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小组合作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088 浏览:59581
论文导读:集工作,汇报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合作小组的人数,倡议4~6人最好。一般来说,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学习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二、直观示范,要求明确小学低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示范,给小组活动提供一个合作的模式,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它所强调的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如今,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充分说明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组合作不是放羊式教学,不是学生随意讨论、随意发言,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小组合作能力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活动。如何提高小组合作能力?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有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不理解,以为“一起干”就是“合作”,“小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还有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坐在一起抄作业”。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合理分组、明确分工非常重要,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没有明确分工的合作很容易成为“自由市场”,嘈杂无序,合作难以见效,教师难以驾驭,活动难以正常进行。教师在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内容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安排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使每个成员、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并能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优、中、劣均衡分组和男女搭配分组,也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口才表达能力和性别等都要合理搭配。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汇报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合作小组的人数,倡议4~6人最好。一般来说,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学习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

二、直观示范,要求明确

小学低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示范,给小组活动提供一个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合作。
比如,低年级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深刻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盲人摸象”的游戏。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我先叫一个5人小组上台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学习;由组长用布条蒙住每个学生的眼睛,组长从桌上逐一拿起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不规则的几种几何体向大家展示,让表演的学生依次触摸,直到把所有图形都摸完之后,说出自己摸的是什么几何体和有何感受;如果说错了,则取下布条,罚其表演。
通过示范、表演,学生合作兴致很浓、很开心,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然后,我宣布小组开始合作活动。这次合作活动很有秩序,教学很成功。

三、明确角色,超越自我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好、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学习成绩不好、性格内向或学习缺乏主动的学生都不做声,只是参加而不参与,坐观其他学生活动。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教师在分组合作时没有明确安排角色,使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对小组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什么作用,能做出怎样的贡献。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情况,给每个组员合理安排角色,强化个人责任,就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搞好。
例如:我在教《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在学生学会了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策略后,我放了一段车流的录像,要求同学们统计车流情况。
一分钟后,我问:完成任务的请举手。没人响应。我再放一遍,一分钟后,我又问:完成任务的请举手。举手的还是寥寥无几。一些同学着急了,说:“老师,太快了,记不下来。”于是,我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让组长负责分工:有的记录、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大客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安排完毕,再放录像,一分钟后,同学们顺利地完成了统计任务。
可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认真安排,使学生明确角色分工和个人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

四、研究教材,巧妙设计

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理由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更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由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实验、操作型理由。数学教材非常注重实验性和操作性,即每一个数学计算公式的推理都是让学生亲自实验、操作、总结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放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人人动手实验、操作、探究,最后总结出计算公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并掌握学习的内容。

2. 想象型理由设计。即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想象和推断。

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深思空间。因此理由一提出,学生的思绪就飞扬起来。
3. 发散、创新型理由设计。即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理由,从侧面、多方位进行深思,以探求理由的多种解答。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先给出基本条件,然后要求学生变换它的条件、理由、结构或转变叙述形式,使之成为新的题目,再引导学生把前后题目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收集信息,反思教学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进行反思和评价。慢慢地就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从形式上转变了以往教师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它真正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理由,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xyljxlw/lw12014.html上一论文:有关于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