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我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53 浏览:16313
论文导读:
摘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可或缺的素材。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是党和国家一贯提倡并深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四川在这方面拥有丰厚的资源优势,如能将这些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合理地加以运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四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与一般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具有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双重学科性质,在一些人看来具有枯燥说教的特点,不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共鸣。而在教学中将地方历史文化的突出特点融入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当中,以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为切入点,将已经逝去的历史重新拉回到现实语境之中,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消除历史的隔膜感,感悟历史的真谛。这样既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丰富课外知识,提升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价值、路径、原则等理由,略作探讨。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价植

(一)增教学之亲和力,长教学之实效。

《纲要》这门课的教学功能主要不在于简单的历史知识传授,而是要通过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讲解,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那么,怎样才能通过《纲要》 课知识的学习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增强“纲要”课教学的亲和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要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除了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因素(比如人格魅力、语言艺术、恰当的教学策略等)外,知识本身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又当如何增强知识的吸引力? 我们认为,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贴近他们的生活,这样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也才愿意主动去了解并进一步学习。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引入《纲要》课的课堂教学就是让课堂知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地方历史文化大都源自于学生土生土长的地方,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就出现或发生在他们所在的村庄、乡镇、城市或者学习、生活的地方,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亲近感,他们一般也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本土史料进行教学 ,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自然就可以增强教学的亲和力。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家乡是爱祖国的第一步。早在1987年6月,《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纪要》就已指出,研究地方史,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转变教育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实际的状况,使教育更好地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热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而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历史也就必定会格外偏爱。许多当地的历史传说、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不仅被载入了历代编篡的地方史志和学者、文人的笔记、小说中,而且还在广大民众中世代口头传承,历久不衰。这种心理特征和地方文化氛围,也必定会影响到青年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可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感与爱乡情操,使爱国主义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有助于学生达到由爱乡到爱国的感情升华,使大学生增加理国主义精神。

(三)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地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都有值得敬怀的历史人物和值得瞻仰的历史遗址。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学生往往对家乡的人、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在“纲要 ”教学时适当补充介绍一点地方史料,会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故纸堆中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存在。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不仅可以从情感上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的时空距离,而且还能起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这样自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而且《纲要》教材内容是从整体上阐释中国近现代史,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全局,如果通过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再截取整体历史中的局部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入研究,则有助于训练大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走出书斋近距离地观察、深思历史与社会,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要迈出大学校门,到社会中感知、搜寻研究素材,这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纲要》教学中也要把说和做、坐而论道和起而行之结合起来。在和社会的深度接触中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细微处体悟历史,使大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对人生和社会认识的偏差,避开“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现象。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传承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以创造性的贡献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社会人”。因此,大学生除了学习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锤炼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时刻不忘了解历史、研究社会。在《纲要》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从认识学校或学生所在地域社会的历史中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利用本土资源,为广大学子搭建从塔走向社会大舞台的桥梁,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swhlw/lw41860.html上一论文:试论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