化德育精髓及其在高校德育中意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37 浏览:48025
论文导读:
【摘 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有很多高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借鉴的内容。文章概括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提出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德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精髓,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德育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目前状况

近些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导下,高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相应地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向上的元素占据着道德主流。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他们所接触的文化更加多样化,所生活的环境更加物质化,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必定更加多元化,从而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系统、组织机制正在发生内在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些转型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提高,还是精神领域的深刻变革,成长于其间的大学生必定会形成与之相关的思想状况。总体看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理由,主要表现为:
第一,拜金主义思想盛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市场经济的理念也正在转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以往相比,当代大学生更多地以市场经济的原则和价值取向设定自己的交往方式、追求目标和人生价值,使拜金主义思想迅速地盛行开来。
第二,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完全由市场的自由机制来引导,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的私利,这种理念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个人主义思想。再者,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便是家里的小皇帝,自我意识强烈,公众意识淡薄,分享的少独占的多,也使得个人主义思想蔓延开来。
第三,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一致。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理由。德育工作仅限于课堂上的说教和灌输,忽视了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结合,使所介绍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缺乏实践的根基,成为空洞的宣讲。
以上大学生思想道德理由的形成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变化息息相关。首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进入到转型期。“这种改造虽然并不以转变现行社会形态为目的,但改造者的种种努力多半达于对现行社会形态迄今赖以支撑的许多重要的社会观念与社会制度的基本否定。”其次,目前,由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很多高校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德育工作;而且,高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停留于课堂灌输、书面说教和空喊口号上,形式呆板无趣,缺乏实践体验与运用。另一方面,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些内容陈旧、老化,缺乏创新和探索,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德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目前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要在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重视德育工作,尤其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教育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唤起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精髓

现阶段,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应在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重视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全面地发挥其教化作用。

(一)在德育中,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几千年以来沉淀下的精华可以作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素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概述与高校德育相关的内容: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爱国精神体现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主体价值观,贯穿于民族发展的始终,它对于民族复兴的实现和个人价值的体现都具有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在历史上名垂千史的仁人志士大多是对国家、社会和民族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例如,《诗经》中提出“夙夜在公”,贾谊提倡“国耳忘家,公耳忘私”,陆游提醒“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要求自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句,岳飞铭刻“精忠报国”,等等。

2.修身养性的人格修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的人格修养,强调主体能动性,肯定人格价值,重视道德实践。《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子提倡“虚而不屈”,庄子倡导“以空虚不毁之实”,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都浸透了对于人格修养的设定。古人为达成“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都践行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养性理念。而且,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正如《论语·为政》中所提到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意识都具有非常现实可行的作用。

3.厚德载物的兼容理念

《易经》中记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人要以宽广的胸怀承载万物,这是顺应天道,《中庸》中也提到“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兼容精神,也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品质,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壮大。这些兼容的理念可以成为为人处世的理论支撑,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4.天人合一的和谐追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和”的精神对于构建人际关系、存活环境、安定社会的和谐具有极其深刻的作用。在人际和谐方面,《论语·子路》中提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怎样实现“和”呢?儒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老子主张“论文导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教导“钓而不网,弋不射宿”,《淮南子·主述训》强调“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后来,张载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要保持与自然的合一状态。这些思想在环境保护、人际交往日益成为理由的今天更加显得作用重大。上一页1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教导“钓而不网,弋不射宿”,《淮南子·主述训》强调“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后来,张载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要保持与自然的合一状态。这些思想在环境保护、人际交往日益成为理由的今天更加显得作用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