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谈民间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079 浏览:97375
论文导读:
摘 要: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应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在强调现代艺术的同时不能忽视民间艺术,两者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小学生认识一个多元化的美术世界。
关键词: 民间艺术 艺术多元化 探究式学习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名言。每个民族的每个地区都应有自己本土的文化,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民间艺术更是多姿多彩,就好似取之不尽的宝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强中国则强,他们应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若是子孙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都甚少了解,我们的民族则没有了根,缺少了魂。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产生了一些盲目追赶潮流的现象:越贵的越好,越多人有的越好,外来的事物更好,等等。城市里的学生的审美常以金钱来定位,过于片面,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感受不到朴素的美。在教学六年级欣赏课《中外建筑》一课中,学生一看到国外的建筑就说“好”,而看到我国的故宫、黄鹤楼等建筑,则无人称赞。在上《民间玩具欣赏》一课,看到布老虎时,学生就问:“这不会响、不会动的也算玩具?”相对于传统作用上的艺术,学生更喜欢时行的一些动画作品……这种现象令人心寒,也让人反思:如何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与认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做到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说的:“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

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一、与教材合理结合,亲近民间艺术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首先根据本地民间艺术的情况,选取与教材相适应的民间艺术,将教材与民间艺术融会贯通,使学生对优秀的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
以湘版二年级教材中的一些课程为例。
《快乐的舞蹈者》:本课难度不大,特别是城里的学生几乎人人亲眼看过舞蹈表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出示各种范图和舞蹈片段后,让学生表演自己最拿手的舞蹈动作,虽然学谈民间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利用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认真地画起来。但授课后就发现学生的作品缺少个性的东西、没有灵魂、太多共性。大多都是画的芭蕾动作,虽然动作姿势各不一样,但没有本质的区别。理由出在哪呢?——学生缺少新的体验。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较多接触的就是芭蕾,而老师上课时展示的各种范图和片段,只是给学生视觉上的短暂感受,缺少体验学习。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原本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归纳出舞蹈大的类别,而是把学生原本早就懂得的知识简单地重复了一遍。所以在重新调整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侧重于本地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资源,并收集其各自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不同的艺术特色。在原本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合理地增添了本地关于舞蹈的民间资源:在欣赏导入这一环节,我把原本的各种范图和舞蹈片段改成了建宁傩舞、客坊乡的伞舞、马灯舞、黄坊乡灯舞、沙县的肩膀戏等一系列富有三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课件中民间的舞蹈表演形式风格独特、灵活多样、动作细腻、优美大方,立刻把学生带进了淳朴的民间生活中。在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后,我让学生谈谈欣赏的这些舞蹈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哪些不同,接着让学生模仿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并进行“百舞争艳”选拔。在选拔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表述为什么要模仿这个动作,你喜欢这个动作什么?跳舞者的服饰又是如何的?在民间舞蹈魅力的感染下,学生美术作品中的舞姿各异,舞蹈者的服饰不尽相同,还添上了与舞蹈者搭配的故事背景,流露出民间艺术特有的清新、质朴、稚拙的气质。民间资源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推动本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劳动人民在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还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中激发创造精神,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有很大的作用。

二、利用典型教材,深入了解民间艺术

教材中有一些课,带有浓厚的民间艺术色彩,教师可以借此课对学生进行深一步的关于民间艺术的再认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认识民间艺术的艺术价值,从小对学生注入美术文化观念,树立学生良好的文化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艺术文化价值观。
如《民间玩具》一课,以欣赏山西民间玩具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民间玩具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此课的教学,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了更多的认识。
(一)民间玩具的特性:(1)材料丰富,大多来源于人们的周围的生活,是随处可见的。如:泥、竹、棕、木、草、纸边、布头、绢尾、废棉、玉米秆,等等,人弃我取,唾手可的。各地艺人与农家就地取材,凭着自己的想象或模拟,为幼儿提供制作各种耍货。这些材料不需家长花一分钱,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尤为重要的。(2)制作的材料大多是大自然中原始存在的,学生在玩这些玩具的同时,其实更是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3)民间玩具的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
(二)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如泥塑的人物、动物;陶制的人物、响哨,面人、糖人;布老虎、沙包、陀螺、小鼓、七巧板,竹制玩具小鸟、蝉、蝈蝈、青蛙;风车、风筝、毽子、皮筋、不倒翁等。这些玩具材料简单,但却各具特色:有雄壮威武,也有滑稽诙谐;有笑容可掬,也有怪态毕现,极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老师在课前先收集一些民间玩具先任由学生操作玩耍,在观察学生的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是对材料感兴趣呢,还是对玩具的制作感兴趣?逐渐引领学生步入民间艺术的殿堂,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些好玩论文导读:通过以上学习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民间玩具,如:沙包、陀螺、小鼓、七巧板、风车、毽子、不倒翁。本课最有成就的不是学生制作出的玩具,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民间玩具,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一些艺术风格术语: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装饰性、夸张、变形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与兴趣,其多元智慧的主体能动
的玩具背后,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朗朗上口的民间童谣。随着理由的深入,学生的热情又转向玩具的制作上,通过以上学习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民间玩具,如:沙包、陀螺、小鼓、七巧板、风车、毽子、不倒翁。本课最有成就的不是学生制作出的玩具,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民间玩具,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一些艺术风格术语: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装饰性、夸张、变形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与兴趣,其多元智慧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创作和成就感,使学生不但在自己的强势智能上得到发展,而且能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谈民间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利用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