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美术教学中邓石如篆刻艺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63 浏览:15852
论文导读:
明清之际的篆刻艺术空前繁荣。文人的参与,印章实现了由实用技艺向造型欣赏艺术的转变。这一时期,人们对篆刻艺术的探索非常自觉和深入,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突出者有“徽派” “浙派” “邓派”。前两派或以入印文字为突破口,或以刀法为创新点,但都盛极而衰,唯有“邓派”以“印从书出”为创新理念,极大拓展了篆刻创新的道路,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使篆刻走出了“开创—繁荣—衰败”的轮回。邓石如凭借篆书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印从书出”的创新理念。通过研究,凸现出“印从书出”篆刻创新模式的重大作用,现代篆刻的辉煌再次彰显了此理念与时俱进的特点。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嘉庆皇帝之讳,更字顽伯,居皖公山下,因字完白山人,又字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工书法、篆刻,为清代一位极富创造性的金石书法篆刻家,赵之谦称其“国朝书以山人为第一”,包世臣称其“四体书”皆“国朝第一”,为清中期碑学巨擘。
受家学影响,对书法和篆刻邓石如从小便耳濡目染,“得祖父和父亲的嫡传”。其父邓一枝即饱读诗书,也善书法、篆刻,常为人刻章写字,闻名乡里。其印承继家学,因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早期主要影响安徽一带的何震、苏朗公(苏宣)、程邃等本土印家,致力于临摹。当年邓石如在南京获得程邃上百方印章,视若供壁,终日玩摹,所以,邓石如早期篆刻师学杂芜,并无明显的个人风格。
对其以后开宗立派,成为大印家起关键作用的是38岁后客居江宁梅家的八年时间。“前巴东知县梁巘致之江宁梅镠后,山人既得纵观……”梅家丰富的金石让邓石如大开眼界,在客居梅家的八年间,邓石如闻鸡起舞,磨墨盈盘,寒暑不辍,涉猎广博,技艺益精,为他在书法和篆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眼界日高,邓石如越来越不满足于当时印家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于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探求,“出新意于法度,不践古人。”运用三代及秦汉金石文字来丰富和改造他的书法和篆刻,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邓派”印风。其篆刻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线条上强调自然、韵味

他大胆探索,将自己深厚的篆隶笔意带入篆刻中,增强了线条的笔意和书写性,从而使之更加流畅、自然,并逐步形成线条的丰富变化与内在韵律的审美风尚。魏稼孙称其:“书从印入,印从书出。”道出了他书印相掺的艺术创造—将书法的线条运用于篆刻,不是单纯为刻而书,而是以书为载体,以刀为笔,正如其好友李兆洛所说:“ (山人)使铁如使毫,所向无不宜。”从中可看出山人“使铁如使毫”任意挥洒、所向皆宜的高超技艺,将书法线条与金石效果通过刀法生动地展示出来。这一追求在其40岁为毕兰泉刻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中至为明显。

(二)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者

在流派众多的前清时期,以丁敬为首的浙派和以何震为首的皖派,浙派以阳刚著称,皖派以阴柔见长。邓石如在书法上苦心钻研,悟出了“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者”的妙理。他开创性地用隶书笔法来作篆书,并把这种篆书生龙活虎、千变万化的姿态运用到篆刻艺术上,创造了“圆劲”一派的篆刻风格。既有皖派的阴柔流丽,也不乏浙派的刚健婀娜,后人称为“邓派”,如:“家在龙山凤水”。

(三)“印从书出”造就刚健婀娜的印风

在清代,篆书的复兴不得不归功于邓石如对篆书笔法的成功探索。“刚健婀娜”本是山人好友罗聘的画梅理论,“婀娜”是一种阴柔的美,如果片面地追求婀娜,容易变成纤弱;“刚健”是一种阳刚之美,把“刚”与“柔”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达到完美的境界。邓石如的朱文印,如“意与古会”线条婉转,夸张屈曲,又很刚健;白文印“笔歌燕舞”也流动圆转,独创一格。

(四)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计白当黑

此论本是中国画构图的理论,即借虚以见实,以虚衬实,虚实相生,以得到意境深邃、回味无穷的效果。这一点在山人的书和印中运用得最为成功,其运用于篆隶书结体的改造,使之造型巧妙,变化万千而不可端倪;运用于篆刻则疏密停当,意味悠长,以轻重、起伏、离合、增减、屈伸等手段,造成看似参差不齐实更统一和谐的艺术效果,体现了邓石如过人的艺术感受力。见“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一印。
“邓派”篆刻影响深远,吴熙载、徐三庚、赵之谦、黄士陵……以至近代的“西泠八家”。邓石如的篆刻创新为我们今天的篆刻艺术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首先,篆刻的创新要依赖篆书风格的创新,至少要有深厚的篆书基本功。这是山人篆刻成功的关键,今天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取法范围要广泛,视野要开阔,既要吸收本体的营养,也要取法相关姊妹艺术,把其中相通的成分为我所用,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来。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lbylw/lw42922.html上一论文:谈谈论我国古典园林的特殊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