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化学教学中学生理由意识能力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62 浏览:14163
论文导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理由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理由,往往比解决一个理由更重要。”善于提出理由或发现理由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实践证明:在理由意识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高、效率也高。发现理由的同时,他们还能对理由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但能培养他们发现理由的能力,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这一点正适应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理由意识能力的培养。

一、理由意识的萌芽——让学生懂得发现理由的重要性

理由是思维的起点,发明创造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地是问号。”这些都说明了理由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懂得发现理由、提出理由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学而不思则惘”。
1、明理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围绕“理由与能力”“疑问与认知”等,用学生生活、学习上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明白提出理由比解决理由更重要的道理,使学生懂得学会提问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存活能力,对成长、成才关系重大,从而强化学生的理由意识。同时,我也引导学生从人的认知规律去认识理由。使学生明确理由是学习、求知的起点,人正是在“疑问——探究——释疑“的循环中不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
2、反省法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喜欢问理由,他们的学习过程始终充满了疑问,是“问号式学习”,而有的学生只是听老师讲,从不带理由进课堂,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做比较性的深思,尤其对他们自己的反思,比较“问号式学习”与“句号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不同效果,启发他们在比较中领悟理由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展示法
展示法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暴露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突出理由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从而启发学生提出理由。比如在讲“空气组成实验时,一般用红磷作燃料,为帮助学生释疑,我引导学生深思以下理由:为什么不用铁作燃料,通过学生实验,铁在空气中不燃烧?为什么不用碳作燃料?通过学生实验用碳作燃料测出空气中氧气很少,为什么这样,学生交流讨论,查找前面所学知识,知道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氧气体积减少。通过对以上理由的解决,学生不仅掌握了自己获取知识的策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理由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点燃理由意识的火花——让学生敢于提出理由

压抑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不想提出理由。因此,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合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与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才敢于发现理由、提出理由。

1、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是指:(1)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必须受到别人的信任,这样他就抛弃了羞怯和虚伪而自由地存在。(2)必须避开消极和谴责式评价,这种评价使人产生被威胁感。(3)在努力争取创造力时必须感到自己被他人所理解。老师尊重学生,则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为此,在教学中,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为鼓励学生多发问,我做了答错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允许不举手坐着提出或回答理由……只要学生提出经深思后的不同意见,我总是及时鼓励,投以赞许的目光。特别是提出有一定价值的理由时,我会当即表扬,并把理由提到全班同学面前,让大家讨论。这样当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后,就能消除恐惧、害羞的心理,就能增强他们提出理由的勇气和信心。

2、放飞学生心灵,使学生感到心理自由

心理自由是指表达思维和感觉的自由,塑造自我的自由。要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感到提出自己独到的理由是自由而又安全的。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减少对学生提问和思维的限制,给予他们足够的深思时间,给予他们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对学生提出的理由从不进行挑剔,使学生消除顾虑,获得提问的安全感,敢于接连不断而又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理由。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我在上《碱的性质》时,学生发现瓶口有大量白色固体,有同学说:“瓶口是氢氧化钠固体吗?”话音刚落,又有同学说:“不是,白色固体是碳酸钠”于是 我请一同学上来做实验,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结果有大量气泡产生。我说,“你们说白色固体是什么?”同学们齐声回答:“是碳酸钠。”马上有同学说:”碳酸钠是怎样产生的呢·”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这位同学说:“你的理由提得好,很善于动脑。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这时引起了很多学生的七嘴八舌,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达到了。这时我没有急于解释,而是把时间和机会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已去想去讨论、相互交流,尽情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同学归纳达成共识:氢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如此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问的乐趣深厚起来。

三、教给策略——让学生学会提出理由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理由,而且要把提出理由的策略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该提出理由的地方提出理由”(叶圣陶)

1、因果关系法

见到一种化学现象,探究其产生的理由是什么?对所学的陈述性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解答习题时,多想想获得结论的过程,思路和策略,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为什么金属钠用小刀很容易切开?为什么金属钠放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为什么金属钠在水中会反应,与谁反应,生成什么?为什么钠在水中会熔化·一连串的“为什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启发了学生如何思维。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xyljxlw/lw23204.html上一论文:简论中低年级精读课的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