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62 浏览:31377
论文导读: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新形势下,艺术院校都在深思自身的发展途径。如美院学院推行“宽基础—专业院系—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度,打造具有美术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对于中国戏曲学院乃至其他艺术院校来说,专业上各具特色,如何结合学院的长远发
摘 要: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传统精英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化艺术教育的发展。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历史背景、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理由、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探索进行探讨,提出今后亟须加强的工作:一是对艺术院校教育的特殊规律需要深入研究。二是教师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科研对教学的支撑有待加强。
关键词: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
1002-2589(2013)32-0253-02

一、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历史背景

党一直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但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成为党一直认真探索和深思的理由,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理由。同志曾在清华大学百年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与此相反,近几年高校扩招,使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面对困境。一方面是艺术院校报名火爆,报考人数剧增;另一方面是艺术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了瓶颈,突出表现在培养人才总量上升而拔尖艺术人才数量下降的矛盾。这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声誉、品牌形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工具的变化,社会对艺术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发生着转变。过去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新形势下,艺术院校都在深思自身的发展途径。如美院学院推行“宽基础—专业院系—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度,打造具有美术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对于中国戏曲学院乃至其他艺术院校来说,专业上各具特色,如何结合学院的长远发展目标,从对艺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进行人才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推进课程的整合与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摸索出各自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特色教育模式就迫在眉睫。

二、当前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理由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体制正向多元的体制靠拢。但是由于多年以来,各界对于人才培养体的认知不够,使艺术人才培养教育仍存在一些理由。

1.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

在一些艺术院校中,部分专业对自身办学优势分析不足,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相应的专业建设和拓展工作没有开展起来,这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2.专业设置不科学

近几年,报考艺术院校成为热门。究其理由,既有希望成为“明星”出人头地的思想作怪,也有艺术院校对文化课的门槛要求较低,致使很多学生在高考前夕改学艺术,虽然时间较短也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为了广揽生源和追求学科门类的齐全,许多艺术院校短期内新增一些专业。迎合市场需求本无可非议,但有些艺术院校在开设新专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自身的办学能力进行严格把关,而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匆匆上马,其造成的后果是高校专业趋同,缺乏特色。
3.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所有的教育形态中,专业艺术教育最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和悟性,也最不能容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但是现行的专业艺术教育,从招生录取、教学计划以至修学年限等恰恰依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学运转状态,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方式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不仅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而且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理由。这些理由导致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在各门课程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融会贯通,从而最终影响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的关键一环。它要求教育者应直接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专业教育目标,否则就会出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理由。当前国内高校艺术院校虽都提倡人才培养目标要依据社会需求制定,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流于形式的做法普遍存在。如何根据社会需要解决这些理由、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新版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是艺术院校亟待进行的工作。

5.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许多艺术院校的教育手段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教学计划模式单一,不考虑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人才培养任务等方面的不同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不注意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考试为辅的形式。学生疲于应付过多的课程和繁重的作业,很难有空余时间充实自己。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且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理由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特点、没有优势,缺乏竞争力,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改革探索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同时也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发展自己的特色,为此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注重知行统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高等艺术院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文化艺术人才的重任,担负着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使命。艺术院校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造就一支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新时期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高校应该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近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进行论文导读:
了一系列的探索。近几年,社会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中国戏曲学院清楚认识到艺术人才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1.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特色专业

艺术学科的发展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同时也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发展自己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学院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如2007年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签订合同,为他们培养20名舞台美术工作人员。学院根据人艺的用人要求,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策略,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学院负责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人艺承担实践教学的部分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证明,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种学校与艺术团体合作办学的新策略,对于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解决学生的就业理由来说,是一次很有作用的尝试。在借鉴、总结与人艺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学院人才培养逐步向各地方剧种延伸,这种人才培养的优势在学院的教学和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显现,为其他艺术院校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是搭建了大学生开展艺术实验和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平台。学院通过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原有实践教学设备的升级改造,形成了实验设施齐备、综合配置高、共享性强、规模较大、专业面向广的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由课堂讲授式教学转向实践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在建设市级教学示范中心的过程中,学院根据实验教学理念制定了明确的实验教学定位,建立了系统的运转管理制度,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戏曲艺术教育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强化了实践教学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在教学管理上,学院加强了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通过全院教学检查、督导专家组抽查反馈,进一步规范了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提升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三是拓宽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创作活动的渠道。近年来,学院成功申报了北京市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和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制订了《中国戏曲学院本科生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对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作活动。

四、今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面亟须加强的工作

虽然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艺术院校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还远远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此,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艺术院校教育的特殊规律需要深入研究。研究教育规律、艺术规律,深入探索艺术教育管理的科学策略,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改革的力度,充分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求,体现“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改革思路的原则要求,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开放、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要求。
二是教师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艺术学院要进一步按照“提高现有人才、用好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思路,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需要在深入进行学科、专业、课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引进一批艺术造诣高、适合做教学工作的艺术家、学者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延承中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要有针对性地聘请社会知名艺术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建立合理的学科建设梯队。
三是科研对教学的支撑有待加强。针对艺术院校教师学历有待提升,科研激励体制尚未完善,优秀科研成果不够多的情况,艺术院校要在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教学研究,更加注重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学改革立项制度,加强对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进一步健全科研与创作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切实将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作为带动艺术院校教学的两翼。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新形势下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深思[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4).
[2]董峰.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J ] .江苏高教,2008,(4).
[3]陈勇军.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深思[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与设计版,2012,(6).
[4]谢海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10,(1).
[5]陈艳;郑淇元.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想[J].现代教育管理,2010,(7).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