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促进教育事业改革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635 浏览:95484
论文导读: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高等院校的迅速增长和扩大招生也带来了一定的理由;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及其培养高水平人才,成为我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同时更是学校自身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改革开放;高等教育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2008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国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论述和新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既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定位新目标也是新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建设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同时更是高等院校自身价值的体现;教育传承文明,更肩负国家兴亡。人们对教育发展的评价不仅体现在受教育的过程,还体现在能否享受到教育发展的成果。

一、国家崛起需要教育的崛起

(一)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纵观世界历史,发达国家的一批顶尖大学不断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如享誉中外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政治家的摇篮;2007年的报告显示,美国麻省理工是目前21世纪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过去六年共16位得主);剑桥大学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81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如是说。一个国家是否拥有高水平的一流大学,不仅是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核心创造力与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建设高水平大学及培养高水平人才,成为实现和平崛起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明确重点高等学校建设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水平大学及其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某些领域甚至达到世界水平,但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平衡,人才培养的并不建全面。不得不承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较快,尖端教育水平与世界相比还有差距。
办好一流大学,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1998年5月4日,同志在北京大学l00周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我们党一贯重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也从战略上更加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到了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教 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二)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教育的发展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首次明确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所指的“知识”,内容极其广泛,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又包括社会科学知识,主要是高新技术(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和科学管理知识。以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基本生产要素是知识,基础设施是电子通道。它以高科技为主构成生产力系统,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知识所创造的价值在产品价值中占了最大的比重;经济的增长不再取决于物质资源、资本及硬件技术的数量和规模,而主要取决于知识或科技的积累和运用。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教育,基础是人才;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走在前列,高等教育承担着社会发展转型的一只杠杆;高等教育必须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所有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加速制度的创新,建立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现代教育制度,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未来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三)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速度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 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排头兵,教育肩负的责任是:传递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发展。
2008年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撰写的社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在社论中指出现代化本质是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带动了新文明与现代工业的兴起,并影响着民族的兴衰。2008-11-04温家宝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报告厅与中科院负责人、科学家代表进行了座谈。他说,科学技术是解决世界诸多重大挑战的关键,在当前世界经济面对危机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应对国际金融动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温家宝同时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战略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必须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对科技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前瞻深思科技发展大势、统筹谋划未来发展战略。温家宝最后强调,中国科技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更好地培养、吸引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育不仅是教书,更在于育人。没有对事业的热爱,不能教好书;没有对学生的热爱,不能育好人;没有对祖国的热爱,根本就不能从事教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很明显,收入的差距使“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失去了吸引力,于是很大一批从教者两手抓,一手抓教科书,一手抓“项目书”,一心二用,工作的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教书成了一个附带项目。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ycjylw/lw25238.html上一论文:关于我国新政策视野下的生教育收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