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评价语言有效性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568 浏览:60383
论文导读:
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的一种认知表达,也是小学语文课堂里面使用较为普遍的语言。教师所做的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有效性如何,会对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加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影响教师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因素

课堂教学应当越来越具有开放性特点,教师所做的评价也不能完全进行事前安排,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随便给出评价用语。通常评价用语的使用及其有效性会受到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评价主体的影响。评价主体也就是教师,其对于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影响体现在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风格,而不同的风格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例如,同样是肯定性评价,有的教师开门见山,有的教师则比较含蓄。又如,同样是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观点将教师视为高高在上,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观点则将师生地位视为平等,将评价定义为平等交流,对上述两种观点教师持何种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二是评价客体的影响。评价客体是指学生,其对于评价语言有效性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同一学生的不同表现会使教师作出不同的评价;不同学生也会使教师作出不同评价性语言——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能力、学习动机等作出主观评价。三是教学具体语境的影响。表面上看来小学语文课堂属于一个较为单纯的语言环境,但是因为有阅读、作文、写字等不同教学内容的存在,语言环境就变得完全不同了,每一种环境都会催生出完全不同的评价语言,最终的有效性也就会千差万别。四是评价目标的影响。语言评价主体即教师使用该语言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也会影响到该语言的有效性。总之,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作出课堂评价的最终目标都是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但是因为上述几点影响因素的差异,教师需要在肯定性评价或者否定性评价中采取差异化的评价策略,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认同型评价语言的应用

此处指教师赞许学生的观点时,会按照自己的交流目标选择个性化的语言调控策略。一般情况下,当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教师会给学生认同型评价语言。在这种情形下,语文教师所作的富于肯定意味的评价,一方面可以起到表扬和鼓励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通过分析,我们在此强调小学语文教师作出认同型评价时的两种定位策略。

1.重复学生语言的评价

当教师认同学生的表现时,可以选择重复学生语言的办法,教师可以只重复学生所说的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重复学生所说的整个句子。因为重复性语言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所以它在肯定学生表现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推动学生学习的作用。例如在《 峨嵋山月歌 》这首诗的讲解中,教师问:“这首诗里面有的字比较难认,其中一个字读做‘qiāng’,另外一个字读作‘yú’。‘平羌’是一个词,那么‘平羌’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答:“应该是一个地名吧。”教师说:“正确。‘平羌’是一条江的名字。那么‘渝’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在本例中,教师重复了学生说的地名,再加上教师可以在整体上把握语言的脉络和使用的位置,我们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教师语气中的肯定意味。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教师所有重复学生的语言都起到认同的效果,有的时候仅仅只是一种单纯性的重复,而没有任何评价的意味。

2.总结性语言的评价

即教师用概括和总结的办法给学生以肯定态度的表述。应用这种评价策略,教师能够把学生的观点更清晰地表达出来。小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是概括能力还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即使意思说清楚了,语言依然缺乏系统性,教师一方面要明确表示认同学生的观点,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更准确的方式表达给学生知识,此时总结性语言的评价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路径变得更加清晰。如当讲到《 李时珍夜宿古寺 》这篇文章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价值的句子,并指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理由。学生说:“我注意到这句话‘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这句话说明了李时珍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还有他为徒弟着想的好心肠。”教师说:“你回答得很好,理解了李时珍当时平静祥和的心态。”这名学生通过一句话而理解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的心情,但是他的表达却稍显累赘,教师在对其理解能力表示赞同的同时,总结出“理解了李时珍当时平静祥和的心态”这句话,让学生可以更加明晰地理解课文。此外,当几名学生均能够在不同侧面表达出某一观点后,教师也可以采取同样赞许的态度,对这些学生的观点进行连接性总结,让分散的点归结为整齐的线。

三、异议型评价语言的应用

此处所说异议型评价语言的应用,意为当教师不赞成学生的观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流目标与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个性化的语言调控策略。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均应不能说过分的、伤害对方的语言。尤其是当教师语言可能对学生产生伤害的时候,教师应当根据交流目标、对象、环境的区别而适当调整评价语言的策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只有采取恰当的评价语言表达出异议,用相对委婉的办法表达否定态度,才能减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分析,我们在此强调小学语文教师作出认同型评价时的两种定位策略。

1.移情与异议型评价

语言应用角度的移情,意为发生交流关系的双方产生情感的互动,可以设想并理解到交流对立一方的用语目标。通俗地说,也就是交流双方可以进行换位深思,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理由,并且想到对方的情感承受能力,这是移情异议型评价的本旨,我们也就把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表达与学生不同的观点,却站在学生视角考虑理由的行为命名为语言应用移情评价策略。这种策略策略可以较好地处理带给学生正确知识与安抚学生不良情绪的关系,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让教师的正确观点更容易为发生错误的学生所接受。例如,在阅读课中遇到这样一句话:“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教师问学生:“‘疑’是什么意思?”学生甲回答:“友谊。”学生乙回答:“疑问。”很显然乙是正确的而甲是错误的,甲学生将“疑”字理论文导读:否定,而是用一种征询的语气问学生解释得是否正确。从本质上说,这种征询本身就带有异议型语言评价的效果,但是跟直接进行否定相比,仍然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上面介绍的几种评价策略并不是全部的评价策略,更多的策略还需要教师结合实践加以总结。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是实现师生交流目的的关键手段,它的效
解为“友谊”之“谊”,但是教师直接使用刻板的否定评价语言显然不恰当,此时最好是站在与学生同一立场说:“都怪老师没有读清楚,应该是‘疑(yí)’,不是‘谊(yì)’。”这样既纠正了甲学生的错误,也照顾到了他的面子。

2.征询与异议型评价

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给教师提供某种观点时,教师不直接给出否定的态度,而是采取一种听取学生意见的方式,转而将最终的决策权交到学生手中,以此来将错误意见指出来,我们把这种语言评价方式称之为征询异议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这种婉转的表达策略,能够让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思维转变,理解自身存在的思维不建全面性,最终接受教师的评价与正确观点。例如当讲解到叶绍翁的古诗《 游园不值 》时,教师问:“题目里的‘园’字指的是什么?”某生答:“游玩。”教师又问一遍:“‘园’字指的是什么?”在授课过程中,某生不知道因为什么精神不集中,以至于教师向他问“园”字的含义时,他答到了“游”字上面,而教师并不直接对其否定,而是用一种征询的语气问学生解释得是否正确。从本质上说,这种征询本身就带有异议型语言评价的效果,但是跟直接进行否定相比,仍然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上面介绍的几种评价策略并不是全部的评价策略,更多的策略还需要教师结合实践加以总结。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是实现师生交流目的的关键手段,它的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氛围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师这一主体及其评价语言对于学生搞好学习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选择评价性语言之前,应该注意选择的策略。
(作者单位: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江苏 赣榆,2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