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从跨文化差异谈《刮痧》中文化冲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17 浏览:16716
论文导读:列出来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条条框框来取代子女的独立想法和爱好,在父母的安排下做一切事情则被视为守规矩的好孩子。相反如果子女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或者不小心犯了某些错误,中国父母往往非打即骂,丝毫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父母打子女是自己的家事,任何人都管不着。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地转变着,但不
[摘要]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类群体会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政治体制等,这就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基础。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和融合的初期,势必会因不同的文化差异产生各种文化冲突。电影《刮痧》则较为突出地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恰当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这一中国元素,使电影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达到了顶峰,同时,这种文化冲突把电影情节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
[关键词]文化冲突;文化差异;跨文化;电影

一、影片背景

刮痧是在中国民间流传上千年的传统疗法。其过程主要借助蘸过水或油的铜钱等硬质物品摩刮患者的胸背等部分,通过使皮肤充血来减轻内部炎症,同拔火罐一样都是运用土策略来祛除患者体内的火气,在疗完后患者皮肤上都会留有皮肤充血的刮痕,并且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后刮痕才会慢慢消失。
郑晓龙导演在电影《刮痧》中则恰当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这一中国元素,使电影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达到了顶峰。影片讲的是在美国已经奋斗了八年的北京青年许大同终于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一次在自己的儿子和上司的儿子发生冲突后,许大同运用中国的思维为了给领导面子不由分说地当众给了儿子一个耳光,使电影进入一个小,引发了各方人士的讨论。随后儿子丹尼斯突然发烧肚痛,爱孙心切却又看不懂药瓶英文说明的爷爷开始用中国传统疗法给孙子刮痧,刮痧留下的三条刮痕却在几天后意外地引起了儿童保护组织的关注,并对许大同控以罪,随后许大同被剥夺了对丹尼斯的监护权,并因此夫妻分居、工作被辞,等等。不过最终故事以全家大团圆而结尾。
通过赏析该部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属影片给人们传递出来的中西文化冲突,综观影片,每一次都是起因于中西方思维在处理事件上的差异,针对这一论题,本文将着重从“刮痧”中的实例来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现象及本质。

二、影片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冲突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类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政治体制等。”不同民族在交往时其文化肯定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尤其是在交往初期,文化差异会造成激烈的文化冲突,在与西方长久交往以来,可以说中西方文化一直在冲突着磨合着,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相似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导致民族文化的形成,一个民族必须要靠文化来增进凝聚力,相反,不同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也往往会遭遇文化冲突。下面从电影中不同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等跨文化差异方面来谈文化冲突。

(一)教育观念

中国社会在长期的“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观念的统治下一直信奉父权为大,把子女当作一个私有财产,是父母生的因此子女的一切都属于父母。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制约权和教育权,“棍棒出孝子”等观念极为贴切地说明了中国父母为了让子女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不惜采取任何方式。同时还给子女划定了一个范围,里面用列出来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条条框框来取代子女的独立想法和爱好,在父母的安排下做一切事情则被视为守规矩的好孩子。相反如果子女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或者不小心犯了某些错误,中国父母往往非打即骂,丝毫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父母打子女是自己的家事,任何人都管不着。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地转变着,但不可否认的是流传几千年的“三纲五常”等思想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在影片中,许大同认为自己的孩子与领导的孩子起冲突并拒绝道歉是在挑战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因此大动肝火地给了儿子一巴掌,这一巴掌打出了美国上司的疑惑与不解,同时也打出了中西方的文化冲突。
与中国的父权思想不同,西方文化长期以来就主张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和平等,这一理念可以用于任何人之间,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在这一文化的指导下,西方人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不会对其划定行为规范的圈子,不会强迫孩子背叛自己的想法和爱好,保护子女的个性和独立性,往往用引导和激励的教育策略促使子女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子女犯错误或者违背父母的意思时,西方父母往往会首先了解事件的过程,并以此对症下药,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教育策略促使子女认识到错误来改正行为,对于打耳光这一管教方式在西方思维中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教育策略。
在这种文化差异下,就不难理解《刮痧》中当丹尼斯与领导儿子打架并拒绝道歉后许大同为什么要打丹尼斯了,许大同认为儿子丹尼斯当众违抗自己拒不道歉,这是在挑战自己做父亲的权威,因此大打出手。在西方人眼中,这种行为是不被肯定的,他的这一举动让他的美国朋友昆兰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崇尚自由和平等的美国人看来,孩子的生命权属于创造生命的上帝而非父母,父母只是受托于上帝来对孩子负责,并没有权力来打骂孩子。一旦父母打骂孩子被认定为孩子,社会有责任剥夺父母的监护权,以保障未成年儿童的身心不会受到伤害。

(二)交际观念

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思维观念指导下,交际方式也大相径庭。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就像把一颗石子投入水中能引起一道道涟漪一样,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就是以个人为圆心,一个人的变动能够引起许多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变动的社会关系,这种差序格局整体性比较强,在该格局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相互影响关系紧密。并且在对待圈子内的人来说,道德标准则有了很大的伸缩性,这种标准对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则比较宽泛,也就是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而西方社会中人们以“耶稣的爱”为标准,认为爱是平等的,是无差别的,在这种基础上价值评判标准是统一的、一致的。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中国人往往侧重关系的确立和面子的巩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摆平,相反西方人则恪守客观公平的原则,用法律来解决各种理由。《刮痧》中的某些故事情节正好对此进行了印证。许大同在参加听证会时邀请陪其出席的并不是专业性强的律师,而是在“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心态指使下邀请了自己的朋友昆兰。可是昆兰先生所受的西方教育并未把情感论文导读:
置立于法律之上,因此作为证人说出了大同打儿子的过程这一事实。许大同为此感到震惊,认为昆兰先生作为自己的朋友应当为使自己避开受到处罚替自己隐瞒部分事实,而当众讲出来则是出卖了自己,对于“不讲义气”的昆兰来说,许大同非常不理解与失望,也因此断绝了与其工作上与生活上的交际关系。我们来看当听证会昆兰先生讲出事实后许大同的反应如何:
昆兰(老板):“我只相信事实!你不应该打丹尼斯!”
许大同:“我为什么打我自己的儿子?还不是因为尊重你,为了给你面子!”
昆兰:“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孩子怎么能是给我面子!”
许大同:“不可理喻!”
由对话可以看出,许大同认为昆兰不可理喻只不过是因为昆兰作为朋友和上司却讲出事实将许大同置于困境而气愤,他忽视了两者的文化背景,其实也是对西方文化的不理解,在美国人的观念中,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每个人对朋友和对敌人的评判标准也是一样的。不管你是否是我的朋友,你都必须接受法律的审查。美国文化更注重人的独立性,主张个性解放,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而许大同长期接受的中国文化则强调长幼有序,尊卑分明,三纲五常这些传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国文化中,人的个性与独立性被集体主义所抹杀,强调人与人的和平相处,以中庸之道努力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们往往会尽量避开人际关系发生冲突,说话比较委婉,为别人的面子着想,另一方面往往也会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极力用委婉的语言或柔和的处事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影片中许大同为了给他老板面子而打自己的儿子这一事件最能印证中西文化的区别。西方人同样也讲究面子,但他们的办事原则是将实施法律置于面子之上,在原则上很少顾及人情。

(三)处事观念

从西医与中医的疗法差异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大有差别:西医讲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处理理由的方式上以事实为基础,就事论事。而中医,比如电影中的刮痧疗法等,都坚持着一种宏观宇宙观,认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中医里的经络学说与阴阳学说都注重人体内的整体联系,治病先治根。因此美国儿童医院的医生不会相信孩子背上的刮痕是为了给其治病而且还是治发烧这一与脊背看似毫无关联的疾病,相反,却将背上的这一刮痕看作是家长孩子的事实来加以论证,这也印证了美国人在处理事情时往往注重事实。
同时,许大同当众打儿子耳光也是不争的事实,将儿童单独放在家中也是事实,替父背罪名仍旧是事实,这些有口难辩的事实将许大同推向了被告席,虽然这些事实在中国人看来,在其中充溢着满满的人情,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美国人却就事论事,无视人情,以法律为主,即使把美好的家庭拆散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在处事时人情和法律的较量。
三、结 语
《刮痧》虽然是一部文艺作品,但其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却是真实存在的。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制等难免会产生冲突,但应该认识到,在一个全球交融汇集的时代这种冲突未尝不是件好事,尽管在交往初期文化差异的激烈膨胀会给人带来消极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它能够推动民族之间的融合以及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宽容对待异域文化,坚持平等的原则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努力构建多元化和谐社会,从而有效地进一步加深跨文化人群之间的交际,推动整个社会共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2] 刘石钰,李荣美.《刮痧》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J].电影文学, 2011(05).
[3] 陈俊森.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郭鸣鹤(1979— ),女,吉林梅河口人,硕士,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刘蕾(1976—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