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赣南采茶舞蹈传统技艺及其文化成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865 浏览:47605
论文导读: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的“丑角”矮子步。1.生角矮子步以“中桩”和“高桩”为主,中桩正步并膝半蹲至脚跟不离地,身体重心在全脚上;高桩正步并膝、稍蹲,身体重心在全脚上。不管是中桩还是高桩都体现出“屈重随浮”的下身动律特征,并与双手提腕、推扇相互配合,做到头要有神,腰有丰韵,手要柔和,脚步轻盈,方显矮子步的
摘 要:赣南采茶舞蹈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尤其是其形态奇特的“矮子步”、潇洒飘逸的“单袖筒”和千姿百态的“扇子花”,既蕴含着丰富的表演技艺,也赋予采茶舞蹈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本文通过对赣南采茶舞蹈传统表演技艺形态及其文化成因分析,旨在挖掘与梳理出采茶舞蹈传统表演技艺的精华,推动传统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
关键词:赣南采茶;传统技艺;文化成因
1007-0125(2014)10-0106-02
“茶舞”起源于茶山,产生于茶事活动,是表现茶事,反映茶农情感的民间舞蹈。赣南茶事历史悠久,采茶舞蹈自然发轫甚早,据赣县王母渡下邦乡《李氏族谱》中记载:“赣南每逢在开园摘茶前夕,皆有唱茶歌,舞茶灯之古习。”时至今日,其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和模拟动作为代表的鲜明形态,既是其传情达意、形象塑造、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也蕴含着丰富而精湛的表演技艺,具有光彩夺目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成为区别于其它民间舞蹈的典型标志,赋予赣南采茶舞蹈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一、形态奇特、诙谐幽默的“矮子步”

赣南地处山区,受高山环境及农耕的影响,人们呈现“双腿弯曲”的劳动体态。出于消除疲劳、抒发情感和自娱自乐等需要,促使了人们对劳动与客观自然现象的本能模仿行为发生。通过对劳动“屈蹲”体态的形象模拟和艺术化创造,不仅形成了以“曲颤”为动律,双腿保持“曲蹲”的“矮子步”,还出现“黄狗打巴”、“乌龟爬沙”、“牛牯耸肩”、“狮子滚球”、“饿狼寻食”、“驼子纳凉”等充满乡野民风之趣的模拟动作,一招一势、一情一态,无不体现出茶农开朗乐观、天人合一的精神个性。
“矮子步”贯穿于表演的始终,为表现生活和满足审美情趣之需要,通过对膝部“曲蹲”大小的调整,演变出了“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娥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的“生角”矮子步和“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的“丑角”矮子步。1.生角矮子步以“中桩”和“高桩”为主,中桩正步并膝半蹲至脚跟不离地,身体重心在全脚上;高桩正步并膝、稍蹲,身体重心在全脚上。不管是中桩还是高桩都体现出“屈重随浮”的下身动律特征,并与双手提腕、推扇相互配合,做到头要有神,腰有丰韵,手要柔和,脚步轻盈,方显矮子步的特色和美感。2.丑角矮子步表现流里流气、不务正业的反面人物,以“矮桩”为主,正步全蹲,脚跟被迫立起,身体重心全落在前脚掌上,走矮桩步时,动力腿膝盖要提起,步法突出弹性,通过左、右腿分别向旁后擦地滑出,从而转变身体重心产生出形式多样的滑步,给人以失重感,体现出诙谐幽默的表演特质。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从孩提之时起就有了模仿的本能(这是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人类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几乎都是从模仿中得来的),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会感到无比的快感。”

二、神奇浪漫、潇洒飘逸的“单袖筒”

“水袖”是古典舞和戏曲表演中的惯用道具。演员双手穿戴“水袖”,既美化舞姿和烘托舞蹈气氛,且在人物塑造、交待剧情方面也功效明显。故有“手似莲花臂似藕,白绫里面藏娇手”和“长袖善舞”之说法。但赣南采茶舞蹈却一破双手穿戴“水袖”的对称格局,表演中,演员左手挥舞“单袖筒”,右手舞动“扇子花”,“单水袖”与“扇子花”相互配合,交相辉映,舞姿潇洒流畅,尽显“单袖亦善舞”的魅力,为采茶舞蹈增添了神秘和特色之感。
关于“单袖筒”的来历,至今停留于种种民间传说。一是,旧时茶农出门,腰上都系着一根腰带(客家俗称为“堂布”或“堂裙”,是客家传统服饰的特点之一),可解下来扇风,用来擦汗,包裹东西;二是,相传在赣南安远县九龙山,有位欺横霸市的之徒“刘二”,其在偏避茶山小道堵住采茶归来的貌美茶女,无理调戏,茶女用砍下了其左臂。为掩盖身体残缺,特将左衣袖加长了66厘米;三是,唐代时期,安远九龙山有一茶农前往四川峨眉山推销茶叶,迷途难返而被途中一小黄狗引路带回家中。客家人由此将左衣袖加长,以表达对狗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赣南采茶舞蹈水袖形态有撩靠袖、前后摆袖、搭肩袖、剪刀袖、狗尾袖、上抛袖、后甩袖、抖袖、抓袖、缠腰袖等,蕴含“搭”、“摆”、“绕”、“飘”、“抓”、“摇”、“缠”、“撩”、“抖”、“抛”、“绞”等技巧,呈现出“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尾,游走象蛇过,龙头又凤尾”的形态特征,尤其是以“甩”为动律的表演特征,形成了“单袖动律在于甩,甩化不离矮,甩中突出柔,柔中要有甩,甩的越潇洒,动作方显帅”的审美效果。

三、千姿百态、灵活善变的“扇子花”

在赣南采茶舞蹈的表演中,素有“采茶冇(没有)扇子,等于吃饭没筷子”和“有扇就有戏,冇(没有)扇就冇戏”之说法,足见折扇在采茶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利用“大蒲扇”(芭蕉叶状,取材于赣南山区常见的一种植物)来消暑纳凉。此外,赣南盛产茶叶,在缺乏现茶技术和设备的过去,茶农完全依靠纯手工制茶,为更好制约炒茶火候,确保茶叶口感,茶农使用“大蒲扇”作为调控温度的工具,大蒲扇成为了制茶的必备工具之一。后来“大蒲扇”被采茶舞蹈表演所吸收,而目前采茶舞蹈表演中所使用的灵活折扇,完全是后来借鉴、吸收和发展的结果。
扇子花灵活多变,既有“单扇花”也有“双扇花”,而按握扇的策略和扇花位置,可分“五指花”、“四指花”、“三指花”、“二指花”和“一指花”五种。“五指花”,握扇手臂高于头顶,五指紧握扇柄不停向里经左往外做翻腕,使得扇子在小指、无名指的带动下,呈现出翻转似“朝天一盆火”的形状,产生出龙头凤尾的艺术效果;“四指花”,手捏扇柄,不停地向里经下往外转碗带动扇子翻转,形成“朝前花一朵”的形状,是模拟打扫迎客笑盈盈的生活动作;“三指花”,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扇柄,手背朝上,扇口朝左,然后拇指向下压扇柄,翻腕手心朝上成铲扇形,通常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四边打,表示茶女采茶情形;“二指花”,拇指和食指捏住扇骨,手腕带动扇子由左向右平转,手心朝上或手腕带动左右划八字;“一指花”,食指从扇骨直论文导读:
接穿过,柄用食指带动扇子作轮状的转动,用于表现男女调情。
扇花从来不为展示技巧而存在,而是塑造形象和表现文化的重要手段,起到“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功效。将扇子拟作托盘、簸箕产生出表现劳动场景的“摘茶平端扇”、“炒茶搓手扇”;通过情态模拟、想象与创造性发挥,产生“心悦风车扇”、“心烦滚球扇”、“潇洒风流扇”,显示出“绕”、“转”、“按”、“抛”、“摇”、“绞”、“滚”、“翻”、“削”、“铲”、“端”、“托”、“击”为特色的表演技巧。因此,扇花力求手要千变,动而不乱;眼要灵活,活而不散;心要丰满,满而不偏;身要松弛,松而不软,呈现出“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手腕见千秋,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的独特形态。
总之,赣南采茶舞蹈有着极为丰富的技艺形态,每一个技艺形态都与民俗相连,与茶农劳动生活相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放射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2.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

1.1(2006.10重印).

[3]王敏.江西采茶歌舞戏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温 习(1991-),女,汉族,党员,江西省吉安市人。2008年考入江西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就读舞蹈学本科专业,2012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现为江西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就读“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育”方向,从事民间舞蹈文化与教育研究。先后发表论文4篇,主持研究生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项目研究2项,并荣获多项研究生奖项。
朱 璇(1988-),女,汉族,现任教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助教,从事舞蹈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