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新型社会环境下领导干部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59 浏览:17749
论文导读: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制约;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而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国内一般采用8个指标: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的角色认识;健全的人格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心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领导干部所处社会环境变化多端。在新型社会环境、组织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个人工作性质、家庭生活、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承受各种压力,时有身心疲惫之感。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及时疏导,则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发生。作为领导胜任力模型中的主观因素——心理危机的长期存在,会对领导干部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影响其工作表现。
[关键词]心理危机;成因;策略
[]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4)01-0105-06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王东(1982—),男,江苏徐州人,心理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培训部干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哲学、领导干部心理健康。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型传播媒介竞相登场,信息网络在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种信息洪流正以某种“强迫性的方式”干预每个人的生活,人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可预知的困难和挑战。在网络媒介高度发达、网民群体激增、舆论环境高度自由而相对无序的情况下,许多“危机事件”由于高度不稳定性和高度敏感性,……更容易对公民身心健康、社会关系、公共秩序、价值准则等构成严重威胁。[1]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

一、新型社会环境下领导干部心理危机成因分析

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断,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甚至不同的心理学家)参照的标准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一般认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塔尔曼提出的关于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被广为认可。这10条标准包括: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判;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制约;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而关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国内一般采用8个指标: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的角色认识;健全的人格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感觉[2]P32。而当心理状态不能满足这些指标时,则意味着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危机。
当前,人们参与社会的途径更趋于自由化、开放化,职业劳动更少地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人们与家庭的互动模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群体之一,要面对着社会环境剧变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言行举止、生活细节难免处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更受关注。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除了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普遍性压力之外,还要承受着因其群体特殊性所造成的特殊压力,这些压力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理由易发、多发、频发的敏感人群。然而,“心理健康是正常生活的保证,同时也是正常行为能力的前提。对领导干部而言,心理健康是良好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对社会而言,心理健康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2]P2因此,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理由不仅仅是影响其个人生活的“私事”,更是关乎其工作事业乃至民生社会的“公共理由”,应当提高认识,予以重视,并建立切实可行的预防、保障和干预机制。
当前,导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理由的理由纷繁复杂,但通过与部分领导干部访谈交流了解到这些因素的背后,都与其职业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政动机不当

动机是指个体行为的最初驱力和目的,是一切行为具有作用的最终条件。正如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指出的那样,“那些严格作用上的人类行为,如言谈行为、劳动行为、穿衣行为,并不具有固定的作用,我们只有参照各种生命意向才能够理解他们。”[3]P244领导干部的从政动机影响其施政行为,行为后果的影响更深远,对其心理健康的反作用力也更巨大。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曾指出:“病由心生,命短”。[4]纯洁的从政动机,对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来说,尤为重要。从发生机制上来说,“唯一具有宗教作用和尊严的纯洁,就是心灵的纯洁。……这些义务不是作为约束或强制,而是新的积极的人类自由理想的表现。”[5]P151动机决定行为,行为也对动机发生反作用。纯洁的初始动机,如果环境发生变化或行为效果产生偏差、评价机制变革,都有可能导致动机发生质变。
从政作为职业选择的一种,必须经过缜密考虑,要有足够的忠诚和热情,这是职业本身的作用所在。马克思在其《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深刻地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纯洁的从政动机必须以心灵的纯洁为前提,以制度的约束为保障。

(二)政治信仰衰败

信仰,就是个体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对真理的崇敬和对妖魔的畏惧,对现实的洞察和对未来的向往,对正义的坚持和对罪恶的拒斥。信仰,是心理结构的最深层的部分,只有通过严肃的、无偏见的反思,才能自觉到它。在形而上学的论域内,我们要始终相信,“在每个人之外,有一个更大的力量与他相连续,并友善地对待他以及他的理想。”[6]P318这“更大的力量”就是个体的信仰所在。
在个体内部,信仰通过特定的作用机制来决定其行为——信仰决定真理准则,真理准则决定价值趋向,价值趋向决定道德判断,道德判断决定行为模式。信仰的全部价值就在于给信从者的人生设定某种作用,并使他愿意为之努力。“人类在很多方面和其他动物不同,其中之一是,他乐于从事那些本身未必令人愉快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实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的手段。”[7]P52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xsxljklw/lw45910.html上一论文:浅议100例吸毒成瘾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