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赏析文本语言培养语言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84 浏览:155194
论文导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的感觉与文本在言语中遇合,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思想在言语中交流,使语文课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本文阐述了有效品味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理由。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味语言;教学策略
当前,新课程改革像一阵春风,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满院芬芳。前卫的教学理念目不暇接,新颖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先进的教学手段日新月异,老师的讲课有声有色,学生的发言踊跃积极,课堂的气氛热烈紧张,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但是,静下心来思忖,总觉得若有所失,这就是语文课吗?激烈的讨论、热闹的合作、大容量的课堂,繁华的背后,我们恰恰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对语言的细细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为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忽视语言文字的挖掘,为了落实人文教育的目标,而忽视语言品味的训练,为了加强课外的引申拓展,而忽视文本的解读和感悟,未免有点舍本逐末。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如何避开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获得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语文课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呢?

一、斟酌字词,揣摩意蕴,培养感知力

文学语言极富表现力,每位作家都非常注重炼字炼意的技巧。“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留下了千古佳话。教学中,对这些字词进行艺术的分析,反复的品味,深入的理解,能让学生揣摩到字词含义的深刻隽永、表达情味的浓郁深厚,从而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

1.放入情境,以文解词

把词语放在情境中理解,可以获得对词语感性而生动的认识。例如朱自清《背影》在文章开头提到当时家中景况,用了一个词语“祸不单行”,现代汉语词典解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这是注解,还要结合文意剖解:“不幸的事”指什么?指祖母去世,父亲离职。“接连发生”如何理解?“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可见失亲失业相继发生在一个冬天里。而陈从周《说屏》一文提到屏应“因地制宜”,此词词典解为:“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所谓“地”,结合课文,指屏所在的整体空间,屏安放的具体位置等,以此“制”屏之大小、造型、色彩、绘画等。如何制?以大小为例,文中有言:“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大小由人了。”此句包含大空间置大屏,小空间置小屏之意,大小相衬,才有美感显现。
上述过程既是以文解词的过程,也是以词语带动文章理解的过程。

2.认真品味,读出情味

词典对词语的解释是干瘪的,而在语境中的词语永远是鲜活而生动的,充满情感和温度,所以不但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读懂词语背后的情味。例如“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中“飘”字的合理性?(《秋天》)通过揣摩,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图。通过鉴赏,学生不仅明白了用词的重要,而且领悟了语言的韵味。又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济南的冬天》)“不忍得”传神地勾画出水的神态,使水富有灵气。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这些文字,并把结果旁批在书中的空白处,对提升语言感知能力,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朱自清《背影》写背影一节,说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蹒跚”注解: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父亲走路缓慢摇摆,仅仅因为腿脚不灵便吗?我们可以联系文章对词语作进一步的探究。文中有言:“父亲是一个胖子”,体胖之人,行走自不灵便;月台送行在冬天,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深冬衣厚,行动自不自如;为“我”送行时,父亲年近五十,年岁渐老,体力渐衰,走路自然不如年轻人轻快;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父亲丧亲失业,极有可能因为心情影响了步态:母亲去世,内心悲痛;刚刚操持了一场丧事,心力交瘁;失了业,工作未有着落,前路迷茫。生计艰难、心情沉郁,步子自然轻快不起来。在如此黯淡的人生境况下,父亲穿越铁道的蹒跚步态,攀爬月台的背影对儿子才有了异常感人的力量,父亲的爱子情愫里也有了难以言说的深沉情怀。

二、比较替换,体会精妙,培养辨析力

比较,才能鉴别。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会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凸现语言的形象和意味;比较,会让学生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遣词用语上“无可移易”的道理;比较,还能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味,感知语言的魅力,引发学习母语的兴趣。例如《中国石拱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中“两肩”能否换成“两端”“两头”?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明了“两肩”比“两端”“两头”等更能准确地说明小拱的位置,且要言不烦,形象贴切。又以《春》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和“钻”能不能换成“暗暗地”和“长”呢?“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小草前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领悟到:“钻”和“偷偷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使小草有了意识,有了情感。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有教师在教学散文诗《金色花》时,拿原文郑振铎翻译的《金色花》与吴岩翻译的《金色花》在语言上对比阅读,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地方,说说更喜欢哪一种语言表达,理由是什么。学生找到“阴影”——“林阴”的区别,“阴影”给人感觉不愉快,“林阴”给人感觉有诗情画意;“掌着灯——“拿了灯”的区别,印度是个信仰神佛的国度,“掌”字给人一种对神的神圣敬仰,这种信仰甚至潜移默化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中了;“妈妈我才不告诉你呢。”——“我不告诉你,妈妈。”的区别,后者更能表现孩子在母亲面前撒娇的神气;“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你这论文导读:
顽皮的孩子,你上哪儿去了?”的区别,后者更能传达母亲对孩子的信任与爱怜……译者在翻译语言的运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细微差异,带来的表达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学生通过造句知道“阴影”与“林阴”营造的不同意境;学生通过动作的展现了解印度的母亲对佛的虔诚,发现母亲的善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爱与依恋,母亲对孩子的信任与爱怜。课堂中丰富多彩的言语活动,使学生水到渠成地领略到语言所传达的对母亲的赞美、母子间甜蜜游戏的意趣了。

三、诵读文段,抒发情感,培养鉴赏力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不仅是了解文章的前提,也是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增强语言的规范性的有效途径。“文章不是无情物”,以诵读为突破点,能让学生触摸到作家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领域,领会到语言表达的无穷魅力。继续拿散文诗《金色花》为例说明,“闻到花香芬芳”与“嗅到这花香”是有区别的,“花香芬芳”更体现了散文诗的韵律和谐,诗的语言;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语音韵律带给人的美感享受,“花香芬芳”更加表现了金色花的芬芳,母亲的芬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轻重音的不同处理,表达效果也是不同的。重音落在“这”上,表明孩子不是真的坏,只是妈妈的嗔怪;如果重音落在“坏”上,表明孩子品行恶劣,是对文本的误解。这样的语言品味,能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中,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记得2010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中范圣龙老师教学《蒹葭》时,抓住了《诗经》中语言表达的特点,通过范读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蒹葭苍苍”的“苍苍”。通过三种方式的朗读:“蒹葭苍苍”、“蒹葭苍——苍——”、“蒹葭苍盛”让学生说说哪一种更美。范老师给学生感悟的扶梯,让他们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后再去咀嚼诗的叠词之美,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学生在朗读中惊喜地发现“蒹葭”两字本身就很有韵味,范老师顺水推舟地引出双声,师生一起咀嚼《诗经》的双声叠韵之美。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在学生还没有走进文本、没有品词析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去朗读必定是低质量的、无效的。高质量的朗读要求学生在不断的对话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大家脑海中一步一步明晰起来,才能一步一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并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结合语境,掌握内涵,培养理解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是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是品味语言的一大原则。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作用判断含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获得正确的答案。忽视这一点,误以为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解释词句,不知道品味词句要结合语境反复体味,常常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如对《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笑”的理解:
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教师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句,并根据当时的情境,在“笑”字前添加一个修饰语(轻松、谦虚、虚心等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再现当时情境,从而加深对香菱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读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三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鲁迅先生会选择这些形容词的理由。学生1:“碧绿”让人联想到儿时的鲁迅他可能提着篮子去采摘青翠鲜嫩的蔬菜。学生2:“光滑”让人联想到他可能顽皮地在石井栏上跳上跳下。学生3:“高大”让人联想到他可能还会艰难地爬上皂荚树去掏鸟窝。学生4:“高大”还让我想到夏天里,鲁迅和小伙伴们在巨大的树冠里乘凉,仰头看那枝头的鸟儿,两人拉手合抱大树。学生5:“紫红”让人联想到他可能会偷吃桑葚满嘴紫红……语言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唤醒读者感觉和经验进行对话和交流的符号。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还要去读作者和赏析文本语言培养语言能力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人物的生命,体验他们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这一切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在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语言中。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靠翻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的。除了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还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积累越多,了解越深切,感悟越敏锐。五、联系生活,填补空白,培养感悟力古人主张在阅读时从“言内”拓展到“言外”。如果教师使用太多的多媒体“影像”,基本的“言”也没有,如何去“察其言、会其意、明其理……”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课堂上,我们要透过文本语言,挖掘“语文味”,通过丰富的想像,还要使学生听而有声、嗅而有味、赏而有色、感而有情……在不知不觉中,使文本中洋溢的语文意蕴深入学生的内心。一位教师在执教《台阶》时,就扣住的“父亲的眼神”展开教学。文中写道:“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老师没用任何多媒体手段,而是带着学生反复读,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去揣摩父亲的心理: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高台阶的房屋?到时该有多么气派、多么风光,再也不用低眉哈腰,可以挺直腰板走路,也不怕别人瞧不起了,我一定要盖起这样的一幢新房……从而品味出这里父亲“专注的目光”有哪些深刻的意蕴有羡慕和向往之情,也有不甘人后、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内心。总之,教师要充分借助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堂这两个有形的载体,坚守言语本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表达与文本对话,与教师交流,与同学讨论,与自己的沟通,提高语言能力、思想修养与审美情趣。参考文献:[1论文导读:]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姜勇军.品读语言,还语文课堂本色.语文教学通讯,2013,(5).上一页123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姜勇军.品读语言,还语文课堂本色[J].语文教学通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