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及护理干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10 浏览:23344
论文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结构的凸显,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等工作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理由而且亟待解决,而社区护理是目前社会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1]。分析了解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措施,从基本的常规护理做起,并予以心理方面的干预,同时积极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从根本上转变老年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使老人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和保健意识,从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区护理 老年慢性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004-4949(2014)12-0655-02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各系统功能均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慢性病病程长,易复发长期遭受疾病折磨,都具有焦虑、悲伤、紧张、怕家人抛弃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理由,这是医院护理和社区护理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现报告如下:
1 心理分析

1.1焦虑、悲观

老年慢性病患者常年受疾病折磨,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感;由于疾病愈合时间长,家人体贴不够,有的老年病患者即使身体早感不适也因各种理由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似乎感觉离死神不远了,因此,对疾病和死亡他们通常会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

1.2自卑、敏感

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身体日渐衰老,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由此老年慢性病患者经常忘记吃药,这也给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影响;有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具有较深的资历和阅历,喜欢周围人恭顺他,为了得到情感上的尊重和理解,甚至伴有幼稚行为,情感脆弱,自尊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易受到伤害[2]。
1.3孤独、固执:老年患者易出现耳聋、老视,行动迟缓等症状,与人沟通交流能力较差,常表现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有些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有些观点和看法不容易被人接受,固执己见。常感觉不被重视,得不到理解和尊重。

1.4 依赖性增强

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转变,表现为: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敏感性降低,故老年人适应能力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使其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及孤独的心理;由于机体的衰老和脑功能的衰退,适应能力降低,处理事情时缺乏灵活性;生活自信心较差,许多事情不愿自己动手,盼望子女或他人帮忙,生活起居依赖别人照料。

1.5失落、无价值感

老年慢性病患者认为退休后,对社会、家庭没有贡献了,常出现失落感,使其感到在社会地位上毫无价值;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差,许多事情都需要别人照顾、帮助,抵御病痛和耐受医疗干预的能力弱,对病情的估计大多较为悲观,甚至认为自己成为家庭及子女的累赘,降低了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2 护理干预

2.1有效的护患沟通

慢性病是临床难治的疾病,甚至有些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医护人员可将一些有相同兴趣的老年患者组织到一起,使其能够彼此交流沟通。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活动和乐趣,使其从悲悯的生活中逐渐走出,重新树立其生活的乐趣,建立乐观向上的自信心。也可在病房中提供老年患者书籍、报刊、象棋等娱乐的工具,为其选择有益健康的节目。

2.2 尊重关心患者

对待老年患者应耐心,态度诚恳而温和,与患者交谈时称呼恰当,言辞恳切,患者离休后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尊心极强的老年患者,我们要满足其自尊心,说话的声音要大而不急,回答询问要慢,耐心倾听老年人的主诉,对老人所讲的事情要表现出聚精会神,对老年人的健忘及反复唠叨要给予谅解,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当老人感到你可以成为交谈的朋友,愿意把自己的忧虑、苦闷告诉你时,使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3缓解不良情绪

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多体质较弱,情绪浮动较大,其悲观焦虑的心情,往往会加重疾病的危害。社区护士可教会患者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在生活中多与医护人员沟通,从多角度了解疾病的知识,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保持开朗和乐观的心态[3]。心情烦闷的时候,可外出旅游,到环境幽静的地方散心。或者进行一次家庭聚会,让子女多陪伴在老年人的身边。此外,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形式,增加其机体的体抗力,例如太极拳等。有组织的活动,不但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在活动中结交到其他老年人,使生活更有乐趣。

2.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社区护理人员采用问卷的形式,以交谈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初步掌握其心理生理及社会状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记录及全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主动介绍自己,与患者沟通时要做到语气温和且诚恳,同时应注意善于倾听,诱导患者进行交谈,不可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对患者提出的理由要作出相应回答,有利于加强患者对社区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6 避开患者过分依赖

老年患者过分依赖多由患病或心理因素而引起。社区护理人员应鼓励老年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的功能,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限。护理人员或陪伴者注意不要过多插手、包揽,以免老年患者因依赖而丧失残存功能;积极鼓励患者培养其情趣爱好,以增强对生活的兴趣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加强锻炼使其恢复或部分恢复自理能力,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4]。
3体会
慢性病病人要面对许多潜在的生活干扰以及心理困扰,了解病人对疾病的反应以及如何应对,对于社区医护人员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常感觉心情不畅,影响疗效。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不要与其争吵,要以和蔼的态度,恰当的语言,引导和帮助患者消除烦恼。同时护士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社区护士应当对于病人的感受非常敏感,要能使对方感到被理解和被支持,帮助某些病人度过困难,重新对生活抱乐观的态度。工作中语言温和,耐心解释,及时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帮助解决实际理由, 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推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菊论文导读:
本.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护理策略.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140.
[2] 曾传菊, 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B):47-48.
[3] 张莹莹,张新宇,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19-121.
[4] 唐晓灵,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