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逆反心理产生原因及教育引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971 浏览:69473
论文导读: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几年时间里,接触到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经常与老师、家长对着干,总是反其道而行之。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理由,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制约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我总结了自己几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和历史教学实践,认为逆反心理产生的理由有以下几种:

一、教育者(父母、老师)教养方式的理由。

家庭、学校的教育方式在价值观、独立观念及行为方式上不适应中职生生理的发展,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理由。

1.家庭教育的失误。

据调查,存在逆反心理的中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家长过分溺爱,把自己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没有经历任何挫折教育,从而造成这个孩子任意妄为,与社会、老师和其他学生格格不入,引发一系列矛盾的出现。例:我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有一个坏习惯,总是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与班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不好。有一次他做得太过分了,我把他叫来准备好好教育他一下,谁知还没有说上两句,他就在那里破口大骂。后来,我叫了家长来学校一起给他做思想工作,才明白其中缘由。他父亲在其年幼时已去世,祖父母、外祖父母、母亲对他万分宠爱,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问对错与否。在该生上了中专开始他的住宿生活后,就与其他学生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对老师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里,做出了很多出格的行为。另一类是家庭出现理由或父母素质差,对子女不理不问,导致子女千方百计去惹是生非,想让自己父母关心或重视自己;有的则是经常拿自己父母与别人对比,对父母嫌三嫌四,与父母对着干。我带的班里就有一些父母离异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来引起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注意。

2.学校教育的失误。

第一,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呵斥、指责、惩罚甚至打骂会使孩子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并会使学生产生敌对、偏执的心理,并迁移到一切教育者身上,对教育者不信任,不配合。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过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回忆。有时候,由于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之后,我便对其指责,在情绪失控了之后,甚至当全班同学的面,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由此引发了学生对自己更大的仇恨。由此,引起了我对自己教育教学方式的深思,也是我在以后教学中要改善之处。
第二,教育者独断专行,忽视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强迫他去做一些事情,有时虽然出于爱心,却也得不到理解,引来逆反心理,造成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紧张。从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角度,我们经常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强迫他们去学好,这也很容易引发逆反心理。
第三,教育者居高临下或以命令式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会使孩子感觉到不被尊重,因此即便学生认为是对的、应该接受的,他也会采取拒绝的方式,有时甚至用自己的前途命运来换回这份权利与自尊。

3.生理心理理由。

其实,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中职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专业学习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进入中职的学生在生理上已进入比较平稳的发育过程,已接近成年人。从外表看,给人们一种成熟的感觉。随着高中阶段生活实践的内容逐渐丰富,社会交往内容日渐增加,学习内容也日益复杂、系统与完整,使得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社会化的程度也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他们的心理水平迅速发展起来。表现为情绪情感丰富,独立性、批判性、组织性、创造性等思维品质得到高度的发展。这一切使高中生产生了自己不再是孩子的观念(成熟感),他们渴望成为并且被承认为成人。此外,他们还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绝不能被压制、屈辱和剥夺独立权利的人。他们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人的尊严,要求和成人平等。

二、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情况下班主任应如何处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班主任应努力尊重学生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策略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转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策略。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转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班主任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集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转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3、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论文导读:
度上考虑教育理由,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将有利于防治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之,了解学生心理,正确对待学生错误。作为班主任应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不应该恼怒,而应先了解他们的心态,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样可以做到两全其美。运用科学的策略建造一座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防止学生的逆反心理,乃是做好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