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美国保险业巨头,最懂我国“规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02 浏览:70630
论文导读:
莫里斯·格林伯格(下文称格林伯格)离89岁生日还有一个月时间,但看起来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他个子不高,坐姿很挺,隐隐有一种军人气质。来宾讲话的时候,他微微侧耳朝向翻译,但脸部仍然冲着前方,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目光炯炯。很快你就会明白,正是这种目光,让你感受到了他的能量和活力。
这是格林伯格的新书《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的发布会现场。格林伯格讲话声音不大,有点咳嗽,但是他的话能立刻抓住听众:“这本书是讲述我们怎样把AIG发展起来的。而我想讲一下,如何建设一个成功的公司。一个好公司需要一个有奉献精神的团队,那些只想朝九晚五工作的人,在我们公司没有未来。”他平静的语调里,透出一种对狂热工作的信仰。
充满闯劲的硬汉子
格林伯格是犹太人,曾祖母来自俄罗斯,当年身无分文移民美国。格林伯格出生在纽约,7岁时,开糖果店的生父去世,母亲改嫁给一个牛场老板。17岁时,格林伯格就参加了美国陆军,在二战的战场上打过纳粹,后来参加过朝鲜战争。1952年,他以上尉军衔退役。在纽约街头找工作时,格林伯格路过当时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大陆保险公司,就走进去问问有没有空缺。人事经理对他爱搭不理,对他的从军经历更是嗤之以鼻。格林伯格很生气,直接冲进副总经理弗尔赖德的办公室,说“你那位人事经理真不是个东西”。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反而吸引了弗尔赖德,两人聊了起来。后来,格林伯格得到了一个见习保险员职位,由此开始了一生的保险事业。
格林伯格跳槽AIG,也是在闯。1960年,AIG创始人斯塔尔打算发展美国以外的多种保险业务,身为大陆保险公司高管的格林伯格正是此中高手。斯塔尔亲自邀请格林伯格在纽约吃了好几次饭,竭力拉他加盟。斯塔尔给格林伯格一个最让他心动的条件:请他开创一种新的全球意外和健康险业务。格林伯格下了决心,离开了貌似强大、实则已经走下坡路的大陆保险公司。
几十年后,格林伯格在业界有了一个名声:擅长打开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市场。最初,他主攻的是日本市场。当时,日本民众很少有人保意外险,日本企业也不重视。格林伯格在日本街头发现,很多中小学生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时都戴着显眼的帽子,以保证安全。于是,他找到黄帽子生产厂家,谈了一个合作:黄帽子随他的保单出售,印上保险公司标志。于是,保单带动了帽子销售,帽子上的保险公司标志又提升了家长的保险意识。日本市场由此打开。
在生意场,格林伯格会动用一切资源赢得胜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企业迅速向全球扩张。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法治不完善,风险较大,很多保险公司对此避之唯恐不及,而AIG则大胆挺进。格林伯格说:“我们就是要做别人做不了的生意。”发生政治风险时,AIG先向投保企业赔偿,再向外国政府索赔。1985年,倡导国有化的加西亚当了秘鲁总统,派军队占领了美国贝尔哥石油公司,赶走了美国人,造成2.5亿美元损失。贝尔哥此前曾向AIG投保,AIG赔付损失后,推动美国政府向秘鲁施压,最终让加西亚的继任者藤森赔偿了损失。
在维护公司利益的时候,格林伯格无所畏惧。1972年,巴基斯坦新任总理布托宣布对包括AIG子公司在内的保险公司实行国有化,却没有给出补偿。AIG多次交涉无果。一个多月后,布托访问美国,向美国商界宣传巴基斯坦吸引外资的政策。就在布托即将发布演讲时,格林伯格走上演讲台,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后说:“贵国最近将我的公司国有化,但我们还没有得到补偿。”并表示,自己打算在演讲后的答问环节跟在座的美国商界“分享这些信息”。很快,巴政府支付了补偿款。
靠情谊做长远生意
格林伯格对中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在新书第一页上写道,AIG是中国的一个“孩子”。他解释说,这是因为AIG创办人斯塔尔早在1919年就在中国设立保险公司,AIG的“根”在中国。抗战中,斯塔尔的企业被日本人没收,但忠诚的中国员工设法保护了公司的重要文件,并在抗战胜利后迅速恢复了公司原貌。斯塔尔对中国心存感激,后来大力栽培过一些中国人,还将自己的庄园取名“摩法尔”,据说是老上海街头的蹩脚英语“更远”(more far)的谐音。2011年,上海市的一位领导带着一个代表团访问美国,格林伯格曾特意安排中国客人入住摩法尔庄园里的斯塔尔主卧室。
新中国成立后,美中长期缺少往来,但作为斯塔尔接班人的格林伯格经常去香港。他发现,很多中国人对美国帮助中国抗日这件事心存好感,甚至“打心眼里喜欢美国人”。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我记得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75年。基辛格和尼克松访华之后,我对中国产生了更多的好奇。我给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写了一封信,随后就接到了他们的邀请,访问中国。来到中国后,我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怎么能将中国这样一个有几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排斥于世界之外?中国将来一定会融入世界,这件事也许要经过5年、10年,但一定会做成。”
格林伯格第一次访华,与中方签订了一份再保险业务合作协议,这是美中保险合作的开始。他也喝到了被《纽约时报》记者称为“闻起来好像空军一号的航空燃油、尝起来略好一点”的茅台,并经常被中国同行敬得酩酊大醉。其实格林伯格很少饮酒,在他执掌AIG之后,曾作出严厉规定,不许属下在午餐时喝酒,因为醉酒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力。他自己当然也不喝,他的名言是“我不会要求任何人做我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但在中国,他破了自己的规矩。
格林伯格很愿意研究中国的“规矩”。上世纪90年代,朱镕基担任上海市长时,创立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格林伯格欣然担任首任主席。1990年以来,这个组织为上海发展做出很多贡献。格林伯格来中国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甚至开玩笑说,如果能重新选择人生,他愿意生活在中国。后来也有很多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它们的首席执行官很少像格林伯格这样亲自出马,与中国官员和企业高层会面。格林伯格知道,中国政府喜欢直接跟外企的头头打交道,派别人是不够格的。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lbxlw/lw22641.html上一论文:研讨智利模式下对中国企业养老保险改革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