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学校环境文化规划设计原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921 浏览:45210
论文导读:
学校环境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SIS)的同义语。本文所谈的是狭义的学校环境文化(EI),它是和学校理念文化(MI)、行为文化(BI)、视角文化(VI)相提并论的物质文化形态,是学校按照自己的任务和办学目标所建造的体现学校风格的建筑布局、教学设施、文化景观、绿化美化等方面综合形成的物化文化。“人是环境的产物”,作为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外部条件的校园景观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针对我国中小学校园大多用地比较紧张,特别是对老校园进行景观改造难度较大的实际状况,笔者站在宏观战略高度,从“点、线、面、体和空间”的景观基本元素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简约、经济、特色的学校环境文化规划设计,在实践基础上梳理出学校环境文化建构应该遵循的五大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具象学校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它是通过学校制度文化理性表现和环境文化感性表现出来的。因此学校环境文化建构必须在学校理念文化的大框架下进行构思,无论是教学楼的主体建筑风格、亮点景观的凸显,还是校园绿化中花草树木的配置,都必须体现学校核心理念文化,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例如,蓝田县城关中学理念文化的核心提炼为“攻玉”,环境文化具象以“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为历史发展脉络,以“持身如玉,切磋琢磨”为景观着力点,以“蕴玉———攻玉———润玉———静玉”为环境建设主线,根据“玉”文化脉络增加景观小品和置石题刻,形成绿色生态鲜明、文化内涵突出的校园环境。

2.凸显主体建筑风格

学校主体建筑及其立面造型,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艺术追求和审美趋向。传统中式建筑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外观进行修饰打扮;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如,校园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和行政楼等,一般是位于开阔而显眼的空间,上附庑殿或歇山顶盖,下砌有石台阶相烘托。显得凝重而从容,表现出学术的崇高地位,同时也间接折射出知识的力量。这些隐性的信息,不知不觉地为学生所接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由天津市对口援建的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大挺拔的橘红色主体建筑,下部灰墙圆窗、中间红白相间、上部四坡红顶,凸显津门建筑风格。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建筑物上,不同时代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特征,把一所学校的历史结合交融在一起,记录着学校的辉煌和前进的踪迹。对历史形成的建筑不易随便转变外表特征,确需改造或维修,应力求保持原有的风貌。

3.优化建筑空间布局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更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一般与外界以围墙隔开,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贯通的,体现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黄陵县桥山中学(老校区)为桥小、职中搬走后遗留,加上桥中,顺桥山山势自然形成三组四合院院落,设计时充分利用高低错落这一目前状况,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诚·毅”主题,以“和、龙、孝”三组文化主题分别装点三个院落,形成桥山上、中、下三苑,并以黄龙景廊串联为一个整体,见缝插针安置特色景观小品,尽可能保留原有大树景观,重点做好垂直绿化,形成校园文化内涵突出、立体景观丰富的校园环境。

二、流线性原则

1.顺畅灰色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是学校环境的基本流线框架,首先,满足疏导学校交通、组织校内空间的功能。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教学环境,以保证教学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其次,学校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最后,道路系统还有组景的作用。它是联系景观与师生的媒介,使之得以身临其境,实现其游园活动,从而接受校园景观文化的感染。中国古典园林所推崇的“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开门见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园景都可在校园道路系统中应用。所以,校园环境文化的建构不能脱离道路系统而孤立考虑,亮点要素需依赖道路流线的合理组织才能形成优美的校园景观结构。

2.构筑绿色廊道景观

校园道路绿化如同绿色的流线网络,将校园主体建筑用各类绿化用地联系起来。可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进行绿化布置。变化有序的干道绿化是连接各楼的纽带,平面构图上这条“绿线”宜以冠大荫浓的行道树为主,依次沿路列植或群植,构成绿色长廊,将入口、中心绿地、楼间有机地串联起来。沿干道配植时令开花植物、色叶景观植物,随季节呈现出不同季相,随时间差异而序列变化成为一条绿色廊道,构成校园的空气走廊,形成系统有序的组合空间,达到多种景观的感受。蓝田县城关中学是绿色生态校园的典范。一是木香花架把教学楼与公寓楼连为一体;二是两排法桐行道树把实验楼与公寓楼联为一体;三是东西纵向干道以植物来命名:国槐大道、木香干道、松柏小道、竹林幽径。一主一副、一明一暗,相得益彰。

3.展现彩色文化景墙

校园室外壁画常常配合建筑物立面墙体进行组合,以划分空间和突出主体。校园壁画需和学校文化理念和环境主题风格相一致,以教育性壁画为主,辅以纪念性壁画、娱乐性壁画和师生临时作品。壁画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之成为校园带状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绘画型壁画以师生绘画手段为主,用手绘方式直接在壁面上完成。工艺型壁画主要是指壁画的最后效果必须通过工艺制作手段来体现的一种壁画。黄陵县桥山中学(老校区)在着力挖掘文化景观墙的特色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桥山上苑文化景墙主要展现“炎黄结盟”文化学校环境文化规划设计原则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主题元素;桥山中苑文化景墙主要展现“中国龙”文化主题元素;桥山下苑文化景墙主要展现“清明祭祖”文化主题元素。

三、主题性原则

1.彰显学校标志景观

设置校论文导读:且,雕塑对艺术的浓缩性使其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成为统领文化内涵的元素,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视角焦点。另外,还要注重雕塑与其他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来烘托绿色环境。例如,黄陵县店头中学的“和合”主题雕塑,与塑山挡土墙景观相得益彰。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
园独特标志,目的是为了便于师生识别与记忆。一是要求形象突出、识别性强;二是要求位置明显,能为众人所睹。标志如与理念文化或某种含义相结合以形成联想寓意,则更显其突出作用。作为校园景观塑造的重点和亮点,将校训、校歌、校徽等以各种形式,置于该区域的显眼位置,重点传递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例如,黄陵县桥山小学主体状如船型办公楼,旬邑中学(石门书院)九级钟楼,均成为校园标志亮点。校园大门也是展现学校精神面貌、文化内涵的重点区域,它不仅起着交通枢纽和治安保卫的“门户”作用,也决定了人们对校园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大门设计,对于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及对整个空间形象都有着重要作用,往往也成为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耀州区北街小学状如波浪的大门,和综合实验楼一起构筑“一帆风顺”的文化内涵寓意。使进入校园的人们能够立刻感受到校训、校徽的深远内涵、体验出校园文化的主题,对师生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流连文化主题广场

校园文化主题广场的实用性表现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休闲、娱乐、集会等各项活动,发挥着主导校园气氛的重要作用。文化广场场地的物质环境、空间形态、尺度、色彩等融入历史、文化的作用便综合构成一种场所精神,通过广场所传达的信息感受和追忆校园的历史和文化,取得认同感,增加凝聚力,因此,文化广场成为校园的象征和师生共同的精神寄托,广场设计具有特殊的作用。正宁县山河初级中学入口文化广场采用山河大地景观,通过花岗岩、透水砖、彩色混凝土或嵌草硬质景观铺装,形成抽象的祖国壮丽山河地雕文化景观,形成了乡土气息浓郁、文化内涵突出的校园环境。

3.点亮主题雕塑风采

主题雕塑对校园文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往往是最富有生气、最能激发热血青年感知的标志。立意深远的主题雕塑,在表达文化内涵上,可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雕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雕塑的主题、立意和构思不仅能融入特定的校园文化,而且,雕塑对艺术的浓缩性使其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成为统领文化内涵的元素,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视角焦点。另外,还要注重雕塑与其他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来烘托绿色环境。例如,黄陵县店头中学的“和合”主题雕塑,与塑山挡土墙景观相得益彰。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师生活动的内容趋向,做到主题雕塑与文化主题广场活动内容相统

一、并形成众星捧月的气势景观。

四、生命性原则

1.搭配乔灌立面主景

植物是自然界给人类的财富,是学校环境的主角。绿色植物有减轻精神疲劳和视觉疲劳的作用,并能安定师生情绪。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花色叶形等特点,疏密结合,巧妙配置。使其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状,给校园整体环境带来不断变幻的自然画面。在乔灌配置中首先充分注意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各种绿色,使深浅浓淡的绿色之间形成鲜明层次和对比。如,深绿的油松、冷杉、雪松、柏树等和浅绿的柳树、榆树等配置,让人感到舒适、和谐。
强化人文精神承载和科普教育作用。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才是最有感染力的,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屠·子罕》)。显然是把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
每年都有即将毕业的学生或回校参观的校友,在校园里举办植树纪念活动,这也是参与性的体现。
将绿地植物挂上标牌名签,标上品种名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分布状况等,同时也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植物的科普教育。

2.丰富地面花草辅景

低矮的花草是校园绿化中不可缺少的补充,使校园绿化充满生机与活力。草花色彩艳丽,充满生机,每年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草本丰富校内植物,如,美人蕉、孔雀草、大丽花、霍香蓟、金鱼草、百日草、千日红、银叶菊等。景观花卉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推崇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都是历代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或赞其性格坚强,或形容其情操高尚,或以其姿色秀丽,书写和绘出了千万首幅脍炙人口的名篇和画卷。校园内有了这些珍树名花,再配上解说标语或在校刊上加以宣传,就会吸引青年学生来欣赏,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强调了空间的人文气息。

3.点缀游鱼飞虫鸣鸟

校园中的动物,一般除了要考虑饲养、管理上的卫生、方便与安全因素外,主要根据教学和园景内容来合理选用。一是配合自然、生物等课程的教学,可以饲养一些兔子、猫等小动物,二是在树上可以搭建鸟巢和食盒,吸引鸟类入园,三是种植花坛,招蜂引蝶。这些小动物的出现,不仅可以浓郁校园自然气息,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察自然、培养爱心的平台。校园中自然聚集的昆虫与飞禽,能够自然而恰当地选择其栖息处,无须人工雕琢,便与环境极为谐调。如,候鸟、蝉类活跃于山阜林木之间;蟋蟀、蚱蜢、纺织娘、萤火虫栖息于山石缝里和墙根阶下,蜜蜂、蝴蝶、蜻蜓奔忙于花草丛中。这些观赏动物可以作为校园景观文化的结构要素,与山水、植物、建筑等和谐统一。

五、设施性原则

1.勾勒校园夜景轮廓

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的方式是学校生活的典型特征,就显得相对单调,景观使用规律也比较单一。学校亮化工程创造了一个明亮的校园环境,既满足师生夜间行走、学习交流、活动休闲以及安全保卫等功能需要。也是营造现代园林特色景观的重要手段,能充分和巧妙地利用园林照明系统来创造各种美丽景色和文化意境。照明设施重在保证校园夜间行车及行人的安全,同时在造型及色彩的设计上考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协调。

2.赋予置石诉说功能

置石一般有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和山石器设等形式,通常要求布局严谨、手法洗练,以达到以简胜繁的效果。校园中常以较少的大石块精心布置,形成突出的特置石或山石组景,并通过书画题刻,有主题意境、有书画韵味,给人以思索与启迪,取得以简胜繁的效果。所以说校园石刻是学校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理念和文化特色。无论是什么质地和形状的石头,都可以因“石”制宜赋予其文化和生命,都可以把它设计成一件作品。从教育的作用上看,从感悟的角度深思,设计每一块置石题刻的过程,都是教育工程的具体展现。

3.统一景观设施格调

校论文导读:者变,其色不变”。可学校环境文化规划设计原则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见环境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育人的条件,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以上五点规划设计原则,查漏补缺,营造出独特的以理念文化为核心的环境育人的学校文化
园景观设施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一要注重景观设施与主体环境的协调,不得喧宾夺主;二要通过艺术性浓缩与提炼,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三要注重历史文脉的挖掘,表现出校本地域特色。休息设施不仅辅助步行者休息和聊天,还要满足师生的交流和学习。卫生设施做到干净整洁,在造型和色彩上要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信息传播的宣传栏、展览牌、标志牌等设施为师生提供一个了解各类信息的场所空间,牌前应留有一定的场地,以供师生停留驻足观看。各类运动场以及器械的活动设施,要求设备和场所的安全性,同时考虑周围的附属设施,如,休息等候的空间以及卫生要求等。在景观设施设计时,将园椅园凳、果皮箱、指示牌、宣传栏、景观灯等设施景观通盘考虑,尽可能把色彩、材质及造型设计成既统一又变化的基调模式。实践表明,景观效果显著,深得师生喜爱。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它主要以校园的建筑、广场、景观、绿化等要素为主要载体,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不变”。可学校环境文化规划设计原则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见环境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育人的条件,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能够坚持以上五点规划设计原则,查漏补缺,营造出独特的以理念文化为核心的环境育人的学校文化系统,将是“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