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与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126 浏览:74592
论文导读:
摘要:宜兴外国语学校、万石中学、范道中学组建了为期三年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其目的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交流及共享,推动城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三校发挥各自优势,在办学条件、管理策略、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的联动研究,为城乡中小学实现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提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深思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供了借鉴。
关键词:学校共同体;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673-9094(2014)01-0028-04
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融亲密情感、目标一致、共同理解、共同参与和享受为一体,亲密情感与共同信仰是联结的真正纽带,个体生活于共同体中并通过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存在。“共同体”理论延伸到教育领域,诞生了各种类型的教育“共同体”。
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关于城乡中小学教师如何合作构建研究共同体的例子,如专项结对、联校研修、双向挂职、资源共享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初步形成了“学校共同体”的运作方式。而以校为本的共同体开放、动态的系统建构,强调优势互补、多向互动、智慧共享的“对话”机制,更是推动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及学校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由于各方面的理由,城区学校日渐成为教育高地,而一些农村学校却面对着生源不足、教职工过剩而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缺乏积极进取的热情等理由。如何推动城乡学校的高位均衡发展,简单地削高填低不是好办法。在充分进行理论探讨、实地调研后,宜兴市教育局决定将宜兴外国语学校、范道中学、万石中学组建一个为期三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策略、教育观念、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有成效的“共同体学校”之间的联动研究活动,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交流及共享,以推动三校的共同发展。
所谓学校共同体,我们的校本理解是:学校共同体就是把相对优势的学校与相对薄弱的学校结成相对固定的办学实体,双方在师资培养、教学管理、文体活动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相互探讨,在学校工作综合考评中实行捆绑式考评,其目的是促使共同体双方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帮扶合作,抱团发展,共同提高。在共同体中,我们将相对优势的学校定为牵头学校(本课题中牵头学校为宜兴外国语学校),相对薄弱的学校定为协同学校(本课题中协同学校为万石中学和范道中学两所乡镇中学)。学校共同体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为此,我们围绕调研中发现的理由,尤其是两所乡镇中学呈现的学校硬件建设落后,结构布局不合理,管理力度不到位和师资力量薄弱等理由,围绕以下三个重点逐步开展探索与实践。

一、打造共同体学校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的是教育教学硬件建设的均衡。共同体学校在改造薄弱学校的行动上,同样如此。我们的想法是:校园环境整洁,结构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物质面貌的改观必将带动师生精神面貌的改观,从而提升教好与学好的信心;立足校情,结合地域特点,构建校园文化特色,必将扩大学校影响,从而凝聚师生的向校向学心,最终提高办学水平,推动学校的高位发展。

(一)改善办学条件

协同学校万石中学、范道中学按照共同体商定的方案对校园进行改建,使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有文化品位、育人氛围。2009年,牵头学校宜兴外国语学校为这两所学校各投入近50万元用以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万石中学全国“四帮一”现场会,两校及时联动;2010年暑期,范道中学布置青春期教育室,共同体学校出资出谋,多次商讨,最终定型的专用室让参观者赞不绝口。

(二)重视文化彰显

学校在整体改建的同时,我们也很注重细节的布置,把环境当课程来设置,力争让每一条路都在说话,让每一面墙都成为警示的镜子,让每一个班级都成为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小社会。现在,每个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标识:万石中学的“善”文化、范道中学的“责任”文化、外国语学校的“参与”文化;学校教师的变化与发展令人瞩目:敬业奉献的信念更加坚定,教学个性更加鲜明,以生为本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内化;学生彬彬有礼,热爱学习,成绩进步明显,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二、形成共同体学校有效的管理模式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规则管理校园。规则即管理制度。共同体学校制定了一套严密而又严格的管理制度,注重用制度去管理队伍建设。

(一)制定学校管理层面的跟岗制度,形成有效的学校管理模式

通过共同体学校领导、教师互访,宜兴外国语学校行之有效的低重心扁平化的年级组管理模式为共同体学校所借鉴。范道中学安排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外国语学校跟岗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措施,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范道中学的领导班子成员在外国语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影响下做到了“四个一”,即蹲点一个年级,分管一个教研组,上好一门学科,责任一幢楼。领导班子成员职责明确,乐于奉献,务实工作,自找压力,大胆实践。万石中学在学校管理这一块,也推广外国语学校的年级组管理:降低管理重心,前移管理阵地,节约管理成本,减少管理环节。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垂直管理,有效管理,人性管理。精选三位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很强协调能力的年级主任,发挥他们的管理才智,扶上马,送一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有明显改观,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我们现在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个职能部门已经能够做到独立行事,自负其责。一项工作从布置到落实可谓井井有条,管理和工作的高效已经呈现,学校向着预期良性高速发展。
(二)构建学生管理层面的联动体制,形成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是组成学校的血脉,一所学校的进步和成长与班级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班级管理好了,学生才能有发展,学生有发展,学校才能有发展。我们所说的学风、论文导读:
班风与校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班风。班风正势必学风好,如果每个班级的班风都正,学校一定是好学校。基于此,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班级上,选拔与培养优秀的班主任。在这方面,共同体学校的联动机制是:
1.建立班主任聘用制度。每年暑期,年级主任根据教师的实际能力选聘班主任,经校长室审核通过,受聘的班主任参加暑期班主任培训。
2.设立副班主任。副班主任负责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工作,得力的副班主任有机会被选聘到班主任队伍中来。

3.建立班主任考核评比制度。以班级量化考核为依据,强化班主任考核制度。

实验证明,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收效明显,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副班主任有力的配合使班级的常规管理更加落实,班风、学风、校风更正、更纯,学校也因此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提升共同体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是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共同体学校着力联手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让共同体学校教师的理念、师德、师能在同一水平面上前行。

(一)做好三类培训

1.“互助式”培训。课题研究初始阶段,共同体学校在充分协调、酝酿的基础上达成教师培养和支教协议。2009年万石中学两名当年毕业的师范生先到外国语学校锻炼一年,在师傅的带领下,钻研教材,立足课堂,业务能力迅速提升。外国语学校也委派两名优秀教师到万石中学任教,他们发挥外国语学校教师敬业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教学示范,探索创新。同年,外国语学校委派两名教师到范道中学任教,他们带去了外国语学校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
2.“引领式”培训。外国语学校有一支名师队伍,他们与协同学校的教师挂钩结对。每学期,协同学校都邀请外国语学校的名师团队来访,与各自的代培对象面对面一一把脉、诊断、分析。这种引领式的培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为这些教师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引领式”培训使很多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越来越多的教师希望接受这样的培训。
3.“联合式”培训。(1)协同学校安排教师参加外国语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和外出听课、参观活动,2010、2011和2012年暑期,范道中学、万石中学派多名骨干教师参加外国语学校的德育工作研讨会和在南京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2)读书活动形成常规。宜兴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假期要读书、写心得,期初要参加论坛抽签发言并当场评奖发奖,现在这一做法已经辐射到协同学校并形成常规。(3)2010年11月,宜兴外国语学校邀请南京竹山中学的教师来校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协同学校的各科优秀教师代表参与了这一培训活动。这次培训进一步推进了共同体学校的参与式教学研究。

(二)着力四点提升

1.规划先行,增强教师的学习竞争意识。宜兴外国语学校在2003年就确立了以“五类教师”评比为抓手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市级骨干教师。共同体学校以此为蓝本,进行校本化的构建与规划。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许多教师在“五类教师”的评比中脱颖而出。
2.集体研讨,提高教师集体备课的质量。协同学校教导处带领有关教师积极参加外国语学校组织的以“参与式”教学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优质课展示、教学节等教研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万石中学、范道中学确立了“以备课的深度提升教学的效度”为主线的教学常规工作思路,建立并完善了集体备课制度,加强了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从而提高了教师集体备课的质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互动展示,推动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2009年,共同体学校初中部达成了三所学校备课组之间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师联动等方面的共识,三校的教师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参与“同课异构”课堂大赛,在互动展示中相互推动,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不断提升。
4.依托课题,提升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深思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外国语学校的参与式教学,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导学提纲的编制与使用、集体备课的基本操作流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小组合作学习等等。协同学校也在这些方面确定研究课题,结合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以此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四、共同体学校建设取得的成果和今后设想

(一)共同体学校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管理模式的迁移使教学质量飞跃提升。宜兴外国语学校行之有效的低重心扁平化年级组管理模式为协同学校所借鉴,管理工作凸显出主动性、参与性、灵敏性。集体备课制度的推广,有助于学校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形成教学合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中考成绩来看,万石中学、范道中学分别位列各区第一。从年终考核来看,两所学校都是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
2.双向交流、互动培训使师资队伍建设走向良性循环。共同体学校的教师一起参与培训与教研,在共同研究同反思,共同提高。这样的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推动了教师队伍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教师的教学理念、精神风貌都在高位运转,教师工作主动积极,参与度高,在赛课、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同体学校的课件、教案、图片影像资料、试卷等,都通过网络互相开放。
学校面貌的转变、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家长认为名校办到了自家门口,原先借读在外的学生纷纷返校。共同体学校建设已成为宜兴市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一个亮点,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关于今后学校共同体建设的设想

1.构建共同体学校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制定教师柔性流动政策,从流动方式、交流内容、考核评比、组织管理、表彰奖励等方面制订实施方案。通过实行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打破人事关系壁垒,实现“校际共享、互动双赢”的人才交流机制,进一论文导读:也不同于简单的学校教研活动,必须运用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师培训的操作策略。可以尝试成立共同体学校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教师校本研修导师团或名师工作室,构建一种全员参与、机会均等、按需选择、各有所得的教师校本研修区域协作组织网络,并努力形成网络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建立切实有效的常态运转机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步推进联合教研、管理互通、资源共享,使合作学校互相借鉴管理经验,放大优秀教师的资源效应,从而有利于教育效益的整体提升,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
2.继续探索共同体学校校本研修的协作机制。共同体学校教师校本研修协作机制既不同于一般形式的集中培训,也不同于简单的学校教研活动,必须运用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师培训的操作策略。可以尝试成立共同体学校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教师校本研修导师团或名师工作室,构建一种全员参与、机会均等、按需选择、各有所得的教师校本研修区域协作组织网络,并努力形成网络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建立切实有效的常态运转机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校与学校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在研修的内容上要进行精选,突出研修特色,整合区域内人力资源、设施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逐步使区域内优质教师教育资源能够真正实现共享。
3.继续深化区域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考核评价是推动共同体发展的有效抓手,我们虽然初步商讨并制定了共同体项目组考核指标和参与教师考核指标、专家评估意见反馈表和共同体项目专家评价表,但是评价还没能形成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操作也相当粗糙,未能真正起到推动项目发展的作用。这是共同体学校今后亟须静心去做并做好、做细的关键点。同时,考评机制要灵活多变,要注重多元发展,更要尊重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原有基础,客观认识共同体建设中取得的实际进步,在开展不同共同体横向比较的同时,更注重各共同体的纵向发展考量。鼓励各共同体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选项目,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扎实做好并推进各项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丁伟红
Schoo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WU Yong-jun
(Yix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Yixing 214200, China)
Abstract: Such three schools as Yix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Wanshi Middle School and Fandao Middle School compose a three-year "school development community" with the purposes of integrating, exchanging and sharing their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to promote rural-urban educat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years, each school gives their advantages full play respectively, and in schooling conditions, administration strategies and staff construction they he conducted integrated research on various styles, channel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hopes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advantage complementation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chools.
Key words: school community; regional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深思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