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884 浏览:85323
论文导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本院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药特性特征。策略 对1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6株铜绿假单胞菌株中痰液分离率最高, 占85株(67.46%);分离菌株中ICU病区所占比率最高, 为35.71%;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42.9%), 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均为7.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强, 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 可引起皮肤组织感染、肺炎及败血症等诸多感染。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过度使用,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株不断出现, 给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1]。为此, 作者对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进行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3年12月从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26株, 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腹水、伤口分泌物及脓液等。
1. 2 检测策略 菌株分离培养、鉴定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病原微生物的鉴定程序进行操作, 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实验操作及结果判读。质控菌株为ATCC27853, 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2 结果
2. 1 标本来源分布 在1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 从痰液分离85株(67.46%), 脓液及分泌物26株(20.63%), 腹腔积液11株(8.73%), 其他4株(3.17%);分离的1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CU病区45株(35.71%), 呼吸科28株(22.22%), 烧伤科21株(1

6.67%), 神经内科12株(9.52%), 其他病区20株(15.87%)。

2. 2 耐药监测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达42.9%, 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均为7.9%, 见表1。
表1 126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检测结果(n, %)
抗菌药物耐药数耐药率敏感数敏感率
阿米卡星129.511490.5
头孢他啶1310.311389.7
氨曲南2318.310381.7
亚胺培南10

7.911692.1

头孢吡肟151

1.911188.1

左氧氟沙星4838.17861.9
哌拉西林/他巴唑坦141

1.111288.9

头孢哌酮/舒巴坦118.711591.3
美罗培南10

7.911692.1

庆大霉素3729.48970.6
环丙沙星544

2.9725

7.1

哌拉西林151

1.911188.1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在人体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等部位均有存在, 当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时, 可侵入人体引发呼吸系统、血液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感染。近年来, 由于激素、广谱抗生素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和不规范使用, 各种侵入性治疗和诊断操作的不断普及, 使其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出现了大量的多重耐药菌株, 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 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非单一因素所致, 往往是几种机制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2]:①外膜蛋白的突变或缺失使抗菌药物的通透性降低而产生耐药;②通过产生抗菌药物活性酶使药物失去抗菌活性;③通过转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结构而逃避抗菌药物的作用;④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可抑制和阻止巨噬细胞、抗菌药物泵入生物被膜中杀灭病原微生物。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脓液及分泌物标本中检出率较高(88.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发于ICU、呼吸及烧伤病区, 占总感染率74.6%, 由于这些病区多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烧伤及外伤患者, 其机体免疫力较低, 且部分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 加之大量应用激素及广谱抗菌药物应用, 造成患者菌群失调而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 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 达42.9%, 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均为

7.9%, 因此患者治疗中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措施。

作者认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预防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①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 患者在取得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应尽量应用窄谱抗菌药物治疗;②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铜绿假单胞菌对药物的敏感率;③加强手及环境卫生和消毒, 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尽量减少侵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以消除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3]。
综上所述, 患者诊疗过程中应加强无菌操作及医疗器械的消毒, 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从而有效制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避开耐药菌株的出现。
参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考文献
[1]孙建芝,封建凯,李杰,等.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预防策略.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7(8):1391-1393.
[2]吴伟清,李国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12,18(22):3812-3815.
[3]刘征,李松,王桑. 2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0(11):1417-1418
[收稿日期:2014-04-14]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ylw/lw35776.html上一论文:试议尿微生物检测与药敏性在慢性前列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