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关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099 浏览:134550
论文导读:
【摘 要】成语作为语言中现成的语用材料,记载了特定的史实,成语跟一个民族存活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语言特点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着独特的民族背景。
【关键词】语言特点;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11-0331-02

一、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的关系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介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成语是人们经验智慧的结晶,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一个民族的民族语言与他们所存活的特定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成语的产生与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山川、河流、交通、气候等所表现出来的。
例如:“蜀犬吠日”反映了四川盆地太阳能分布较少。四川盆地多雾,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每当太阳露出来时,狗以为是挂在空中的圆饼而对太阳汪汪大叫起来。这样的现象只有蜀地所独有。
下面的成语也是汉民族语言所独有的:五湖四海、沧海桑田、泾渭分明、庐山真面、逼上梁山、滴水穿石、百川归海、梦笔生花、箭在弦上、胸有成竹、雨后春笋。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语言的音义结合,只有从社会的角度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同一个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这也只能从语言的社会属性角度来解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新现实现象不断涌出,语言中随之会出现很多新词。而现代汉语中,这些词都会随着新现事现象的出现而出现的,“嫦娥奔月”以前只是一个童话故事,而现在指的是“常娥”号绕月计划。
语言随之地理不同,同一个词不同民族产生的作用也不同,维语成语“沙子开花”同维吾尔族的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新疆地区气候干燥,沙漠占据很大面积,因此,他们的成语也含有的地理色彩。而汉族生活环境不同。所以,相同作用的成语,汉语用“铁树开花”来表示。此外,汉语中的“鹤立鸡群”与维语成语“骆驼进来山羊群”,“画蛇添足”“化驴添耳”以上例子充分反应了汗、维表示同一个概念所借用的体现手段、比喻有所不同。这说明各民族成语的产生与其所存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

二、 成语与民族文化传统

语言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人类文化的许多信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总和,是人类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式。从外延上看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类型。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智能文化是指人类拥有的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制度文化是制约人们生活行为的各种制度规范,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是指思维方式、思想意识、道德观念。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中记载着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应着该民族文化特色,人们在掌握运用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了解该民族的文化。语言受文化的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更要受到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制约和影响 。
一定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基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生产方式,而有其一定的社会生活状况。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的习俗风尚与宗教信仰。因此,在一定的民族语言里,有些成语也就带有一些特殊的色彩。例如,汉语里的“歃血为盟”“口血未干”,它们的产生便是由于我国古代有这样一种风俗,即诸侯盟誓时歃血,以示诚意。在没有这种风俗的其他民族语言里,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成语。再如:始作俑者、可操左券、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等等,都是古代汉人所特有的习俗,在没有这类习俗的民族里,这一类的成语,也就不可能产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首先体现在,语言对文化的记录上,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代代相传,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例如中国古代的文化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宝库,而这些文化主要就是通过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另外语言系统本身特别是词汇系统叶凡银子人类文化的面貌。例如我国古代曾以贝壳作为货币流通,所以,很多与钱财有关的字都从“贝”,例如“贪”“贱”“贷”。
正因为语言反应文化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来揭示语言所记录的文化,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语言文化。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佛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于是,在汉语里便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同佛教有关的成语,如:一尘不染、恒河沙数、五体投地、不二法门、不可思议、降龙伏虎、现身说法、味同嚼蜡、佛头着粪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佛教之外,我国也曾盛行道教,因而汉语的成语也有直接来自道家语或由道家语演变而成的,例如:灵丹妙药、点铁成金、回光返照、万应灵丹,等等。
我们的祖先,在中医、中药方面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在成语里也有这方面的反映。例如:如法炮制、痛下针砭、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着手成春,等等。 各个民族对于事物往往有不同的感情,这种情况多和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关,在成语中也有充分的反映。例如:“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也用来比喻俊杰;“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鸟,被视为“百鸟之王”,以象征祥瑞;“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之兽,古人以为“圣出则见”,当作吉兆;“龟”虽是实有的爬虫,但因其寿命长,也被视为奇特的灵物,称作“介虫之首”。“龟”常和“鹤”并举,用来称颂人享有高龄。由于世代相沿,流传久远,人们便将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或取“四灵”以命名指称事物;或据“四灵”以雕塑描摹图像;或借“四灵”以作为夸饰之辞。除了龟字用得较少外,龙、凤在汉语成语中用得很广,例如:龙蟠虎踞、龙潭虎穴、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画龙点睛、群龙无首、叶公好龙、龙飞凤舞、攀龙附凤、凤毛麟角,等等。 (下转345页)
(上接331页)

三、成语与民族语言特点

不同的民族语言,都是以独具特性的语音、词汇、语法而组成为一个体系。产生于不同民族语言的成语,是从所属民族语言的诸要素中取得一定论文导读:
的特性,而在结构上表现出显著的民族风格。汉语的成语,基于汉语语音构造的特点与汉语文学语言的传统,多数以四音节为其基本形式;成语的音组缀连为一个整体,或通过音素的结合而构成为声韵的复沓,或凭借音高的变化而组成为平仄和谐的配对;按照属对的格局,还可联成骈俪的格式。
声韵复沓
重言 嗷嗷待哺、比比皆是、察察为明、陈陈相因、蠢蠢欲动、绰绰有余、喋喋不休、多多益善、咄咄逼人、岌岌可危、津津乐道、剌剌不休、寥寥无几、靡靡之音、夸夸其谈、娓娓动听、沾沾自喜、蒸蒸日上、跃跃欲试、井井有条、振振有辞、落落大方、摇摇欲坠、欣欣向荣、面面相觑、丝丝入扣、默默无闻、息息相关、循循善诱、栩栩如生、心心相印、奄奄一息、姗姗来迟、大名鼎鼎、风尘仆仆、虎视眈眈、众目睽睽、气势汹汹、小心翼翼、、衣冠楚楚、大腹便便、忧心忡忡、天网恢恢、心心念念、唯唯诺诺、熙熙攘攘、战战兢兢、兢兢业业、鬼鬼祟祟、形形色色、原原本本、期期艾艾
双声
发愤忘食、高歌猛进、家给人足、聚精会神、利令、智昏淋漓、尽致参差、秣马厉兵、八面玲珑、疮痍满目、感恩戴德、感人肺腑、生灵涂炭、牛鬼蛇神、逆来顺受、斑驳陆离
叠韵
乘风破浪、从容不迫、蹉跎岁月、触目惊心、延年益寿、轩然大波、
精明强干、形影相吊、虚无缥缈、血流如注、高山景行、魑魅魍分崩离析、含辛茹苦、欢欣鼓舞、销声匿迹、渗淡经营、道貌岸然、孤苦伶仃、冠冕、堂皇欢天、喜地户枢、不蠹断简
于此可见,在汉语的成语里,以汉语所特有的音节结构而造成的“四字格”以汉语所特有的音素而造成的和谐性,以汉语所特有的对偶辞格而造成的匀称体,显示了汉语成语的“均齐美”“回环美”或“错综美”的特色。同任何其他民族语言的成语相比照,突出表现了一种特有的民族风格色彩。
结语
从古至今,成语对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及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无论是宗教还是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具特色,成语对我们的影响至今我们仍然感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