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公共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15 浏览:8635
论文导读: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传媒集团都在推行改革和创新,不断细分受众市场,而地方电视台的改革举步维艰,特别是新闻报道。本文以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为例进行分析,探析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特点,并从新闻报道内容来剖析地方台媒体固化了的新闻报道模式,让新闻报道回归到新闻本位的理念中来。
【关键词】地方新闻 报道主体 公共服务
1983年3月31日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至今四级办电视在我国推行已有30年的历史。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地方电视台所拥有的稀缺“权威”资源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它们发挥贴近基层和贴近生活的优势,实现公共服务职能。本文随机抽取2012年4个县市共20期新闻节目并对其“公共性”进行分析。

一、对地方电视新闻报道议题公共性的认识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即广电服务于公众需要,是广电媒体自诞生以来就被赋予的社会功用,是媒体所有者占用稀缺资源的正当性所在。”①因此公共服务是媒体的基本职能,地方电视台的公共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二是内容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1、从报道主题看对服务人群的需求满足

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第一个衡量标准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如果从报道主题来看,样本中的新闻涉及工、农、商、服务、文教卫生和生活等,各项内容比较均衡,基本符合公共服务主题,即新闻内容所指涉的对象为公众。但从样本中的新闻标题可以发现,许多涉及的公共议题,仅仅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和深入挖掘。“公共新闻事业体现出一些稳定的特征:关注普通市民;摒弃精英主义;以非负面报道为主;关注选举中有作用的事件,民众视角和务实精神凸显。引导公众解决理由,而非简单的告知理由。”②从对地方新闻报道的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并未能满足公众的需要。

2、从报道内容看公共服务方式

衡量公共服务的另一标准是服务内容。近年来有关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广播电视的公共品属性以及其产供组合方式的变化,但要更好理解公共服务内容,就要理解“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和实践理念。著名的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登哈特夫妇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将探讨公共利益的不同理论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由此公共利益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共同价值进行讨论的结果。政府工作的焦点或公共政策要解决的核心理由就是如何维护公共利益理由。”③虽然“学校安全”、“道路建设”、“食品安全”、“抗旱”等等都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却都冠以某某市长、市委等前缀,议题出现了转向。
在样本的20期地方新闻报道节目中,以政府领导人为中心的占54.4%;以企业事业单位的事件或者理由为中心的占16.4%;其它占29.2%,其中有以事件为中心的,也有分析性、描述性的。根据图表分析,新闻报道的政治主题和以领导为主体的分别占总体的25.1%和54.4%,这一偏差说明新闻报道的政治偏向性和公共服务的不足。新闻是为了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政府部门和官员不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线,而且政府的工作和活动目的在于维护公众利益。凯里、罗森、坎贝尔主张,公共新闻事业不仅要报道理由,更要寻求解决理由的途径,应该将新闻的焦点集中在更具有创造性的讨论和社群的长远利益上。对样本的分析发现许多非政府的议题在报道中不断被异化和改写,诸多涉及公共议题的新闻因报道的政治视角而被淡化。在应然层面上,政府和媒体都应该致力于公共服务。但是以上数据说明,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政府借用来树立自身的形象。

二、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发生偏向的理由

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偏离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只是围绕政府活动。其次是报道客体的偏离,本应以事件或者理由为中心,转为以领导个人和典型为中心。结果是一些县市的新闻都一样,只需替换其中的地名等名称便可通用。“市场化的结果之一是更有效地调动了一种标准的政治模式。彼此竞争的记者怎么会写出如此相似的报道,因为在一个高度标准化的信息体系中,新闻报道不仅模式化了,还形成了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倾向性。”④而地方媒体市场化程度较低,政治倾向性较为明显,日渐形成了一种政治新闻模式。在这种模式产生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理由:
一方面,地方台总是在某一既定的框架内来采集新闻的。“框架将生活世界的片段组织起来。框架将无法识别的事件或者没有目的的谈话变成了可以识别的事件。新闻框架组织着现实生活,也是生活现实的参与者和组成部分。框架就像是一张网。”⑤但不同的是,地方台新闻采集网善于把网的结点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非公众的需求进行设置。而这些网的节点几乎是由政府部门、企业、基层单位组成。在选择事实信息时,因为存在制度化的新闻网络,新闻工作者往往有既定的认识和判断。一种是个人作为新闻信息源,必须证明自己作为信息源是值得信任的。第二是政府官员,他们能够支配更多的“事实”。因此,新闻工作者更倾向选择制度内的信息源,而不是普通人所提供的信息。
另一方面,一些权力因素影响着电视台新闻报道方向。“权力依赖于对信息的掌握,利用信息制约政治现实是一种常态,因为信息是权力的基础。客观性制造了一种幻象,掩盖了新闻作为宣传渠道的真实身份。”⑥地方台的新闻大部分都来源于政府部门,来源于政府的新闻能够帮助当权者把自己的议题转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公共性”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变成公共政治议程,他们对这些理由的界定足以促成这些理由的“解决”。密尔认为意见不论怎样正确,若不时常经受充分的和无所畏惧的讨论,那么它虽得到主张也只是作为死的教条而不是活的真理。显然这里的意见已经被设定完好,会在预定的道路上发展,而此时的公共讨论、公众参与的环节,形同虚设。“这种政治模式的新闻的结果就是限制了人民的视野和思想,政治世界成为一个完全可以预知的领域,其中全是固定不变的形式、可预测的政治姿态以及肤浅的形象。”⑦在宜都新闻中,有关食品安全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报道,首先从标题来看,“宜昌市政府考核我市2012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市公共文化服务体论文导读:
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其主体是政府部门和领导,虽然主题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但是报道方式却发生了偏离。该报道全篇是以政府领导为中心,以其行程和话语为主线,展开相关话题,报道中多用某某领导“肯定了”、“指出”、“要求”等等模式化的语言和结构。结果是忽略了或者避开了关于这类公共议题的内容和理由的全面深入呈现。最终传递给受众的只是政府良好的正面形象,而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文化受众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显然受到限制和影响。其它许多政府会议,惠民工程等,不同程度上呈现的是政府的形象工程而非实际事实理由。

三、关注公众需求,确保电视新闻服务的公共性

新闻报道应该站在公众的立场,尽可能满足公众的需要。地方电视新闻旨在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什么是应该关注的。在上述所选样本中,政治性的主题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体新闻报道的25.1%,以政治和领导为中心的报道占54.4%,这说明许多公共性议题只是有着表面的公共性,而在报道的过程中却受到了限制。基于社会环境的要求,学界对媒体的社会责任也产生了疑问:在一个各种价值观交错并存、利益日益多元化的时代,作为新闻媒体的本质使命,公共性如何得以体现?
对于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媒介关注的不应只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应是社会需求,建立新的公共服务模式。公共广播电视在服务需求、提供富有文化价值的内容和推动社会凝聚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⑧公共新闻学也提到,它希望发现一种理想的新闻事业,可以超越政治和商业影响的腐蚀。□
参考文献
①夏倩芳、王艳,《公众眼中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目前状况评价及未来期待》[J].《现代传播》,2012(10)
②西奥多·格拉瑟编,邬晶晶 译:《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M].华夏出版社,2009
③胡正荣主编:《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④⑥⑦W·兰斯·班尼特 著;杨晓红、王家全 译:《新闻:政治的幻象》[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⑤盖伊.塔奇曼 著,马争旗、刘笑盈,徐扬 译:《做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8
⑧迈克尔·苏德森 著,贺文发 译:《为什么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M].华夏出版社,2010
(作者:均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