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许名奎《劝忍百箴》语言特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557 浏览:106934
论文导读:
摘 要:许名奎《劝忍百箴》是一部以劝忍为主题的散文小品,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写作上非常有特色。主要表现在:语体上,排偶化与散化相结合,具有灵动感;表现手法上,譬喻化与议论化相结合,寓深奥哲理于浅显易懂比喻中;结构上、活化与固化相结合,更有节奏感。成为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佳作。
关键词:许名奎 《劝忍百箴》 语言特色
许名奎,号梓碧山人,元代四明人,其生平无所稽。许氏“复思前哲有‘德量自隐忍中大’之语,益自勉励,逆来顺受,不与物竞,因作《劝忍百箴》”①。由作者自序得知,此书成于元代武宗至大三年(1310)十月初一。这是一部以劝忍为主题的散文小品,堪称我国古代集古代“忍”术之大成的著作。该书共有一百箴,每箴分别写了要“忍”的内容,如言之忍、妒之忍、气之忍等,以及对为何要“忍”进行了论证,内容涉及生与死、福与祸、喜与怒,小则个人,大则国家,无所不包揽。作者入经出史,所述之内容对现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具有普遍的借鉴作用,对人格塑造方面有很大的教化作用。全书虽每一则字数不多,但写作上却很有特点。

一、语体上排偶化与散化相结合

排偶,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介于排比与对偶之间的修辞手法。排偶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但结构、字数等均可变化,排偶给人的是整齐匀称又富有变化的美感,能收到反复强调、增强语势的表达效果。而非排偶句式则是以散句的形式出现,其要求结构句式的不同,相对灵活多变。《劝忍百箴》每一箴虽然篇幅短小,但句式却非常有特点,大量排偶句与散句的有机结合,使得文章读起来不僵化和散乱,朗朗上口,意蕴丰富。例如《言之忍第一》中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动乱的产生,一般是由言语作为阶梯的,口是用来记载三辰、宣扬五行的,而一些灾祸都是由口引起的。这是散句,句式灵活,不受限制,说明了祸从口出这一深刻哲理。接着“《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这是一个并列式的排偶句,《尚书》上劝诫人们,言语如果不合礼仪就会有羞辱感;《诗经》告诫人们,出口要小心谨慎,不合时宜就会有后悔感。所以天上有卷舌星,用来警戒那些花言巧语和说谎话坏话的人;《孔子家语》中提及孔子曾题铭“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意思是多言必失,需慎之。其语义并没有因为形式的局限而受约束,形成整齐而富有变化的句式,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形式感。引用典故,告诫人们言多必失的古训,发人深省,心悦诚服。此外也有整篇都是排偶句和散句形式的。如《妒之忍第三十四》,全篇几乎都是排偶句式,将妒之箴言写得淋漓尽致,读来一气呵成。运用了对比的排偶句式,如:“君子以公义胜私欲,故多爱;小人以私心蔽公道,故多害。”更彰显出君子能以公理克服私欲,有博爱之心,小人放纵私欲不明天理,有妒人之心,使人一目了然。还运用了并列的排偶句式,如“士人入朝而见嫉,女子入宫而见妒”、“萧绎忌才而药刘遴,隋士忌能而刺颖达”等,道出了因忌妒之心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从反面起到了劝诫作用。又如《农之忍第八十八》,全篇几乎都是散句的形式,讲述了农民的勤劳与艰辛。如:“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苟惰农不昏于作劳,则家不给而人不足。”从事农作的只有农民,而吃粮食的却有士、农、工、商、释、道六家。如果农民懒惰不从事劳作,那么连自己家都供不应求,更不能满足他人的需要。用散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农民如果不辛勤劳作的后果娓娓道来。
《劝忍百箴》中,排偶句式使得句式优美,对仗工整,语气融会贯通,散化句式平淡浅易,自然朴素,文义明白晓畅。排偶化与散化相结合,形成整齐而富有变化的句式,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形式感,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此外作者所建构的骈化句式,往往警句迭出,如“好誉人者谀,好人誉者愚”、“患尝消于所慎,祸每生于所忽”,等等,一正一反,正反相形,内涵深刻,发人深省。

二、手法上譬喻化与议论化相结合

《劝忍百箴》中比较有文学性的几则小品用了不少譬喻、类比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作者频繁地使用博喻,用来说明事理,又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对比的策略,将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方面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或正面设喻,或反面设喻,或单独设喻,或连续设喻;或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如《气之忍第二》写道:“燥万物者,莫■乎火。挠万物者,莫疾于风。风与火值,扇炎起凶。气动其心,亦蹶亦趋。为风为火,如鞴鼓炉。养之则为君子,暴之则为匹夫。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噫,可不忍欤!”这则小品起首生动地描述了自然现象,不仅具有譬喻性,且与下文构成了逻辑上类比推论的关系,类似于两段连珠,或者说是吸收了两段连珠的写法。中间段将气比作大风,意思是如果不培养自己浩然之气反而损害自己,就像用皮囊向火炉鼓风,越鼓火势越旺,说明了君子与匹夫之辈的气养成方式是不一样的。将抽象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比喻之中,使其具体可感。再如《势之忍第九》写道:“迅风驾舟,千里不息。纵帆不收,载胥及溺。夫人之得势也,天可梯而上。及其失势也,一落地千丈。朝荣夕悴,变在反掌。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噫,可不忍欤!”这则小品是由博喻丛建构而成的,堪称典型的博喻式篇章,其中“迅风”四句和“夫人之得势也”四句的内部结构,构成了转折性隐喻,而前八句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交替式隐喻,用以说明“势”越过可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以下的博喻,则要说明“势”之变的容易和迅速。毫无疑问,这里的譬喻是一种基本的论说方式,其所要彰显的内涵则带有强烈的哲理和警示意味。
三、结构上活化与固化相结合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dlwxlw/lw43873.html上一论文:简论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